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时间,早晨10:30,我坐在一家这里最主流的咖啡店“Costa”,环顾四周,大约20多桌,基本已经坐满。
闲着无聊,我大概做了一下统计,两个妈妈带着孩子,两位男士在用电脑,两位男士在阅读新鲜出街的“Times”(泰晤士报),一位男士在对着街景发呆,剩下三三两两的,都在热烈的聊天,低头长时间看手机的呢?嗯,竟然一个也没有!
自从乔布斯发明智能手机以来,手机就成了我们身体的一个部分,WiFi就成了第一需求,我们的生活节奏和交流方式,发生了革命,从此,人们说的越来越少,手指替代了一切,将本属于“舌头”的工作,交给了眼睛。
此时此刻,如果我能穿越空间,落座于中国某城市的星巴克,我看到的景象将迥然不同。
我相信,估计,绝大多数人在操作手机,微信,微博,自拍,美颜,游戏,听歌,视频,内容是五花八门,多姿多彩的,只是,他们接受的信息,都来自于远方,或者说另一个时空。
更不幸的是,这些信息有很大部分是有人为加工,通过一定的数据统计,推送给你的,这个时代,定制不再稀缺,甚至不用你考虑自己需要什么,因为,手机比你更懂你自己。
我常常陷入深思,为什么西方文明发明的科技,对西方人群生活的影响,远远没有达到我们的程度呢?
是传统文化,还是生活习惯?我观察到,有一个现象,可能能从侧面揭示一定的原因。
其实,在英国,孩子很小就开始接触手机和Ipad了,更有不计其数的电子产品,游戏机,视频播放机,音乐播放器等等。
在我女儿六年级的班里,已经有一半以上的人拥有了手机,基本全部拥有自己的电子邮箱或者社交媒体账号。
以西式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估计,他们对孩子手机使用管制,一定不会比中国家长严格,以我为例,我就没有给女儿手机,虽然在其他同学的影响下,她一再请求,我和她妈一律无视。
不过,这里孩子在使用手机方面,却没有我想象的那么严重。
如果你在街上观察,和国内不同,几乎看不到有孩子拿着手机,边走边看;我女儿同学请她去家里玩,她们几乎不会玩手机或者Ipad,反倒是她们来我们家,女儿兴高采烈的拿出IPad里的“My craft ”(我的世界),教同学怎么玩。
另有一次,还是在咖啡馆,一群15、6岁的中学生放学聚集到这里,大概有七八个,他们没有一个拿出手机的,而是围拢一团,七嘴八舌,叽叽咋咋,一个比一个能说。要是换作国内孩子,你看到的景象,就是一只只手机,挡住了他们青春的脸庞。
通过偷听这些孩子聊的话题,我大概有所明悟,除了一些学校让孩子“喜闻乐见”的恶作剧,,还有大量话题吸引了我。
譬如,一个孩子谈起了和父母,到法国靠近意大利某小镇去滑雪的经历;一个孩子谈起父亲工作中遇到的一个怪事;另个孩子谈起了自己和父母交流的困惑,这在孩子们中引起共鸣,就这个话题聊了好半天,还有争论;也有孩子说起了一些学习,抱怨时间怎么老是不够,连睡觉的时间都不够,孩子们听完,都哈哈大笑。
看着他们青春洋溢的笑容,连带着我也不禁笑了起来,整个过程,没有一个孩子拿出手机来玩个游戏什么的,原本我还以为是不是手机都没带在身上,结果,离开的时候,几乎所有孩子都掏出了手机,只是为看看时间,还有检查有没有漏接的电话。
由此,我想,西人不愿多用手机,不是出于传统更不是纪律,而是,他们有比手机社交和游戏,有趣的多的话题,吸引他们去和亲朋好友分享,运动,园艺,绘画,艺术等等。
说话,作为社交的基础,在西方社会备受重视,这里的孩子从小就不断鼓励去表达自己,培养与他人交流的技能和技巧。
比如,我女儿学校就开设有多门关于开口说话的课程,戏剧,演讲,辩论,竞选和面试等等,这些方面,我们华裔的孩子相对较弱,尤其是我那个闺女,所以,我们都尽可能让她去参加所有课程或者俱乐部,甚至,我还让各课老师,在课堂上不停提问女儿,有意让她多发言。
果然,效果是令人满意的,直到,有一次,老师找我抱怨说,您女儿太能说了,一直说个不停。开心之余,我也和女儿说,一定要控制好自己,做到收放自如啊。
我们常常发现,老外每个人都是演讲家,滔滔不绝,每个人都有竞选精神,到哪个正式场合都会来上一段,怡然不惧,这大概都有从小培养的结果。
对于手机,在老外眼里只是一个工具,很多人手里的手机很都老旧了,也没象国内人士,追着新品,不过如此,虽然很方便,但远远替代不了和朋友八卦,和孩子嬉戏,和爱人蜜语的乐趣。
所以,请大家多说说话,少看看手机,在交谈中,人们珍贵的音容笑貌,怎么能仅仅堆积在手机照片库呢?不是应该牢牢的储存于我们的大脑深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