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这是唐代诗人虞世南创作的一首描写蝉的诗,以蝉的栖高饮露、蝉声远传,暗喻人的清朗俊秀、高标逸韵,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热情赞美,全诗简练传神,比喻巧妙!

当下时令已进入了深夏,只要有小树林的地方,就能听见蝉的鸣叫声,在我的印象中,蝉的叫声成了夏天、秋天的典型标志,也很容易唤起我小时候的记忆。

小时候,炎炎夏日里干完农活后躺在树底下乘凉,眼望蓝天白云,听着树上的蝉鸣和远处斑鸠的叫声,喝一口车前草泡的凉茶,真是一种惬意的享受。

我小时候对金蝉脱壳这个现象非常好奇,蝉居然能把自己的一身皮留在树上。我们经常收集蝉的壳玩儿,大人们说,蝉的外壳可以做中药,还可以换糖吃,于是我们到处去收集,树林的地面可以捡到,树皮上最多,我们爬树去摘,蝉已经锐变飞走了,外壳还在,它们依靠锋利的脚爪勾住树皮,有时能抓几只活的蝉回来,等到收集一堆,有挑货郎来了,我们把蝉的干壳、大人的头发、用完了的牙膏等等给挑货郎换了大白兔奶糖、彩色蜡笔或者钱。

有时候也觉得蝉有些烦,比如我紧张的时候容易神经质,对外面的刺激声敏感,高考那几天,考场外面几颗大树上很多只蝉不停地叫,影响我思考做题,这真要命哈!

一直以来,以为夏天天气太热的缘故,蝉才不停地叫,现在才知道这真是个误解。

它鸣叫的目的,是为了求配偶!

破壳而出,迎接新生。你看到的蝉在树上叫,它找到自己的爱人后一起产卵散落在树枝上,据说一次产卵几百几千个,然后,那个树枝会被腐化,掉落到地面。所有的幼虫就有机会到地下。他们在地下生长3--7年,有的长达10年(在地下隐忍这么多年,是为了蕴育大智慧),然后到了春夏才破土而出,爬到树上,褪去外壳,变成有翅膀的蝉,开始鸣叫,开始找另一半,即使找不到另一半,最多2周时间,就跟人世间拜拜了,蝉的一生就这样结束了。是不是有点伤感 ?

蝉,成了夏天的一部分,是夏天的一个符号。

我们过去捉过蝉,从来不知道它们的一生是如此传奇,我们从未细致地观察过它。

不要嫌人家聒噪,毕竟,蝉在地下那一段日子是那么难熬,大家都不容易,是吧?


金蝉脱壳

你可能感兴趣的:(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