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

昨天写的文章,忘记点发布了,然后今天显示日更又要重新开始了。好吧,那就从头再来吧。

昨天是七夕。七夕,又称七巧节、七姐节、女儿节、乞巧节、七娘会、七夕祭、七牛公牛婆日、巧夕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七夕节由星宿崇拜演化而来,为传统意义上的七姐诞,因拜祭“七姐”活动在七月七晩上举行,故名“七夕”。七夕节起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宋代。在古代,七夕节是靓女们的专属节日。七夕节发源于中国,在部分受中华文化影响的亚洲国家如日本、朝鲜半岛等也有庆祝七夕的传统。在七夕的众多民俗当中,有些逐渐消失,但还有相当一部分被人们延续了下来。拜七姐、祈福许愿、乞求巧艺、坐看牵牛织女星、祈祷姻缘、储七夕水等,是七夕的传统习俗。经历史发展,七夕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美丽爱情传说,使其成为了象征爱情的节日,从而被认为是中国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在当代更是产生了中国情人节的文化含义。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昨天在这个平时无感的节日里,收到了家里三个男舍友的礼物和祝福,还被封闭在单位上班的老公,委托老大给送的百合花;老大从前天开始,就划算买什么食材,昨天上午又开始提前煮鸡爪、腌制鸡爪,昨天下午花上两三个小时的时间,这么热的天,一个人在厨房里忙活,精心准备了四道菜,为我们准备了一顿丰盛的晚餐;晚上接老二放学,老二突然抱着妈妈的胳膊,有一惯撒娇的方式,对妈妈说:“妈妈,谢谢你把我带到这个世界,我爱你。作为男生宿舍的舍管,收到了每一位男生的祝福,真的是幸福感满满。

以往的七夕,于我而言,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就觉得象每一个普普通通的日子一样,除了头脑上知道这是个传统的节日,或者更确切的说,是传说故事中的一个节日 外,好象家里每年会磕巧饼、包饺子。印象中,小时候在七夕前几天,妈妈就会给我们用一个木制的模具磕出许多的巧饼,上面印有各种各样的图案,象小篓、小鱼、花篮等,然后在锅里烘熟,最后大人再给用线串成一串,几个小巧饼之间再间隔串上一个海棠,我们几个孩子就挂在脖子上,大街上边炫耀边开心地享用。在那个缺吃少穿的年代,节日就意味着可以吃上平时捞不着吃的东西,所以对每一个节日都很盼望。

等到慢慢长大,随着物质生活越来越好,好象对这些节日没什么特别的感觉了。等到再大点,到了谈恋爱的年龄,自己恋爱后,七夕又被赋予了另外一种浪漫的色彩。再后来,结婚、生子,对七夕的感觉又慢慢淡了下来。到今天,孩子长大了,懂事了,知道为妈妈过节了。在孩子的引发下,这个节日又被赋予上了爱的色彩。

你可能感兴趣的:(七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