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09

在当代快节奏的社会,许多人的心态会变得浮躁,想快速致富、快速成功、快速圆满。于是,有些知识付费产品便迎合了这样的欲望,比如:五分钟讲透一本书,一天讲透一个领域,七天认识一个行业。可是,当人们用追求浓缩追求简化的方式,去读懂一本书、看透一个领域乃至了解一个行业,真的会如你所愿么?我的答案是否定的。

首先,学习效果与省力程度是呈反比的

如今,一些商家为了赢和很多人急功近利的想法,推出了大量的所谓的知识服务:如果你看不懂一本书,没关系,我来解释给你听;如果你没有时间看完一本书,没事,我把这本书压缩后,把其中的精华告诉你。这些服务看似美好,让你茅塞顿开,使你节约了阅读时间。但是,这些以降低信息密度,简化逻辑结构的手段,从而达到让你更快了解或理解知识的目的,对你大脑知识体系框架的构建没有实质性的帮助。

我们的大脑不是一个仓库——大量吸收碎片零散的信息,囤积在那里,而不闻不问。我们学习的目的根本在于能学以致用,这就必须要完成一个从输入到处理,再到输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如何把信息拆散、理解、重组,去构造一个处理流程,让每一次输入都走一遍流程,至关重要。这样就能把自上而下的被动学习,转变成自下而上的主动学习,才会真正地灵活运用知识。例如:我们在了解马斯洛的五种基本需要时,并不是光知道是哪五种基本需要,而是要熟悉这五种需要是在什么框架上提出,学术上对这个框架如何看待?这样的好处在于:知识的理解不是停留在识别的程度,而是通过探究其来源、运用场景来领会。当然,这个通过处理探究构建知识体系框架的过程,是极其需要消耗大脑资源的,但是得到的效果与浅层阅读有天壤之别。总之,读书的关键不在于读,而在于想

其次,学习是一件“反人性”的事

除了前文提到的,知识体系的构建极耗脑力。掌握一个知识点的程度更是与投入脑力的程度呈正相关。有太多的人像我一样,期望能精通外语,这就需要背诵大量的有价值的句子。可是,你扪心自问,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乃至大学,你能回忆起多少句这样的句子?难道,是我们不用功么?当然不是,问题症结就在于:你没有“烧脑”。怎么说呢?有一部经典美剧《老友记》,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详,它更是我们了解美国文化,提高日常口语的经典教材。我以前曾花费大量时间来识记其中的金句,可结果能回忆出的句子还是寥寥无几。为什么呢?原因在于,我把那些有实用价值的句子记录在笔记本上,每天反复读,反复念,那些句子都被我读皮掉了。有效的记忆方法应是:在记忆这些句子时,大脑要联系当时相关人物说话的语气、神态和动作等情境,从单一的视觉触发回忆升级到情境触发,这样让你只要在脑海里触发到此场景,你就会脱口而出说出这样的句子。但是要说的正确无误,你必须在你自认为已经掌握这个句子的情况下,每一次读到此句还是要从脑海里的情境触发。除此之外,你如果想举一反三,还必须走出你大脑的舒适区,把这个句子拆散,重新添加一些新的元素进去。比如:当你会说我花了三天时间读完这本书的英语表达方式后,你可以把三天改成三个月或三年来更好的记忆这个句子。

综上,无论是场景触发记忆句子,还是走出大脑的舒适区,将一个句子化整为零,都需要消耗大量的脑力,所以学习是“反人性”的事,非常辛苦

最后,花点时间了解你的大脑是如何运作的。

去年,我听了一篇演讲,题目是《如何使你的大脑充满活力》,其中提到了一个名词叫番茄工作法。什么是番茄工作法呢?它的意思是:当你从事任何工作时,你把完成进度进行切割,比如:你计划两小时完成一个项目,你可以花25分钟工作,然后花5分钟休息,紧接着再花25分钟工作,再花5分钟休息,依次循环。这样做的好处在于:让你的大脑保持新鲜感,激发大脑活力。人的大脑如果长时间集中在一件事上,就会产生倦怠感,结果就是降低工作效率。这也是为什么我们长时间看书,只能回忆起刚开始和最后那些片段的原因吧。

还有,有些人在阅读时候,喜欢摘抄做笔记,这种用复制粘贴式的方式将原话摘录下来,对回忆基本没有。因为这样的方式没有经过大脑加工,用摘抄的方式,会对大脑造成一种熟悉感,会本能避开这些内容,从而腾出更多资源去识记不了解的内容。好的替代方法是:你要带着问题去阅读,知道自己想从读这本书获取什么知识,这样在你阅读时,你的大脑才会与书中的内容建立一种链接

在我们当今知识爆炸的时代,人们很自然地会产生“知识焦虑”的现象,面对如此浩瀚的知识不知如何取舍?很多人迫切希望走所谓的捷径,快速省力地获取相关的知识。但是,本文的分享旨在提醒:读书没有捷径,它只有经过你的思考,经过你的加工,经过你的处理,才能真正内化成属于你的知识体系。当然,如果你能了解你的大脑,就可以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0-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