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难中的歌声

电影《刘三姐》取材于广西民间传说。主人公刘三姐是一位聪明、美丽的壮族姑娘,她原在山上以砍柴为生,因反抗地主压迫,地主断藤落江想致她于死地,不料刘三姐命中有福,在遇龙河上脚踩葡萄藤,手摇清竹篙,一路高歌痛斥地主,歌声传扬,被老渔夫和阿牛哥收留。这事一传十,十传百,干百里外的群众都知道刘三姐住在这里,纷纷长途跋涉赶来见她与她对歌,并请她去自己的家乡安顿生活,可谓是百鸟朝凤。

劳动人民唱山歌是人生中多么重要的事情呢,而那些能歌善舞的民众还是拜刘三姐为歌仙。刘三姐能达到这样的感召力,怎是只因唱歌而已呢?看看刘三姐刚烈的个性,爱憎分明写在脸上,唱起歌来那不是悠扬婉转而是气宇轩昂直逼云霄。她虽骂地主恶毒,农民听得可是解气。刘三姐到了哪儿,她的精神随歌传播到哪儿,整一个成为农民反抗强权的领袖,是任何地主恶霸的眼中钉肉中刺。

于是当地的莫地主开始想方设法不让刘三姐唱歌,又不敢对她明刀明枪,怕的就是群众的暴动。所以便有了刘三姐与三秀才对歌的一出绝妙好戏,原来地主是不会唱歌的,那些读子曰的书生只会摇头晃脑,背着歌书,而你看刘姐却张口就来,毫不思索,做气俏皮,她的歌声她的智慧全在艰辛的劳作和大自然的灵气中自然天成。地主和秀才门斗不过歌,丑态毕露,民众得了胜。

地主不甘心设计抓了刘三姐,可地主的丫鬟也是刘三姐的歌迷,出谋划策助她逃跑,外又有阿牛哥和群众们设局相救,刘三姐终于逃出虎穴,同阿牛哥在一起,漂游漓江,四处传歌。就在那棵干年大榕树下,刘三姐向阿牛哥吐露心声,抛出绣球,情意绵绵的定情之歌《藤缠树》。

刘三姐的歌广受传唱,并不是因为“苦大仇深"的主题,而是因为两点:喜剧感的田园山水生活,以及一段纯朴的爱情。影片在广西桂林取景,尽管当时的拍摄技术不甚了了,但桂林山水的秀丽灵动依然饱满得像要溢出屏幕之外。刘三姐和阿牛哥泛舟河上,一叶扁舟,山色随船而转,那种静谧和甜美的氛围实在令人难忘。这是一种超越了所有宣传目的的美感,庶几让我们回到陶渊明写桃花源的年代,回到苏东坡流放南方的年代。

戏中频频出现的对歌则加强了这种田园山水意象。首先是“人民内部”的对歌,其实就是青年男女谈恋爱,双方都有善意的挑衅,一问一答,紧凑好看。刘三姐和阿牛哥们对的都是农人生活,歌词清澈通俗,带有清平人家的欢快(而不是“杀死阶级敌人"那种可怕的欢快)。这段对同时迎合了劳心者和劳力者的胃口,让人联想到宋元通俗戏剧。然后是农人们与财主、秀才们的对歌。这一段颇有喜剧色彩。首先,财大气粗的莫家居然愿意用“对歌"这种儿戏的方式一决胜负,足以见得这个财主也不是那么坏,甚至有些可爱。而秀才与刘三姐对歌的过程,更像农闲时乡里人的嬉笑怒骂,说话是有些嘲讽,但这些嘲讽更像一种亲昵的表示。我想刘三姐并不是真的嘲笑读书人不懂得耕作,毕竞分工不同。她所厌恶的是这些吃着农民种出来的粮食,反过来欺压农民的人。难怪这些人要被孔夫子用板子打手了。

刘三姐擅长用山歌来美劳动、自然、赞美爱情,并用山歌揭露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剥削和压迫,用自己的歌声鼓舞民众唤起大家与封建势力做斗争。刘三姐的山歌,朴素生动,具有强烈生活气息和浓郁地方色彩,符合人物性格,用歌而不是台词表达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影片是新中国第一部音乐风光故事片,片中悦耳动听的歌声与美丽的桂林山水完美的融合在一起,为影片增添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不管过去那段历史,留给了我们多少悲哀和苦痛,但大浪头上也有船行,险恶的世道依然有花盛开,美好的东西依然是美好的,不论她诞生在哪个时代。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苦难中的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