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曾经被狗咬过吗?被狗咬了你会再咬回去吗?
这个话题,一度成为安慰人的鸡汤佳句,也常出现在人们受委屈之后,周围朋友们的口中。
“偷自行车的人”是委屈的,他的委屈在于:他的自行车被偷后,将面临生活的窘迫。可是他周围的朋友,没有一个给他讲大道理,而是给出了切实的帮助——
一起去市场找自行车的零件。
这部1948年在意大利上映的电影《偷自行车的人》,凭借简单而不失内涵的故事,于1950年获得第22届奥斯卡金像奖的荣誉。
它作为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在展示小人物的生活片段上,真实到让人们对电影中的人物产生了片刻的悲悯与同情。
影片讲述的故事十分简单,正如片名所言,就是主人公里奇,从一个寻找自行车的人一步步变成了偷自行车的人。
在他一生短暂而漫长的二十四小时里,茫茫罗马街道,来往的人群与车辆,让他经历了犹如坐过山车般的经历。
里奇原本是众多需要工作的小人物之一,只是他尤其幸运,得到了一份薪资不错的工作,这份工作,将给他的生活带来不小的变化。
也许在许多人看来,里奇执着寻找的自行车不过是一种代步工具,他的存在并不重要,但对里奇来说,这自行车寄予了他们家太多的希望。
它是妻子的嫁妆、难得的工作机会、儿子的希冀和自己的梦想。
如此大的重担压在一辆小小的自行车上,幸好那辆车被偷走,不然迟早被他们一家给“压坏”。
所以当自行车一旦被丢失,他们全家像是如临大敌一般。
可是,在这之前,他们从来没有如此患得患失过。也就是说,在没有这些美好希冀以前,他们家也照常过着平凡的日子。
她们从没上过高楼,也不知上了高楼是何感受,于是当他们接近于高楼,全家似乎又高兴得太早。
这种心理落差,让他们再难接受没有自行车的日子。
所有情绪,前后行成了强烈的反差,这种反差一直带领着我们,再次深刻领会自行车对他们一家的重要性。
于是,在寻车的二十四小时中,人物心理遭受了非同寻常的转变。
里奇听朋友分析道:自行车若是被偷,很快就会转手,被卖掉的自行车将被拆散,如果找到被拆散的自行车零件,就有可能找回自行车。
一开始,里奇和他的朋友们怀着一定可以找到自行的美好愿望,结果并未找到。士气在此时已经去了一半。
后来,里奇在雨中认出了偷自行车的人,在追赶未果之后,他跟上了一位老人。这一次他小心翼翼,觉得找到偷车人就是找到自行车。
是什么让他如此肯定?他去警察局报案,却发现没人会将这件小案子放在心上,所以他只有寄希望于自己,更或者说,寄希望于偷自行车的人。
结果他还是没找到,士气又去了一半的一半。
最后,他和儿子准备一醉方休,喝着酒算着账,突然想到他妻子经常去一位“通灵者”那里,于是他怀着试一试的心态去了。
要知道,在之前他是苛责妻子把钱花到这样的地方,如今他自己也来到这里,把钱花到这地方。
这一组对比,暗示着穷途末路之时,不算办法的办法,也可以成为好的办法。
从那里出来以后,里奇真的再次见到了偷自行车的人,对方见了他心虚地跑开。
正是这一次相遇,让他所剩不多的士气,瞬间爆棚,但最后的结局并不好,因证据不足他没有办法要求对方的赔偿。
到这时已将近黄昏,他的士气也彻底变没有了。他在这时候看见一辆自行车,当然像看到救命稻草一般,理性与感性的一面都在纠缠着、撕扯着他,短暂纠结之后,他选择偷车,让儿子搭上公交。
到了这时,好像可以预料一般,他还是落得了惨淡的结局。
不知道大家在电影开端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这样一个段落:
里奇妻子上楼找通灵者,里奇等了一会儿也跟了去,并托人守着自己的自行车,在这时,大家也肯定以为待他们夫妻两下楼,自行车肯定就不在了。
没想到,这是导演给我们开的一个玩笑,我们以为自行车会在这时候被偷,但导演并不让我们如愿。
如贾樟柯电影里表现的,几个在下水道井盖边缘处行走,当观众期待着“掉下去”的时候,其实他们都没有掉下去。
这种给观众带来的心理反差,在电影里出现过多次,我们一次次期待着里奇能找到自行车,但现实还是残酷的。
其实,艺术真的来源于生活。
这部电影来自一段简短的新闻:一个失业工人和他的孩子,为了寻找他们丢失的自行车,在罗马街头奔波24小时,结果一无所获。
电影也如上诉文字中那样简单,只是如此简单的故事,却有很不简单的内核,导演借着主演里奇,多组心理落差的对比,让我们不断对“贫穷”二字产生新的思考:
如果你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之下,你也会如里奇一样忘了初心,从找自行车的人变成偷自行车的人?
电影给我们讲了这样的一个故事,却不是真的让我们对“偷”产生同情,但我们确实又通过电影故事的演绎,深深理解并同情偷自行车的人。
正因为这同情,让我们不失为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