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论】该如何学习新知识?

挤牙膏和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差异

为什么很多人总是会觉得工作一段时间后没有成长?

我起初认为问题有可能出在人的"上进心"和平台的天花板上,最近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感觉天花板固然存在,但是上进心却不仅仅是个意识问题。

就拿我的团队举例子,大多数人必然还没有达到天花板的水平(嗯天花板就是一个没有天赋的普通人对一项技能的掌握深度),大多数人也很上进,但大多数人也只是在按部就班的成长,并没有跨越式的发展。

我仔细观察了一下,感觉核心问题是大多数人并没有把事情做到位的能力,而是形成了跟挤牙膏一样一点一点解决问题的习惯

比如说解决程序性能问题,服务性能不稳定了,重启一下能恢复,有的人就止步于重启,之后遇到问题就重启;重启还不行,就再找另一个解决方法。时间久了,印象笔记里密密麻麻的全是各种笔记,遇到问题,先从笔记里一通搜索,不行再重复上面的流程。

而我遇到性能问题,不找到出问题的那一行源代码就不会停手,每次笔记都是把问题分析明白以后再梳理成一篇争取让所有人看懂的长文章。时间久了,内核、容器、虚拟机的原理和源代码挨个看了一遍,查问题有了自己的一套方法论,遇到新的问题基本也不需要翻笔记。

把事情做到位一次,就能获得几十倍于把事情普通完成后得到的经验。

把一个普通方案的所有细节和关联方都思考一遍,要强于懵懵懂懂地参与了一个高级方案。

把一个几百行代码的模块完整的设计和重构一遍,要强于不带思考的写上几千行代码。

有人说,我的时间不够啊,要是给我那么多时间我也能做好。

对不起,根据我的观察,有品位的人,给他的时间少,只是降低了"好"的程度,不会变得平庸;而绝大多数人,给他再多时间,也只是把时间浪费在其他地方而已。

挤牙膏和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差异,打破砂锅问到底的过程中将学习心得相关知识和巩固已有的知识并纳入到现有知识体系

能讲清楚一个知识点: 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image.png

在上述截图中,温伯格拿他自己玩弹子球游戏的经验,来描述"跃迁模式"。

为啥在跃迁之前会出现一个【低谷】呢?

温伯格认为:要想提升到一个新的 level,你需要放弃某些你擅长的技能,然后尝试你所【不】擅长的技能。

温伯格以他的弹子球游戏举例说:为了得到更高的分数,他必须放弃以前熟悉的【低】难度技巧,转而尝试某种【高】难度技巧。在练习高难度技巧的过程中,他的分数会跌得比原先更低(也就是截图中下凹的低谷)。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练习,当他掌握了高难度技巧,他的游戏得分就突然飞跃到一个新的 level。

碎片化知识和体系化知识

每次我在网上看到大家批评"碎片化知识"时,我都会陷入沮丧和自省,可以说,我自己就是一个对碎片化知识的局限性有很深感触的人,对这类知识的态度应该重新端正。

您就好比说,几年前,我和几个朋友想组织一个知识类的活动,大家在一起攒故事稿子,有篇稿子我看完以后觉得有点意思,就给身边的一个朋友看,这朋友是做古生物的,他刚一过眼,立刻就咂了牙花子了,皱着眉头说这不对啊,我顺着他手指一看,有一句话说"这种生活在7亿年前的恐龙......" 我当时还没反应过来,他紧跟着就说:"7亿年前哪有这种恐龙?胡扯!" 后来我一查,发现是写稿人抄地质年代的时候看错了数位,把7千万看成7亿了,这才闹了笑话。

事后我就琢磨这事,心说这个稿子在我手里仔细看了几遍,都没发现这问题,为啥我这做古生物的朋友一打眼就揪出错了呢?为什么会有这种差距?想来想去,我明白了,因为我这个朋友受过系统性的框架性的学术训练,对整个古生物的演进规律和地质年代划分心里有谱,当多且密集的专业知识有序地存在心里并彼此连接时,人在这个领域里就会浮现出一种直觉,如果某些明显不靠谱的信息传进感官里,人就会觉得硌得慌,自然更容易发现问题。

我作为一个没有在地质领域里认真沉淀过的人,只是隐约觉得恐龙是生活在几千万年乃至上亿年前的古生物,对它们只有一个模糊的、定性的、概括的认识,那种敏锐的、定量的、确切的直觉是没有的,自然看不出问题所在。

后来,团队继续看稿的时候,有一篇关于唐朝的稿子把所有的"祆教"都写成了"袄教",这也算是一个好笑的疏漏了,但是我那个做古生物的朋友也是完全没看出来,在地质领域里他很厉害,但在唐朝历史的领域里,他也只是知道些唐太宗杨贵妃之类的碎片化知识,专业性的直觉那是完全没有的。

