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电气时代: 百年企业施耐德、西门子、GE的前世今生

以蒸汽机为代表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创了蒸汽时代,以电力大规模应用为代表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创了电力时代,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开创了信息时代;而今,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已经到来。

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的发展,一批批科技新秀层出不穷。而一些老牌企业、跨越百年以上的名企,也在经历巨大变革和产业调整。

潮起潮落,起始兴替,施耐德、西门子、通用电气,这些曾经引领了电气时代的企业,凭借积累的技术优势、资源优势,在新的历史机遇下已然占得先机。

在波云诡谲的经济形势下,在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下,如何保持基业长青?考察这些百年企业,观察它们的发展轨迹,或许能找到答案。

“我是法国施耐德电气的,对,施耐是施耐庵的施耐,德是道德的德。”不知竞争对手西门子,是否说过“我们是德国西门子公司,西门是西门庆的西门……”——马伯庸

施耐德——

1836年,一对法国兄弟阿道夫(Adolphe)施耐德和欧仁(Eugène)施耐德接手了当时处于困境的乐魁索(Creusot)铸造厂,由于经营有术,公司逐渐发展起来,业务涉及钢铁、重型机械以及轮船建造等行业。

自1814年蒸汽机车被发明以后,英法等国大力铺设铁路网络。欧仁施耐德一开始就把乐魁索公司定位为冶炼和制造双头并进。

十九世纪工业革命大潮兴起,工业、交通业等对钢铁的旺盛需求,为施耐德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施耐德兄弟以乐魁索工厂为核心,在欧洲各处设立工厂、矿山等,在机械制造和冶金领域抢占领先地位。

施耐德业务逐渐拓展到钢铁、重工业、铁路与造船业。1889年落成的埃菲尔铁塔,其钢铁制件,就是在施耐德-乐魁索的工厂里造出来的。

1891年,施耐德公司进军新兴的电力市场。

1904年,施耐德公司成为法国三大银行之一的巴黎联合银行的大股东。

随后的几年里,施耐德与西屋电气(Westinghouse)进行结盟,业务范围扩大到发电站、电气设备和电力机车的生产制造。

一战(1914-1919)期间,法国政府给予施耐德大量武器订单,火炮、军舰,甚至坦克。坦克由英国人斯文顿在汽车、拖拉机、枪炮和冶金等技术基础上研发而成。英军配备坦克后,法国军方也迫切地需要这种新式重型可移动武器。

经过招投标,1916年1月,法国军方向施耐德订购400辆CA1型坦克,每辆5万6千法郎。施耐德公司设计了坦克图纸,却因为时间紧急,在试制过程中一再简配。

1917年3月,施耐德公司为法军交付了208辆坦克。然而由于设计仓促,施耐德CA1坦克实战表现令人失望。

1917年4月16日,施耐德CA1第一次出现在战场上。130辆法军坦克被德军炮火炸成了碎片,其他的坦克几乎全部抛锚。法军的坦克部队很快就丧失战斗力。

法军指望用新型武器占据主动的打算彻底破产。CA1的糟糕表现让军方震怒。施耐德CA1型坦克项目被撤销,生产线也被拆除。

CA1项目的失败,让施耐德浪费了大量资源。尽管如此,施耐德在战争中靠着法军和协约国的其他武器订单,仍然大赚了一笔。

战争结束后,施耐德的业务从钢铁和军火扩展到民用电力和水泥,利润颇丰。

1929至1933年,全球经济大衰退。与银行业联系紧密的施耐德公司财务上也受到很大影响。

1935年,法国左翼组织人民阵线上台,主张将法兰西银行和军事工业收归国有,施耐德公司几经周折,组织几家大公司共同抵制。至1938年人民阵线公开分裂,施耐德公司损失了近四分之一的市场价值。

1939年,二战爆发。德国闪电占领波兰。1940年,德国绕过马奇诺防线,攻入法国。英法联军于敦刻尔克大撤退。施耐德-乐魁索工厂落入德军之手。德军统帅部派遣接收官员和一批技师进驻乐魁索工厂,为纳粹帝国生产武器装备和军工设施。

