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你一堆积木,你能搭建一座稳固的运营求职城堡吗?》

这不是一个智力题,也不是一个需要动手的题,只是我关于运营学习的一点心得体会罢了。

提到鸡汤文,我身边的朋友常常会给它冠上一个“毒”的字眼。为什么要冠上那么可怕的字眼,明明在看鸡汤文时很有感触甚至感动得涕泗横流啊。抛开那些网络流行说法,我想是因为那些鸡汤文都说到你心坎儿了但是又没办法解决你的问题,就像毒药一样哪怕不让你丢命也会让你痛苦万分。

在我从零开始学习运营知识的时候,这种喝“毒”鸡汤的感觉越来越强烈。无论是在看书还是在上课,都会觉得人家说得好有道理啊,人家的方法好酷啊,人家讲得好清楚啊,仿佛我的问题都通过人家的条分缕析而得到解决。课程认真听了、笔记认真做了,也结合自己的经验代入思考并总结了。嗯,一种高度的自我效能感和淡淡的幸福感油然而生,觉得根据所学去实操肯定没有问题的。

想象一下,你面前摆放着一堆积木,各种颜色、各种形状、各种大小应有尽有,现在让你去搭建一座城堡。我相信你的脑子里一定描绘出了各种美丽的城堡图景。那么,问问自己,你能搭建一座稳固而漂亮的城堡吗?又要花费多长时间才能搭出一个真正满意的作品呢?中间会非常顺利还是会遇到哪些可能的阻碍呢?这些冰山一角的问题,你能具体量化吗,能出具一个详细而完整的可执行方案吗,你能挖掘出冰山下藏着的东西吗?

在我眼中,我现在所学的运营知识、所掌握的运营框架就是摆在我眼前的一堆堆漂亮而又形态各异的积木,要想把这些积木搭建成满意的城堡,我唯一的技巧就是自己去搭一遍,或许更多遍。作为一个学生党运营小白,我还没有非常丰富的运营实操经验,不过我觉得没关系,我可以从模拟开始,用所学的知识要点与框架去模拟真实的场景,去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改进。

今天我先用在三节课上得到的一些积木,来搭建一个关于互联网求职的一座城堡。假如我现在要应聘一份互联网运营工作,我该做些什么呢?

了解公司业务与运作模式

首先,我需要了解哪些互联网公司在招聘运营人员,他们所给出的JD与我的经验能力匹配度有多高。

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很多JD的描述大同小异。这个时候怎么办呢?最稳妥的办法就是去了解几个公司,这里所说的了解公司我不建议指向公司规模、愿景、价值观什么的,这些太虚了,应该放在最后考虑。从三节课的学习中,我了解到需要了解人家公司的业务类型以及每一种业务的运作模式,比如好未来就包括少儿素质教育、语言教育、留学培训服务、K12教育等,而在这些业务线中,K12是目前的核心业务线。K12目前大力推广的是线上的学而思网上教育,课程特色是双师模式及科技手段。这些通过人家公司官网都可以找到。那么人家的运作模式怎么找呢?很简单,去体验人家的产品啊,作为用户去体验一下,你能得到什么服务就知道人家大致的运作模式了。

说实话,了解业务这一点是我以前非常忽视的一点,因为我不知道怎么去了解一个公司,感觉公司一般是一个大体系了解起来很费时间(时间上往往会不够),并且以为进了公司那些业务自然会了解到的。为什么要了解业务?我觉得有三点非常重要,从短期来看,能帮助你更精确地做定位,你会知道自己的哪些经验与能力是真正与该公司哪些业务相匹配,提高命中率;到了专业面的时候,一定会问到你对人家业务的了解(我最近的一次面试就问到了你了解我们公司业务吗,我们业务用户画像是什么,让你负责这个项目你会怎么开展)。从长期来看,你是在了解公司业务的基础上选择了公司,那么对于公司的理解性与适应性会更强,跳槽的几率会大大降低。此外,如果可能的话,多花点时间研究一下竞品,还是那两点原因。