除却人和人之间的对比,我有时候也能在自身经历中体会到碎片化知识的局限,当我阅读自己精熟领域的相关文章时,作者行文时什么地方清晰笃定,什么地方含糊其辞,什么地方文过饰非,什么地方遮遮掩掩,这些字面之下的花招和用心我都看的一清二楚,但当我在自己只掌握一些碎片化知识的领域里时,这些洞察完全消失了,我就只能看到字面上的浅浅一层,作者说啥是啥,自己完全是被愣愣地牵着走,至于审查作者的内容和逻辑,那就完全是勉为其难了,正是这种深切的对比,让我对自身掌握的碎片化知识充满怀疑。

然而,碎片化知识虽然不能给人带来直觉,也有很大的局限性,但一个人在某领域走向精熟,往往也是从积累碎片化知识开始的,零星的知识点由少聚多,由点及面,最后融聚一体,上下贯通,这才是一个人在岁月中真正应该追求的层次。

在我看来,碎片化知识本身并没有错,真正的错误在于把得到它们作为学习的结束,而不是学习的开始。

体系化后的知识才能够输出、应用(也就是别人说的举一反三),体系化后才容易触类旁通、让知识产生联系滚雪球一样开始生长

同样学习到一个新的碎片知识或者文章,已经建立知识体系的人很容易把新知识和体系建立联系并纳入体系中产生生长,而没有体系的人或者说在这方面知识没有体系的人只能是仅仅多了一个新知识点,很快就被遗忘或者没法学以致用。

学习一项知识,必须问自己三个重要问题

它的本质是什么(厘清概念、边界)。

它的第一原则是什么(适用场景)。

它的知识结构是怎样的(关联关系)。

好的老师就是能在这方面帮学生理解这几个问题,同时引导学生学会剖析这几个问题

获得的多少并不取决于读了多少,而取决于思考了多少、多深。

为什么一直努力却没有结果?

人生不是走斜坡,你持续走就可以走到巅峰;人生像走阶梯,每一阶有每一阶的难点,学物理有物理的难点,学漫画有漫画的难点,你没有克服难点,再怎么努力都是原地跳。所以当你克服难点,你跳上去就不会下来了。

这里的克服难点可以理解成真正掌握知识点,大多时候只是似是而非,所以一直在假忙碌,只有真正掌握后才像是上了个台阶。

这句话本身就是对知识的具象化理解,本来要描述的是有些人很容易达到目的、有些人则很难,我们很容易归结到天赋等原因,但是还是不能完全理解这个事情,知道天赋差异也不会帮助到我们跳楼梯,而这句话给出了一个形象的描述,一下子就会记住并在日常中尽量尝试跳上去和脱离假忙碌的状态。

举一反三

老师们最喜欢说的就是:同学们,要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学以致用…………,好的老师从来不会这么说,因为没有哪个同学不想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都坐在教室里,我也想一听就懂、懂就是懂了,什么题都会做,但是就是做不到。因为老师自己也做不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老师只是多了更多的经验而已(熟能生巧了),老师们自己在生活中做不到举一反三,也从来没有琢磨如何让自己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所以只能跟学生讲讲套话了。

还是这个例子:高考前大家同在一个班级、一样的老师、一样的教材、一样的时间付出(去掉20%基础差、自控力差、不想学习的同学吧),结果是有人985,有人三本。很大的差别是前者对理论的理解能力更强。就称这种能力为认知吧。

认知,几乎是人和人之间唯一的本质差别。技能(解题)的差别是可量化的,技能再多累加,也就是熟练工种(更可惜的是有些人题做的再多也没有累积--思考、消化)。而认知(完全懂理论、举一反三)的差别是本质的,是不可量化的。技能指的是具体解题套路,认知指的是道理原理本质,从道理、原理可以举一反三得出很多技能。但是普通人只看原理是没有体感的,无法从原理衍生出技能,恰恰是先要掌握一些技能,然后回过头来在技能的帮助下理解原理和知识点,这就叫先有体感(对事情事物有感知)再上升到融会贯通。99%的人要基本都要通过具体的技能来帮助理解原理和知识点。对同一个理论的理解有些人三个题就够了,有些人需要10个题甚至更多,这里有一点点智商上的差异,但是大部分还是思考习惯、做事套路导致的,而这些习惯和套路是可以训练的。思考习惯可以理解为多总结理论之间的关系连接,从点到树建立体系;做事套路可以理解为对题和题之间的联系和差别分析,对错误的复盘等。