1943年10月,英国皇家空军94架轰炸机从英国起飞,黄昏时分飞抵乐魁索,对施耐德工厂开展狂轰滥炸。施耐德-乐魁索工厂被夷为平地,几乎全部设施与厂房灰飞烟灭。

二战结束后,施耐德公司在新任总经理查尔斯施耐德(Charles Schneider)领导下进行了深度重组。

1975年,施耐德收购了配电设备领域领导品牌梅兰日兰。

1981-1997年,公司脱离钢铁和造船行业,通过战略性收购将业务集中于电气行业。

1999年,施耐德收购Lexel。

西门子——

1847年,德国发明家维尔纳•冯•西门子(Ernst Werner von Siemens)与工程师约翰•乔治•哈尔斯克(Johann Georg Halske)在柏林创建西门子&哈尔斯克电报机制造公司,主要生产西门子发明的指南针式电报机。

维尔纳•西门子和 GE 创始人爱迪生一样,是发明家和技术专家。哈尔斯克是一名技术娴熟的机械师。他帮助西门子制作出指针电报机,后来,他又制造出了线材压铸机。他们之间合作默契,维尔纳-西门子提出设想,而哈尔斯克将设想变成现实。

维尔纳•西门子移居英国的弟弟威廉是他的重要助手之一,也是西门子在英国的业务代理人。 1850 年,威廉在英国建立了代表处, 1858 年正式成立公司。其核心业务是制造特殊电缆和承接政府委托的铺设海底电缆项目。

1849年,俄国政府从西门子-哈尔斯克公司订购了机器设备。

1853 年,西门子-哈尔斯克公司承接了铺设从芬兰到克里米亚的电报线路项目。

1855 年,俄罗斯分公司在彼得堡成立,领导人是创始人的弟弟卡尔-西门子。

1866年,西门子发明自励式直流发电机。

1879 年,西门子在奥地利维也纳的分公司成立。

1892 年,美国分公司成立,但没多久就被迫关闭。

这一时期,国际化开拓是公司的重要战略,西门子在几乎所有关键市场都建立了分公司或办事处,包括中国。

1872年,西门子在中国开展第一笔订单,向中国提供指针式电报机。

1879年,西门子接到一笔来自中国政府的“照明设备”订单——一台10马力的蒸汽发电机,用于上海港的照明。

1904年,西门子在上海设立了第一家永久办事处。

一战中,西门子失去了几乎所有的海外资产。维尔纳·冯·西门子的三儿子卡尔·福里德里奇·西门子成功地将公司重振了起来。

1921年,西门子在山东枣庄实施中兴煤矿公司电气化工程。

1937年,在南京大屠杀期间,德国西门子公司驻南京办事处经理拉贝以纳粹身份建立国际安全区,并出任安全区委员会主席,保护了约25万中国人。

1939年,西门子研发出「西门子-超显微镜」,批量生产使其能够直接应用于医学和生物学领域。

同一年,西门子销售额第一次突破10亿马克,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气公司。

二战中,西门子被迫生产战时用品。由于是纳粹重要制造工厂,二战后期大部分工厂都被摧毁,公司失去了大约80%的资产。

战后,时任董事会主席的赫尔曼-西门子被逮捕,几名董事会成员选择了自杀,另外几人被流放到俄罗斯。

在西门子城,苏联人将所有他们认为有用的东西都拆卸掉了,占领了装有成品、半成品和原料的库房。所有在国外的工厂无一例外被没收,财产尽数充公。西门子在图纸、测量资料和检验资料以及设计规划上的损失更大,庞大的公司受到致命的打击。

经过一战洗礼培养出来的快速反应机制发挥了作用,和其他工业企业相比,西门子更快地走上了恢复之路。西门子公司在德国西部的两个工业重镇——爱尔兰根和慕尼黑开始了重建工作。

西门子被允许在爱尔兰根这个没有受到战争损害的大学城中设立工厂。随着盟军承认私人工业的所有权,西门子得以快速提高生产能力。

3 年后,被捕的董事会主席获释。

1950 年,西门子几乎恢复到了战前的生产水平。

当西方大国 1952 年批准德国公司在国外设立分支机构、进行资本运作时,西门子凭借多年的业务关系已经建立了一个非官方网络,包括瑞士、奥地利、瑞典、南非、日本和巴西都是关系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1953年,西门子公司对取得超纯度硅工艺的开发引起了整个电子技术和电气技术的革命。

1958年,西门子发布了SIMATIC控制器,奠定了电气自动化领域的领先地位。

20 世纪 70 年代,犹太工人为索赔和迫害过他们的企业进行了旷日持久的谈判,西门子支付了 700 万德国马克。随后,他们还和其他企业一起设立了一项赔偿基金。这种积极的态度为他们争取了主动,避免了事态的扩大。

