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牙杯:你相信吗,商朝人曾驯服大象打仗?

嵌绿松石象牙杯

国家博物馆有一件嵌绿松石象牙杯,实物有30厘米高,比我手中的保温杯还高一些。

杯子的把手,专业术语叫“鋬(pàn)”,是用榫卯结构插进去的。

整件作品制作精致、纹饰繁复,是商代象牙雕刻中最为名贵的精品。


编织象牙席

那么问题来了,作为原材料的象牙是哪来的?

我们知道,故宫博物院也有不少象牙制品,最让人称奇的莫过于“象牙席”,即用象牙编织的席子,那是清代地方官从广东进贡过来的。

商代的象牙也是从南方得来的吗?


带铃铛的小象


用不着,这件象牙杯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妇好墓。

我们有理由相信,当时的河南有大象。

一个直接的证据是,我们在殷墟挖到了不少大象的骨头。

最有趣的是一只小象,在脖子上还有个铃铛,你们是把它当宠物养吗?


“邑”与“予”很像


豫的左边逐渐变为“予”

如果你去河南博物院,那有个常设展览,展出河南古代文明,它的标题就叫“大象中原”。

河南曾是一个盛产大象的地方,这一点从它的简称“豫”字就能看出来。

“豫”字左边的“予”本来是“邑”,“豫”的本义是“产象之邑”。


甲骨文中的“为”


金文、石鼓文中的“为”

从文字学出发,还有一个常用字也能佐证古代有不少大象,那就是“为”字。

“为”字繁体写作“為”,看甲骨文,就是一只手抓着大象的鼻子。

这个行为或许是在驯服大象,或许是让大象干活,之后引申出“行为”、“作为”的意思。


等到了战国,河南就没那么多大象了,《韩非子》里曾写到这么一件事:

人希见生象也,而得死象之骨,案其图以想其生也,故诸人之所以意想者皆谓之“象“也。

战国人已很少看到活着的大象,但土里还有不少大象的骨头,于是就对着骨头开始想象。


因为有“想象”这个行为,所以象多了“形状、样子”的意思。

韩非子之后,人们又造出“像”字,承担“相似、模拟”的意思,于是就有了好像、雕像这些词。

不过,这里有一个问题,为什么大象渐渐消失了?


一个原因是气候变迁。

按气象学家的说法,商朝前期处于全新世大暖期。

当时的华北平原湖无论是降水量还是气温都比现在高,所以活跃着亚洲象、马来貘、圣水牛、竹鼠等一系列亚热带动物。

到了商末周初,全新世大暖期结束,这些动物自然遭殃。


事实上,气候变化或许也是商朝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纣王出兵东南,可能是因为气候变迁,不得不寻找更好的生存空间。

与此同时,周人离豳迁岐,也可能是迫于干旱。


另一个原因则是人类行为。

滥垦滥伐、滥捕滥杀就不说了,《吕氏春秋》里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说法:

商人服象,为虐于东夷,周公遂以师逐之,至于江南,乃为三象,以嘉其德。

也就是说商人曾组织象军,周朝兴起后,看不惯这一行为,就把大象赶到江南去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象牙杯:你相信吗,商朝人曾驯服大象打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