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二十七章——善行无辙迹

一、原文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xiá zhé),善数(shǔ)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jiàn)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

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

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二、各家之解评析及摘要

1、韩鹏杰《道德经在说什么》

善于行走的人是不留下痕迹的,所以善行无迹;善于言说的人要言不烦,所以没有瑕疵,不被责备;善于计算的人不用筹策一类的运算工具。善于关门的人不用门栓而不可开,善于绑缚的人不用绳索却没人能解开。所以圣人懂规律,按规律用人、拯救人,所以没有该被弃置不用的人;按规律去利用万物,所以没有没用的东西,这就是被掩盖的智慧。所以擅长做某些事的人,是不擅长做这些事人的老师;不擅长的人,又是这些擅长人的资源。不珍贵可以做老师的人,不爱可以做学生的人,虽然看起来很有智慧,其实是进入迷途。这是道的精要奥妙。

2、南怀瑾《老子他说》

本章对修道人在行为品格上的要求,必须要做到“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的标准,然后才能在待人接物上做到“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所谓“善行无辙迹”,是说真正做大善事,行止高洁的人,他所做的好事,完全不着痕迹,你决看不出他的善行所在。“善言无瑕谪”,真正话说得好,毫无瑕疵,就没有一点毛病可挑剔。

“善数不用筹策”善算的人不靠工具,而用头脑。“善闭无关楗”,虽然没有锁但永远打不开。什么东西使人打不开呢?虚空才打不开,因为它没有开关,能把虚空的奥秘打开才是大学问。

“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真正会打结的人,虽不用绳子捆,但永远解不开,那就是我们新文学所说的“心锁”——感情的锁。这个锁能把你捆得牢牢的,永远解不开,如果能解就成道了。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因此,圣人之道,永远是救世救人的心愿,真正的大圣人,不抛弃任何一个人,对善人要救要度,对坏人也要救要度,这就是圣人之道。

“常善救物,故无弃物”,圣人不但要救人,并且要救物,但那是有次序的,要先救了人,再救万物。“袭明”引申人类光明的一面,是至真至善之迹,这是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老子叫我们做人要尊重任何一个人,不要轻视任何一个人,这与孔子的观念完全一样。老子说善人是不善人的老师,我们自己觉得是不善人,就应该跟善人去学习,那么,不善人就是“善人之资”了。

“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修养到达最高处,善恶两方面都平静下来,不思善、不思恶,因为真正善的人,他不需要人家崇拜。真正大智慧的人,看起来像个大笨蛋,你不要轻视他,可能他是一个至高无上的大智慧人。

3、白云先生《老子之道》

(1)善行无辙迹;

善行无辙迹,自然无为而治,行天之道,而不行人之道。君王辅佐天道,不会留下任何以人之道治国的行迹。

(2)善言无瑕谪;

行不言之教,而不行人言之教。于道而言,人言文伪智巧之教,不过就是形同道之瑕疵。故圣人善行不言之教,而不饰之以伪巧之瑕疵。

(3)善数不用筹策;

善数,善于察物的意思。如果以物观物,则物虽筹措,而不可穷尽。以道观物,则不出户就可以知天下。筹措,筹谋思虑、致知格物的意思。

(4)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

道化成万物,为数。圣人齐万物为一,反物为道,则为闭。关楗,指道枢。开,指开天之意。圣人齐同天地万物为一,一天下而治,执道枢,应物无穷,而不开天。

(5)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善结,天人混同为一,若结成一体。绳,指结绳记事。约,约定俗成的人文礼仪。绳约不是指约束,而是指人对世界的认知,所形成的智识和礼仪规范方面的教化。圣人善结天人为一体,以天教人,而不以人教人。所以,不会以人文教化来解开天人之合。

(6)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

圣人的责任就是以天治天下,为天下复天,带离家出走的人们回家,回到他们的天里面去。这便是以天救人,以天救物。天从未弃天下,是人自弃于天。所以,天无弃人,也无弃物。圣人为天下复其天,同样,既无弃人,也无弃物。

(7)是谓袭明。

袭明,通彻大道,万物莫不澄明通透,如同沐浴其中。

(8)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善人者,指善于事天治人的君王。不善人者,指不善于事天治人的君王。善于事天治人的君王,他是用天治天下,行自然之教,处无为之事,以自己为天下之师。不善于事天治人的君王,他就会以天下之师自居,以人助天,以人资天下。

(9)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不贵其师,君王不奉行人智之教。不爱其资,君王不以人助天。虽智大迷,虽然对天下了然于胸,无所不知,但能做到虽有智慧而不用,不以人开天,就如同不曾知晓过这些智慧一样。

三、我之体悟——每个人都有其价值

又是众说纷纭的一章。看了五六个版本,发现差别的根源主要在于对“善”这个字的理解。有人理解为“善人”,有人理解为“有道之人的行为”,有人理解为“擅长”。一个字上理解的不同,意思真是差之千里,怪只怪咱古文太精炼喽(笑)!

有意思在于怎么都能自圆其说(也可能是为了自圆其说强解释)。当然,以我的造诣还没资格评价谁解释的对谁解释的错,谁解释的好谁解释的不好。

只能就我个人喜好选择其一——我更喜欢“擅长”这个解释,整段来说更喜欢韩鹏杰的解读。是因为这种解释让我感觉《道德经》更落地一些。解释为“善人”或者“有道之人”的各种高深的行为,有种不可企及之感。这样的人简直比神仙还厉害,试问,有人能达到吗?就算是说给帝王听的,帝王也是人啊,人有可能面面俱到吗?难道《道德经》只是在形容这样一种超现实理想境界?我想我还是喜欢现实主义胜于理想主义!

从“擅长”这个角度理解,我觉得老子此段是在劝导人不要有分别心,为王者更应该看到所有人的价值,人各有所长——有人擅长这个有人擅长那个,擅长的人可以教不擅长的,不擅长的也可以为擅长的提供资源,提供其可以发挥价值的土壤。因此,每个人都有其价值所在,为王者更应该看到所有人的价值,前面章节也说过“不尚贤,使民不争”“万物并作,吾以观复”。我觉得老子的价值观,前后应该是一致的吧,不能前面说“不尚贤”,现在又立个“大贤”,除非《道德经》不是一个人所作(当然这种说法在学术界也是有的,有学者认为《道德经》是老子摘抄的格言警句,也有学者认为《道德经》是由多个人逐渐完善形成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道德经》第二十七章——善行无辙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