总的来说就是要给出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具体步骤,多给出所有学生都可以复制的步骤(不需要太多智力上的依赖,太懒执行力差的就算了),而不是喊口号。

好的老师会将理论阐述成几条白话般的规则,学生再按规则去套就可以了。

据来自John Hattie的visible learning,这本书集成了两亿多学生的数据:

自我教练(复盘,元认知能力--本质理解能力) 1.67

建构能力, 逻辑推理,做事顺序 1.44

聪明(智商和过去成绩) 0.67

兴趣(自我驱动) 0.48

专注(苦功,注意力集中) 0.44

但自我驱动能力才是根本,自我驱动能力决定了复盘、逻辑的落地程度。这也是为什么有些在某些学科特别专,其它的一塌糊涂,就是兴趣和自我驱动没应用上去

费曼学习法

能够刺激大脑思考,加深记忆,让人在短时间内吸收知识,分解下来,有5步:

1.确立目标。比如要搞懂一道数学题,这就是个很明确的目标。这个目标越具体越好,千万不要太虚

2.整理资料。针对一道数学题,不仅要知道解题步骤,还要弄懂相关的概念,每个概念背后的意义。然后记笔记,自己整理出来。(笔记、读厚)

3.复述出来。扔掉上一步的资料,用自己的语言讲出来,这是费曼学习法的核心,如果讲不出来,或者模棱两可,那说明没有理解这个概念,要从头学起 (读薄,理解本质)

4.回顾反思:说出来以后,再和答案、课本对照,看有没有错误,查漏补缺。

5.强化训练:反思完毕后,再找几道类似的题,看能不能顺畅的做出来,如果能毫不费力的搞定,说明你真的理解了。

我观察,很多孩子做错题,就去对照答案,然后一拍脑袋:啊,我懂了!其实,他做到了费曼学习法的第2步,仅仅完成了40%,并没有消化吸收。这样的孩子,离学霸还差3步呢。

1、对任何新知识的理解,都要建立在旧的知识储备的基础上。学习是一个匀加速甚至变加速的过程。你懂得越多,你学得越快。学霸真正的优势在于,TA 已经储存了很多思维和信息,也就是知识储备。

2、学习和记忆的本质,就是把新知识与旧知识建立联系,你存储的旧知识容量越大、种类越多,就越能随时找到与新知识之间的联系,越能更快更好地学习。

3、你在过去积累的能力储备,也是重要的。你和学霸,看似在眼下付出的努力是相同的,然而你们系统的配置是不同的。

4、学习也具有"复利"效应,你过去的每一次练习,都会积累成你的本金。越早努力越好。但也不必过分焦虑,因为我们不是在一条线上持续前进的,人生不只有一条路,不同的路需要的东西也并不完全相同。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学习和记忆的本质,就是把新知识与旧知识建立联系,你存储的旧知识容量越大、种类越多,就越能随时找到与新知识之间的联系,越能更快更好地学习。

读书经验少的人,是一个字一个字地读书,速度慢,理解得也慢;而读书经验多的人,是一句话甚至一段话地读书,看了上句话,就大致知道下句话。

一个知识储备少的人,TA 学习东西,是在捡砖头,看到一块,就捡起一块;而知识储备多的人,TA 学习东西,是在盖房子,这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TA 看到一块砖头,能够立刻放在自己的知识大厦的合适的位置上,与原有的知识建立联系,形成更高水平、信息密度更高的组块,组成知识整体的一部分;

二是,有时候,TA 看到的不是一块砖头,而是一整片有联系的砖头。

比如,有人看到的是 a、p、p、l、e,有人看到的是 apple。前者需要记忆 5 个字母,也就是 5 个组块,相互之间没有联系;后者只需要记忆 1 个单词,也就是 1 个组块。

你的知识储备的多寡,决定了你是看到一棵又一棵的树,并且挨个理解和记忆,还是一眼看到一整片森林,做到更高效地理解和记忆。

固定型思维模式者 对自己能力的评估非好即坏,所以难免失真。他们的评估结果,有些被夸大,有些很模糊。

成长型思维模式者 相信能力可以培养,所以对自己的现有水平,他们能以开放的心态评估。同时,由于以学习为目标,他们也需要对自己的现有水平有一个准确的评估。这样才能更好地学习和成长。

学习就是输入,学习的时候带着输出的目标去学习,比输入更重要的,是输出;用输出,来指导自己如何输入。"输出"包括考试、写作、闭卷回忆等等。

学习工作只有走出舒适区能力才能跃迁,走出舒适区就是爬台阶。

参考

plantegg's blog categories
https://plantegg.github.io/categories

你可能感兴趣的:(【方法论】该如何学习新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