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组-林子

【R阅读原文】

那么,碎片化阅读是不是邪门功夫,不该被采用呢?那倒不是,碎片化阅读是真真切切地提高了阅读效率,这几乎能肯定是未来发展的方向。当一个提升效率的东西同时带来“副作用”的时候,我们要做的肯定不是将副作用和效率一棍子打死,而是解决副作用的问题就好。

因此,我们就需要一些能力,能够从碎片化的知识中迅速抽离出我们需要的东西。也就是说,我们需要先建立起自己关于判断知识的知识体系。首先,能分辨出哪些能要、哪些不能要。其次,针对自己要的东西,补齐相关需要的背景知识,将碎片化阅读变成我们建立每一个知识体系的入口,从碎片化阅读起步,从而顺利过渡到系统阅读。这才是将系统阅读和碎片化阅读的优点进行有机结合的高效方式。

出于同样的目的,我尝试做了一个叫“蚂蚁私塾”的公众号产品,就充分地将系统阅读和碎片化阅读结合了起来,为的就是让每位读者在不降低阅读效率的前提下,能够用碎片时间去阅读碎片化的系统书籍,还能成功接收到有效的系统知识。我想,这种高效的阅读方式应该就是未来快速建立知识体系的主流。

【I重述原文】

What:

在生活中,当我们做一件事时,经常会出现两种重要需求彼此冲突的情况,好像说,我们就只能做出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选择。在阅读中,系统和效率似乎就是这样一对矛盾的存在。

但是,在这个拆页中,他帮助我们重新审视了系统化读书和碎片化读书的关系,一个是专注于一个领域或者一本书,需要一段专注和连续的时间;另一个是符合我们当前快节奏有间歇的生活方式。

拆页给出了一种解决方法,用碎片化的方式接触新鲜事物,打开多样性的入口,提升效率;在这个过程中找到兴趣切入点,然后用系统化的阅读方式去丰富。

【How】

我从里面看到了如下几个步骤:

    1.简单学会判断的原则

先形成一个领域知识的基本原则,能够有基础的判断力

    2.分解有用和无用

根据自己很兴趣与否,分成自己想看的和不想看的

    3.完整知识体系

然后将缺的知识补充完整,不断优化升级

【where】

边界在于,是有清晰体系的知识领域,对于文学类等可能有难度

【A1】关联经历

之前自己看书只会根据兴趣一本本看过去,但没有这种领域意识,所以知识在脑子里比较散乱,不成体系。

以前只会广博的看书,而没有一个深入的方向。

反思

最近开始有意识的反思,发现自己对心理学方向很感兴趣。

希望用这个方法,可以尽快掌握心理学一个具体方向的知识。

【A2】对应行动

1.先看一个基础入门的概念文章或书,掌握心理学基本原则,去读《什么是心理学》;

2.然后可以通过利用碎片化的方式,迅速筛选自己喜欢和不喜欢的,留下自己最感兴趣的继续一步,这个过程中发现对团体疗愈、认知心理学感兴趣;

3.然后用系统化的阅读方法,深化对新知识的学习,看对应领域的书。

你可能感兴趣的:(1/7-1组-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