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思维能让你更博学,你信吗?

刚刚过去的6月,新东方旗下“东方甄选”直播间一位撞脸“兵马俑”的带货主播董宇辉火出圈了。这位被评论为以卖货为“副业”、以讲课为“主业”的主播,能一边卖货一边中英文自如切换传授实用外语,还能在卖鱼时跟大家洋洋洒洒地聊起张爱玲,给人带去知识和美的双重享受。难怪他能让无数人在他那个没有背景音乐、没有锣鼓喧天的直播间里,津津有味地听下去、买下去。

在新东方最难的时候,董宇辉跟着公司一起成功转型,从一位老师变成了一位售货员。我们现在看到的是他被看见之后成功的模样——多年读过的书,储备过的知识,仿佛融进了他的骨血里,在需要的时候随时调用,切换自如。但他转型之路其实是步履维艰的,一开始尝试直播时,要么直播间寥寥几人,要么弹幕区里一水的骂声。但他咬着牙沉下心,踏踏实实地一直坚持着干,挨过直播间前半生的苦涩,最终成为了直播带货界一股难以复制的清流。

虽说董宇辉的成功难以复制,但不妨碍我们以他为榜样,朝着博学的方向努力呀。您想知道一个平凡人家的孩子,可以如何通过读书和奋斗做出自己的成绩吗?下面这本书或许可以给到一些启发。

这本书就是《佛畏系统》,作者万维钢,曾经是一名物理学家,现在是一名科学作家,是“中国好书”“文津图书奖”得主。初看书名,我已经做好浑沦吞枣,翻看一遍就将它束之高阁的准备。因为我曾尝试阅读过一些讲述系统思维的书籍,大部分都有点晦涩难懂,况且这书名看起来更加“硬核”。但出乎意料的是,这本书我翻开第一页就舍不得放下了,就如它的英文名《System Thinking in Daily Life》所述,作者通过常见的生活场景和案例,以科学精神钻研社会现象,用简单的语言,描绘高端的道理,带我们打破常见的思维误区,掌握系统思维在生活中的运用。

读完了书再来回看“佛畏系统”四个字,更加明白了系统思维的重要性。所谓“凡夫畏果,菩萨畏因,佛畏系统。”

系统是一个整体、一个组织、一个框架。系统思维是完备性的思维——各种情况我都考虑到了,我允许事情在一定范围内变化,你怎么变都脱离不了我这个框架,所以我有掌控感。

如果我们能掌握底层逻辑,用系统去生活,那么个例的成败就变得不那么重要了。因为大多数人都在靠努力获得短期收益时,拥有系统思维的极少数人却能靠系统获得持久的胜利,就能比大多数人更容易成功。就像董宇辉,虽然在变化的大环境中挚爱的英语专业未能帮助他实现通过教育影响更多人的梦想,但他却能不忘初心、以不变应万变,最终凭借渊博的学识,超越大多数的“买它买它买它”style,成为了吸粉无数的主播。

我们就从如何拥有渊博的学识来看系统思维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吧。

对于知识的调用,要做到像董宇辉那样信手拈来,前提势必要有大量的输入积累,比如大量阅读。那么问题来了,在这样一个不缺书的时代,可供选择的书籍那么多,而我们能用于读书的时间又那么少,如何才能读对书,实现从“博览群书”的量变到“学识渊博”的质变呢?《佛畏系统》中关于学习和研究系统章节里介绍了一种高水平读书境界——全覆盖级的读书。什么是“全覆盖”呢?

有什么书,你都读过;有什么人,你都认识。你对整个局面有智力掌控感,谁一出手你就知道怎么回事儿,这就叫全覆盖。

“全覆盖”是一个什么状态呢?打个比方,理论物理学家徐一鸿,在《可畏的对称》一书中讲过一个关于“笑话俱乐部”的故事:这个俱乐部的会员在一起讲笑话都不用讲全,只要说一个编号就行。比如你说“AS-18”,我就知道你说的是一个苏联政治笑话,我想起这个笑话就笑了起来。而俱乐部把所有的笑话都给编了号。

同理,全覆盖境界下的读书人交流,会默认在场所有人读过所有的书。这意味着所有知识、所有典故都已经编码了。你提一个话头,别人马上知道你要说什么,这样交流大家很舒服。你没有做到覆盖,你就不在圈子里。

听起来,读书要读到全覆盖级,可真是太难了。这如果要一本一本书都读过去,不管每年能读50本还是100本,都很难说能在有生之年进入全覆盖读书人的圈子了,想想都会绝望呢是不。所以我们就安慰自己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也没必要什么事儿都知道啦。

话虽如此,但看到直播间里侃侃而谈的董宇辉,您是否也和我一样想知道得更多一点呢?不要气馁,万维钢老师告诉我们:全覆盖并不神奇,大家都能做到。

中国的书虽然多,但是达到全覆盖水平其实不算特别难的事儿。当年曾国藩二十多岁考进翰林院,刚到北京一看别的同学都读过很多书,而自己是个应试教育的牺牲品,除了八股文啥也不会,别人说话引经据典他都听不懂,感到很自卑。可是曾国藩一发奋,没过几年,读书就达标了。

怎么做到呢?作者说:我们读书不是为了记住每一本书都讲些什么,而是为了建立一套自己对世界的“认知感”。

达到怎样的状态就算是已经建立了“认知感”了呢?

比如有人把一首诗摆在你面前。你没读过这首诗,但是你能从它的词句、意境、格局之中获得一些感觉。如果这首诗水平很烂、一看就是现代人写的“老干部体”,你根本就不用理会。而如果它出自高人之手,你也许就可以猜测出它是哪个朝代的、哪个流派的、作者大概是谁。你不必读过所有的诗,甚至都不必通读《全唐诗》,就能获得对唐诗的认知感。

但这个“认知感”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先有一定量级的输入。尤其对于不是生来爱读书的人来说,在起步阶段,先不要管哪些是好书哪些是坏书,只要能接触到的书籍,都先“死磕”起来。等到建立起这个“认知感”后再读书,效率就会高很多,因为你能很快辨识出来哪些书是好书值得精读,哪些书只要大概翻一下就可以跳过了。就像老专家鉴定文物一样,虽然他说不清到底哪里不对,但是因为他看过的“老东西”多了,就会有一种“感”。而且随着读的书越来越多,你的敏感度也会跟着越来越高。你会体察到特别细微的差别:这个知识新不新?这个研究方向有没有前途?这个结果有多大价值?进而做出准确的判断。

过了起步阶段之后,前往渊博的修炼之旅就变得简单了:我们可以选择那些“熟悉+意外”的书籍精读,即,要选那些既能跟你现有的认知感产生共鸣,又能让你感到些许意外的书。比如说,什么是“科学方法”?如果你已经比较熟悉卡尔・波普尔的说法,那现在大概是了解托马斯・库恩的好时候,而不是去把波普尔的全集读一遍。

经过这样一筛选,人类其实就没有多少知识了。所以,想要变得更加博学,当务之急是用最快的速度建立一套成熟的认知感。希望平凡的我们也有一天能凡尔赛地说一声:这世上已经没有什么好书可以读了!

当然,不能是吹牛的那种,至少也要能做到像董宇辉那样,在自己的领域内用所学影响更多的人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系统思维能让你更博学,你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