1981 年起担任西门子董事会主席的卡斯克统治时期,西门子进行了大量的投资工作。在 20 世纪 80 年代,他参与的投资共计 150项。金融投资带来了巨额回报,交易所的投资者们戏称西门子是一家经营电气的银行,生产业务成了“业余爱好”。

1984年,西门子为中国建设了第一条高压直流输电线。1985年,西门子第一家应邀与中国政府进行深度合作。

1988年,西门子在中国建立一家生产计算机断层扫描系统(CT)的合资厂。

1992 年,接替卡斯克的冯必乐继续前任的扩张风格。十年时间,他花了 170 亿欧元收购了一千多家公司。

1996 年,西门子接手瑞士电瓦特的工业部门。这桩收购使西门子在楼宇操控技术方面挺进世界三强,在欧洲独占鳌头,并且打进了美国市场。

西门子不仅收购公司,他们也卖出业务。从 1996年开始,西门子就确立了这样的原则:各业务部门定期被审查,在世界市场上要么排名第一、第二,最多第三,否则这个部门就要等待“处理”。

2004财年,西门子的研发人员共实现了约8800项发明,比上一年度增长了7%,其中三分之二申请了专利。

2005年,西门子公司在研发领域投资52亿欧元。

2006年10月,西门子中国研究院在北京正式成立。该研究院和西门子美国研究院成为西门子在德国以外的两个最大和最重要的研究基地。

2009年,西门子在中国助力打造的全球首条±800千伏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创造了中国电网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在世界电力工程史上也是一个重大突破。

2016年,西门子携手阿里云推出基于云的开放式物联网操作系统MindSphere,将设备与系统连接到云端,实现整个制造业生命周期每个步骤的集成和数字化,从而创造出全新的商业模式。

通用电气(GE)——

1878年,爱迪生创立爱迪生电灯公司,开发直流电力系统,此即是通用电气的前身。

爱迪生是历史上罕见的集发明家、企业家于一体的传奇式人物,在电话、电报、投影系统、以及白炽灯等领域中拥有1093项专利。

1892年,金融家J.P摩根主导爱迪生电灯公司与汤姆森·休斯顿公司合并,形成通用电气公司。

1930s年代,通用电气的产品拓展到大众消费品领域,进一步拉动电力需求。GE成为家喻户晓的品牌。借助其研发、专利、并购优势,通用电气设立了自己的家电事业部;通过并购与研发,开发出电风扇、洗衣机、烘干机等家电,使其进入美国普通家庭。

1932年,为了给零售商提供金融支持并给消费者提供信贷支持,通用电气成立了通用电气信用公司(GECC),这个组织成为通用电气消费者战略的关键要素,也是通用金融业务的雏形。

二战期间,通用电气尽自己所有的研发实力为军方提供一切装备。通用电气进入诸多军工领域,积累了诸多军事方面先进的技术,这些技术为公司二战后多元化、分散化打造了坚实的历史基础。

1963年,通用电气CEO博尔奇发起“增长委员会”,同时选择九个新的增长领域,包括四个面向产品领域(核能、计算机、塑料制品、飞机引擎)和五个服务性行业(娱乐、社区发展、教育、金融及个人信贷服务、医疗服务)。

韦尔奇(任期1981-2001)基于业务的四个维度——I(投资/增长)、II(选择性增长/保护)、III(结束/收获)、IV(退出/收获),他把通用电气的业务划分为服务、高技术、核心、外围业务四部分。

韦尔奇卖掉了71条生产线,回笼了5亿多美元资金,完成了118项投资交易,包括收购、兼并、建立合资企业以及参股性投资。通过一系列操作,通用相继抛掉了中央空调、小家电、消费类电子产品、半导体等业务。

在韦尔奇的领导下,通用的金融服务业务稳定、飞速发展。

通过大胆运用多元化经营、跨国并购、金融杠杆等手段,韦尔奇使通用电气的市值从他上任时的130亿美元上升到了4800亿美元,并一度成为美国股票市值最高的公司。

金融扩张使GE在美国工业集体沦落的年代给出了漂亮的账单,以暴涨的金融收益弥补了工业能力退化和退出决策带来的利润损失。

然而,这种模式也逐步暴露出短期思维的局限性和高风险性。当杰夫·伊梅尔特从一代商业传奇杰克·韦尔奇手中接过GE公司的掌控权,这个100多年的老牌名企已经暴露了很多问题。其中,GE旗下的金融部门GE资本(GE Capital)成了一个“定时炸弹”,并且在次贷危机时引爆。

