C++:类构造函数 与 析构函数

1、构造函数

        类的构造函数是类的一种特殊的成员函数,它会在每次创建类的新对象时执行。构造函数的名称与类的名称是完全相同的,并且不会返回任何类型,也不会返回 void。构造函数可用于为某些成员变量设置初始值。

下面的实例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构造函数的概念: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class Line
{
   public:
      void setLength( double len );
      double getLength( void );
      Line();  // 这是构造函数
 
   private:
      double length;
};
 
// 成员函数定义,包括构造函数
Line::Line(void)
{
    cout << "Object is being created" << endl;
}
 
//定义Line无返回函数  传参作用
void Line::setLength( double len )
{
    length = len;
}

 //定义Line函数     返回值
double Line::getLength( void )
{
    return length;
}
// 程序的主函数
int main( )
{
   Line line;  //类实例化对象
 
   // 设置长度
   line.setLength(6.0); //开始传参
   cout << "Length of line : " << line.getLength() <

2、带参数的构造函数

        默认的构造函数没有任何参数,但如果需要,构造函数也可以带有参数。这样在创建对象时就会给对象赋初始值,如下面的例子所示: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class Line
{
   public:
      void setLength( double len );
      double getLength( void );
      Line(double len);  // 这是构造函数  带参数的
 
   private:
      double length;
};
 
// 成员函数定义,包括构造函数     
Line::Line( double len)
{
    cout << "Object is being created, length = " << len << endl;
    length = len;
}
 
void Line::setLength( double len )
{
    length = len;     //初始值 
}
 
double Line::getLength( void )
{
    return length;
}
// 程序的主函数
int main( )
{
   Line line(10.0);
 
   // 获取默认设置的长度
   cout << "Length of line : " << line.getLength() <

3、类的析构函数

        类的析构函数是类的一种特殊的成员函数,它会在每次删除所创建的对象时执行。析构函数的名称与类的名称是完全相同的,只是在前面加了个波浪号(~)作为前缀,它不会返回任何值,也不能带有任何参数。析构函数有助于在跳出程序(比如关闭文件、释放内存等)前释放资源

作用:对象消亡时,自动被调用,用来释放对象占用的空间
特点:
(1) 名字与类名相同
(2) 在前面需要加上"~"
(3) 无参数,无返回值
(4) 一个类最多只有一个析构函数
(5) 不显示定义析构函数会调用缺省析构函数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class Line
{
   public:
      void setLength( double len );
      double getLength( void );
      Line();   // 这是构造函数声明
      ~Line();  // 这是析构函数声明
 
   private:
      double length;
};
 
// 成员函数定义,包括构造函数
Line::Line(void)
{
    cout << "Object is being created" << endl;
}
Line::~Line(void)
{
    cout << "Object is being deleted" << endl;
}
 
void Line::setLength( double len )
{
    length = len;
}
 
double Line::getLength( void )
{
    return length;
}
// 程序的主函数
int main( )
{
   Line line;
 
   // 设置长度
   line.setLength(6.0); 
   cout << "Length of line : " << line.getLength() <

在main函数中创建了p1,p2,p3几个对象,这里先说一下C++创建对象的三种不同方式:

1、Test p1(1); //栈中分配内存

2、Test p2 = Test(2);        //栈中分配内存,跟方法1相同,是方法1的完整模式

3、Test *p3 = new Test(3);     //堆中分配内存

        方法1、2中都是在栈中分配内存,在栈中内存由系统自动的去分配和释放,而使用new创建的指针对象是在堆中分配内存,当不需要该对象时,需要我们手动的去释放,否则会造成内存泄漏。p3是new出来的堆中对象,所以需要手动的delete释放,因此出现在最前面。

        另外有一点发现,就是栈中对象的释放顺序,是后定义的先释放,经过几次验证也如此,我想这恰好应征了栈的后进先出的特征。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class Test
{
    int id;
public:
    Test(int i)
    {
        id = i;
    }
    ~Test()
    {
        cout<<"ID: "<

        按照 C++ 的要求,只要有 new 就要有相应的 delete 。这个 new 是在构造函数里 new 的,就是出生的时候。所以在死掉的时候,就是调用析构函数时,我们必须对指针进行 delete 操作。

        构造函数 和 析构函数 各有各的用途,在构造函数中,我们来获取资源;在析构函数中,我们来释放资源。释放了之后,这些资源就会被回收,可以被重新利用。比如说,我们在构造函数里打开文件,在析构函数里关闭打开的文件。这是一个比较好的做法。在构造函数里,我们去连接数据库的连接,在析构函数里关闭数据库的连接。在构造函数里动态的分配内存,那么在析构函数里把动态分配的内存回收。

你可能感兴趣的:(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