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降级的陷阱

我从小就没体会过什么是有钱。

虽然是北京人,但家里条件并不是很好,父母都是工薪阶层,小时候家里每个月的收入正好能抵上一家的吃喝和我的学费,再没有富裕了。

我高中的时候,大概06年,我妈做手术,家里连2万块钱都拿不出来,亲戚都穷,而且也冷漠,还是我爸东拼西凑管同事借的。

小时候什么也不懂,小学别人问我长大了干嘛啊,我说我要上北大。高中的时候住宿,用超市买的“孩儿面”擦脸,上大学才从同学那知道兰蔻。

真长大了,北大这种不现实的梦已经忘记了。用上了兰蔻,也没觉得很开心。

因为被忘记的梦想太多了,而总有人比你过的好,好太多,甩你一万条街。

上班以后,周围同事很多都家里有钱的不可名状。我第一次深刻的感受到阶级和贫富差距。

我一个月的工资,是人家几天的零花钱。我永远买不起的包包,和咬牙才能去的餐厅,是人家的日常。我的婚姻是相濡以沫,人家的是强强联合。市中心好几套大房子,两辆奔驰S,孩子去的是双语幼儿园,体育课是马术,准备一长大就送去留学。

我忍不住想,这样的生活还有什么烦恼呢。

越长大越发现,有没有钱成了衡量幸福的第一标准,而会不会赚钱成了判断一个人有没有能力的终极拷问。

因为我们就是处在经济社会,一切都需要结果导向。这就像,学生一边被减负,一边仍要参加高考。不管路上怎么拐来拐去,仍然要去同一个目的地。

虽然很努力的工作,很努力的充电,但是存款依然不见起色,面对永远买不起的房和永远摇不上的车号,还有未来可能会降临的孩子,内心无比焦虑。

直到已经火了好久的消费降级流行起来。我突然发现,原来有钱人也哭穷啊,恍惚中貌似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大家都降级了,我也歇会儿吧。

真的是这样么?

我还记得看到一些新闻的唏嘘:那对为了诗和远方归隐山林的北大夫妇,为了孩子的教育和医疗被迫回到城里;那些不想上班、开始田原生活的年轻人,因为山上房租猛增而被迫重返城市。但都市生活早已把他们落下,重头再来谈何容易。

曾经一个大牛跟我说,哪有什么闲云野鹤呢?只有积累更多的财富、达到更高的位置,才能获得相对的自由。

过年前,《啥是佩奇》火了一把,很多人分析火的原因,是真实。那些表演温情家庭的广告之所以看着无感,就是因为太假,脱离现实。现实里谁天天在家穿戴整齐,笑容满面?

感动中国的事迹,之所以直击人心,因为稀少啊,悲剧中的真善美才有雪中送炭的温暖。谁家不是一地鸡毛呢。你是温饱线上的苦恼,他是财富自由的烦恼(虽然我无法想象),而更多人也许是挣扎在贫困线上的烦恼。各有各的苦,也各有各的滋味。

之前的文章里写过,幸福=能力-欲望。太穷的生活毕竟不适用于现代社会。而欲望不可能无限降低,极简生活也不能成为停止奋斗的借口。因为还有生病、失业、破产、生孩子这种天灾人祸等着我们。即使有了第一桶金,也不能一劳永逸。

节俭很好,灭欲也好,但不要用消费降级来麻痹自己而停止上班和赚钱。

许多东西,得不到痛苦,得到了无聊,而人生就是在痛苦和无聊中摇摆着度过。

我们能做的,也许就是努力让这摇摆更有滋味。

作者/ 负罗拉

你可能感兴趣的:(消费降级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