伊梅尔特(任期2001年~2017年)接手的通用电气,是一个庞大的财务集团——公司超过46%的收入来自金融服务部门。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通用电气金融业务过度的资本活动使得其风险资产规模迅速增加,金融部门逐步成为通用电气的主要负债来源。

2004-2007年,通用电气金融年均资金缺口达211亿美元,2007年一度达到400亿美元。为了弥补资金缺口,通用电气金融依靠发行商业票据进行债权融资,最终金融业务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崩塌。

2012年,通用电气确定工业互联网将成为通用电气乃至整个工业领域的突破方向。杰夫·伊梅尔特先是选择绿色制造,然后选择了数字化,作为让GE摆脱困境、重回制造业巅峰的战略支点。

通用电气将大量资金投向软件、传感器和物联网领域。意图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云计算技术、移动技术的融合,工业互联网最终将把所有“应用孤岛”紧密连接,创造一个由机器、智慧与数字组成的庞大的物理世界。

然而,至2018年,GE Digital的微光以及GE数字化转型的各种可能,都随着GE跌去一半的股价和前任CEO及大批高管的离去而黯淡下来。百年老店GE公司的数字化奇幻漂流,在七年烧完40亿美金之后迎来新的挑战。

2017年GE市值蒸发近1400亿美元。2018年中,这家一度市值全球第一、曾经连续多年被视为美国工业经济象征的公司被踢出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

结语——

过去的130年间,通用电气在行业中长期处于领导地位,业绩表现一直令人叹服。回首通用电气百年沉浮史,在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它紧跟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步伐,以技术和研发立足,也受益于战争时期的军需订单一路乘风破浪,却在之后的投资收购中忘记自己的核心优势,金融业务成为其主要创收来源,终于在金融危机的系统性风险中尾大不掉。虽然因为“大到不能倒”而被联邦政府注资扶持,但再难重回昔日的辉煌地位。

反观施耐德和西门子,几经波折,虽在战争期间几乎被摧毁,但其技术创新的基因、聚焦实业的专注,让他们在各个历史时期都经受住考验,依然屹立浪潮之巅。

对比国内低压电器行业的正泰、德力西、人民等品牌,八九十年代方才起步,而那时候施耐德、西门子、通用电气已发展百年以上。随着中国市场经济放开,施耐德、西门子、ABB一举占领国内高端市场,留下一众国产品牌在中低端市场挤压竞争。

2010年以后,中国在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领域后来居上,普及率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加之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和4G的广泛应用,电气行业迎来数字化浪潮。国产品牌抓住物联网、智慧城市、中国智造、新基建的历史机遇,诞生了诸如华为、大疆、曼顿科技、大族激光这些足以抗衡ABB、西门子、施耐德等国际品牌的企业。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中国制造2025》指出,促进制造业创新发展,要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促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

在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集中爆发的加持下,中国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一场波澜壮阔的制造业转型升级大潮涌动,高质量发展成为制造业的新常态。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中国只用了短短十来年时间。

中国高科技企业正越来越多地走上国际竞争的舞台。假以时日,国产品牌也将诞生一批优秀的百年企业,在全球大舞台上、在历史的长河中,乘风破浪。

参考资料

电器巨头施耐德是如何炼成的:马伯庸深度解读(上)https://zhuanlan.zhihu.com/p/20515985

马伯庸深度解读:你未曾熟知的施耐德(下)https://zhuanlan.zhihu.com/p/20516050

上帝左手,全球电子电气工程的霸主——西门子https://zhuanlan.zhihu.com/p/27096823

施耐德百年对手:西门子的传奇全貌https://zhuanlan.zhihu.com/p/20519141

西门子大事记 http://www.dsj365.cn/juhe/article/12220.html

通用电气百年沉浮史https://www.huxiu.com/article/321836.html

数字化转型失败,通用电气暴露了哪些问题https://www.huxiu.com/article/236794.html

从市值全球第一,到被踢出了道琼斯工业指数https://www.sohu.com/a/237097073_668211

时代巨浪奔涌,这些风云人物,从跟随潮流到把握潮流https://www.cyzone.cn/article/63320

你可能感兴趣的:(引领电气时代: 百年企业施耐德、西门子、GE的前世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