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小记:小游灵岩寺(三)

        寺里的建筑并不很多,完整的多半是后期修复的。入口处的小寺门显出寺院的古朴。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几处残垣断壁,标识着久远过去的庙堂。遗址旁还陈列着出土的若干柱础,见证着寺庙曾经辉煌的过去。柱础很粗大,形状各异,方形圆形雕花不雕花不一,至于是用途不一所致还是时代不同所为就不得而知了。这些柱础也不禁令人浮想联翩,世事流变哪怕像柱础这么坚硬的存在其实也抵不住岁月的变迁,该风化也风化,该残破一样残破,什么又是永恒呢?留住过往其实不过是人们一厢情愿的幻想罢了。意识到此,会不会改变一些我们对现实的一些执念?会不会让那些根深蒂固的执念有些许的松动?

        根据考古发现推测,寺院里最久远的建筑应该是最靠近山坡的那座(只剩遗址了),时间可以追溯到隋朝,遗址是从滑坡后的山体下挖掘出来的。根据后山山顶的石门和石窟看,最早的禅堂可能还在更高处。

        除了残垣断壁,石碑和石刻也是寺院最吸引眼球的地方。碑刻以明代居多,也有宋代的,我没一一细看,不知道是否有大家所作,我看到了一些记事的,也有一座刻有圣旨,其他就不得而知了。从旁边的导游那偷一耳朵,说很多碑刻是各地游僧来此所做的诗文或发生的典故。诗文为游僧所做,字是谁刻上去的呢?石匠?在没有现代技术的支持下,把一个个小字惟妙惟肖地刻于石头上应该也是不小的工程和花费吧。

        用手触摸着碑体,看着深浅不一的刻痕,能够感受石料质地的不同。有的石料质地平滑坚硬,刻痕也较浅,字也较小一些;有的石料表面质地较粗,刻痕也较粗较深。想比西安碑林中的碑刻,这里显然显得粗糙一些,这也就是民间和官方差异的体现吧。相同的是,人们还是愿意用这样的方式把曾经的所思所想以及所为留存给后人,目的何在?延续自己的精神生命吧。虽说寺院里从事的是围绕佛经、佛法的修为,但真的能全方位抵达佛之五蕴皆空的境界之人恐少之又少。可反过来讲,空不异色、色不异空,碑刻作为一种色之存在,在那个当下,谁又能说不是在空无的境界下所为呢?佛法就是如此奥妙,不在其中,任谁都是无法言说与揣测的。

        徜徉于碑林之中,还有一个收获,再次感受到了汉字的美妙和魅力。同时我还第一次注意到了蒙古文,像嵌在画框上的花边一样,煞是好看。而这些惯常的东西(人民币上就有)却一直被我所忽视,生活中被忽视的。


        另一处景观就是佛塔了,九层八面,庄严巍峨,虽几经修缮仍不失最初的样式。小燕子成群结队地围着塔飞行,身影隐没在塔沿深处,这里已然成了它们绝佳的栖身之所。塔沿下横竖不一、稀疏不等的装饰梁标识着修缮年代的不同。

        不知道是时间打磨的效果还是工匠手艺的差别,总觉得后期修缮的要不早前的粗糙很多,不耐寻味和琢磨。又或者,先人是把自己的心与情和进手艺,而现在的产品都是冷冰冰的机器产物或冷冰冰的饭碗而已。

        也或者,这只是我的个人臆断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济南小记:小游灵岩寺(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