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光云影共徘徊——红河游记[day4]

第四天的行程几经周折,但最终顺利成行。从进入元阳境内,无论白发的婆婆还是刚会走路的小姑娘,我们所见几乎所有的女性都穿着自己的民族服装,这使得对各种传统服饰都感兴趣的君同学和我神经质一样盯着每一个靠近我们的当地同性,迫不及待的打听她们的服装在哪里出售。于是,当客栈老板告诉我们第四天在一个叫“牛角寨”的乡镇刚好有十天一次的赶集,一定会有当地服饰卖时,我们立刻决定要去了。然而,牛角寨几乎不在常规游客的行程表上,要去那里,只能通过拼车。

第三天晚上开始,天气明显变化,即使没有一点儿光污染的高山上,因层云密布也看不到星光。到第四天早上醒来,室外已经完全是白茫茫一片了。踏出客栈门时,能见度几乎不到5米,日出肯定无望,去牛角寨也不知道有没有车能走,我们的心情不禁低落下来。这时客栈老板建议我们不如去普高老寨的广场看看,那里距客栈只有10分钟脚程,实际也算一个观景台,元阳山中一年有一半的时间都是大雾弥漫,但若赶上风吹雾散,也许能看到云海。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去碰碰运气。按照老板的指引,顺着客栈门前的小路,我们穿过刚刚醒来的村寨,来到了传说中的小广场,除了依稀几个失望又不甘心徘徊的游客身影,空荡荡的广场上只有浓雾翻卷。终于有个拼车师傅来电说有两个外国游客也要去牛角寨,我们又盘桓了一会儿,正准备回去等车,东南方向忽然起风,吹薄了雾气,一片片梯田、错落都渐渐露了出来。

浓雾退去

红萍染出另一种红梯田

田间早起的农民

赶牛下田去

在意外之喜中拍了几张照片,我们开始往回走,然而走到一半,之前的司机师傅又来电说包车的外国人又改了主意,不去牛角寨了,无奈之下,我们又返回了小广场,一边继续联系其他司机。而这一次,太阳终于从云中挣脱出来,缥缈的雾也浓缩成了翻滚的云,真如海水般在山峰间涨落。

梯田云海

大概太阳出来总能带来好消息,还是昨天的马yu说他的客人决定先去牛角寨,下午再去看蓝梯田,于是,我们终于还是搭上了去牛角寨的车。

牛角寨到多依树只有十几公里,但山路加上雾气,这一路还是花了近一小时的时间。我们到达的时候,卖新鲜农副产品的集市已经开始散了,好在十天一大集,重点并不是交换家家都有的土产,各种日用品和服装配饰才是重头。而赶集的老少“姑娘”们也都穿上了更漂亮的服装。我们也通过费力的交流,了解到这里衣饰特别鲜艳繁复的是彝族,而衣服多用墨绿、暗红和黑白几何形绣块装饰的是哈尼族,和通常认识中的彝族尚黑、哈尼族多彩刚好相反。

哈尼族

彝族

彝族坎肩马甲绣鞋长褂

绚丽的背袋

哈尼族祭祀用品

赶集人群

只是一个乡镇的集市,却也熙熙攘攘,接踵摩肩。不过集市上卖餐饮的却并不多,只有集市中间一个棚里,有10来个卖米线、烧烤的小摊。到了中午,5块钱一大碗的红米米线加上几块儿烤豆腐,便把我们吃了个撑,而当地人大概因为干重体力活儿,胃口要大得多,同摊的一位大姐一碟蘸水,一块豆腐便下了一大碗超过半斤米饭。然而,我们却并未看到马yu说的自己买几斤肉到烧烤摊上烤着吃的客人。

粉红色少女心米线

吃完了这一餐,我们就得赶回建水再赶车回昆明了。最后一天返深前去看一眼西南联大旧址算是这一行的彩蛋。

云师大内的联大旧址

在返回的路上,我和君同学一直在讨论元阳山里人的生活,虽然我们看到的村寨应该都经过明显的扶贫改造,屋宇坚固,也都有很好的公共设施,但当地人大多只会当地土语,连西南官话都不会,见了外人都带着特别淳朴的羞涩,哈尼人尤甚。山上开客栈的基本都是外人(我们的客栈老板是香港人),集市上做买卖主动揽客的多是彝人,像马yu这样普通话顺溜,开车导游,还会玩儿延时摄影的哈尼族年轻人在当地实属少见。但大多数的当地人安然地过着男耕女织的田园生活,对客栈老板们精致的讲究和我们这些过客好奇的问题不以为然。没人能告诉我们他们和其他地方的彝族哈尼族有什么不同,也解释不清他们的服饰图案是什么意义。闭塞保护了当地特有的文化,但不知道建元高速建好后,更多的游客、外人来往后,这里是否依然会保持着他们的风俗文化。但愿他们能了解更多外面的世界,并有选择投入外界还是守护传统的选择权。

你可能感兴趣的:(天光云影共徘徊——红河游记[day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