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君泰然,百体从令

天君泰然,百体从令

原创 翟美荣 学思而为 2022-03-20 00:00

新冠病毒疫情反反复复,加之“俄乌谈判协议仍需时日”,自己、还有身边人的焦虑、忙乱似乎日益加深。其实,何尝疫情、战争呢?书中人的焦虑、痛苦又怎能不令人感怀呢?也许,这种历史的痛感应该是自私有制诞生以来就有了吧?尤其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资本”苦恼,加之“资本”衍生的“战争”“博弈”“竞争”“内卷”。

就我而言,其实在读研究生之前,工作、生活、学习都可谓是潇洒自若。只是后来随着“考研热”“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到来,总觉得提升学历是获取知识、改善生活质量的最佳途径。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催促着我考研究生的脚步,读完了硕士,又读博士,就这样,七年不知不觉过去啦!博士毕业后,仿佛觉得并没有获得什么有用的知识和幸福的生活体验,反而丢失了以往的宁静和充实。

虽然博士毕业后,也重新定位了职业发展方向,尽量以服务社会中找寻迷失的自我。平心而论,从2000年开始上班到2008年考上研究生这段迈向人生职场的第一个八年时间是至今令我最难忘、最珍贵的时光!可是,随着见过的人越来越多、经历过的事情越来越复杂;随着收入越来越高、职场越来越宽广,内心反而越来越凌乱,尤其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有种漂泊的感觉充满着黑夜和梦想。而这些又不能仅仅用青春的迷茫、中年的恋旧来搪塞自己。

可是,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呢?

朋友圈里的友友们也常常这样问。

孔子曰: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如果按照这样的人生轨迹来思量,做到“三十而立”的人,应该是顺理成章地“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吧?然而,社会的现实却恰恰相反!

于是,我惊讶于这种现象了!

这是一个值得反思的现象!

如果说工作的时候会焦虑、忙乱,可是为什么在闲暇无事的时候也会焦虑、忙乱呢?如果说与人交往的时候会焦虑、忙乱,可是为什么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会焦虑、忙乱呢?纵然每个人很清醒地懂得“世界是矛盾体”,天地万物本来就是千变万化的,没有一时一刻的停息!

可日月星辰为何总是那样恒昌运作、秩序井然呢?

我们的内心是否可以像日月星辰一样呢?

是的,需要“一颗初心”作为我们自己的“主宰”!

“由心主宰”,就可以天乾地坤,就会恒定不变,精神就不会像气儿一样奔放乱窜。公平正义、奉献团结,是新时代人类的必由之路!

“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君子担心死后自己的名声不被人称道,是这样的吗?

阳明先生说,“疾没世而名不称”,名声超过了实际,君子会感到羞耻!

“朝闻道,夕死可矣”,翻译为今天的核心价值观便是,为真理而生、为正义事业而死,一生无怨无悔!

那么,所谓“焦虑、忙乱”的灵丹妙药便是“循乎于道”。

道生人,人人皆可为圣贤!

也就是所谓圣贤无惑、无虑、无乱!

也就是人人可追求的“天君泰然,百体从令”!

阳明先生曾用纯金来比喻圣贤,用纯金的分量来比喻圣人材质大小。那么,炼金就可以用来比喻学者的修养功夫。我们所谓的烦恼、忙乱,往往是因为我们在践行初心、使命时更多是关注“金”的分量,而非“金”的纯度!

有人曾把尧舜的分量比成万亿纯金,把孔子的分量比做九千一纯金,这似乎就有些不妥!。纯金贵在“色足”,而非分量!

现代人之所以会感觉忙乱,大概是因为我们总喜欢给圣贤争些分量。而实际上是,尧舜的万亿纯金也是孔子的九千亿纯金;孔子的九千亿纯金也是尧舜的万亿纯金,本来并没有差别。圣贤之所以是圣贤,只就“初心”的纯洁而严,而不看材质的大小,只要心至纯金。

同理,作为后世的学者,作为迈步现代化的人们,如果只在“分量”上做比较,而不在“色足”上下功夫,那么就只能沦为熙熙为名、攘攘逐利的下场。

可是,“物尽其用”“人尽其才”不是我们人类共同的梦想吗?

阅读原文

阅读 1998

你可能感兴趣的:(天君泰然,百体从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