制定职业规划

其次,我需要为自己做个职业规划。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什么都会一点不如在某一个方面成为专家。在成为一个专家之前,你需要确定一个努力的方向,不断地积累能力与经验。

三节课里说,在你“打杂”时不断积累经验后就需要确定自己的一个领域了。我觉得可以更提前一点,在投递岗位时就可以确定自己的职业方向了。因为当你因为某个岗位进去后,你所从事的工作、所积累的经验都是与你投递的岗位息息相关的啊,难道你以后还要换岗而从零开始吗?当然,不排除少数人人因为某些动力能做到。我在求职过程中一直都非常犹豫,用户运营、内容运营、产品运营都投过,可是反馈非常糟糕。痛定思痛,我知道我不能再抱着随便哪种运营都行的心态求职了。我深入挖掘了我的各种经历,发现自己最大的亮点在用户运营上,于是我仔细梳理我在做用户运营上所做的一些举措、思考的一些问题、运营的一些心得以及取得的一些亮眼的成绩,在简历上重点突出我对用户的一个理解与把控,其他经历尽量往用户上靠,弱化其他经历。结果,很快收到了反馈。

确定做用户运营,下一步就要进一步筛选公司了。因为用户运营是互联网运营细分的一个版块,并不是所有公司都会有用户运营这一个岗位的。首先,一定是规模比较大的公司比如上市的公司,因为大公司才会做运营细分,才可能有用户运营这么个分支.其次,它的核心业务或者招聘后需要你做的业务一定是以用户为核心的,需要在用户身上花费大量的人力资源。在确定公司前,还有一步也非常重要,那就是做好职业规划,从眼前看,面试时很喜欢问职业规划这一老生常谈的问题;从长远来看,根据职业规划来做事,成长会更有方向感,不易迷失,不易被诱惑,不易受挫。

之前呢,我对于职业规划还真的是不太了解,我都没有接触那项工作怎么知道以后会经历什么呢,这是我最真实直接的想法。所幸,上了三节课的课,我心中可以描摹一下运营职业规划了。黄有璨老师说,结合他的经验来看,运营人的成长路径可以分为五步,纯新人小白(p1:干的是力气活,比如客服、发帖、用户互动)、初阶运营(p2:可以独立负责一个小活动、推广投放)、业务骨干(p3:在一到两个方面成为专家,比如是推广方面的专家,拥有非常丰富的渠道资源,打败了业界80%从业者)、专家(p4:独立带团队、独立制定运营策略)、高级专家(p5:综合性人才,可以根据不同产品或业务制定不同的可执行的运营策略)。作为小白,我没有资格评判这样的发展路径的好坏,但我知道这是我可以执行的,在这几步里,我最推崇的就是第三步,只有在某方面成为骨干或者不可或缺,才能在职场上确立核心竞争力,才能在职场上生存下去。对我还想不了那么远,于职业规划,但我希望能在1-2年内成为用户运营某方面的骨干!黄老师还非常慷慨地描述了运营人成长各阶段的能力模型,很惭愧我并没有记住,因为逻辑思考能力、沟通能力、对市场的把控能力等对我而言还非常抽象,我想能力可以在岗位上得到锻炼,这些软实力在岗位上都是可以得到锻炼与增强的,那就看以后的努力与表现吧。

既然我想做的是用户运营,那么我的职业规划应该是用户运营方面的,和黄老师所总结归纳的运营共性特点还是有区别的。那么,我关于用户运营的职业规划是什么呢?我想结合黄老师提出的发展路径参考规划。假如我进入的是一家有用户运营岗位的以成交为导向的互联网教育上市公司,那么我的职业规划可能是这样的:

在刚进入的时候,我可能主要做些力气活儿。比如我需要熟悉基本业务流程,需要了解我的用户是谁有哪些需求与痛点;我需要知道哪里可以找到我的用户,并与用户进行良性沟通与互动;我需要收集并分析用户反馈;我需要能掌握一些基本的产品转化技巧促成用户转化。

接下来,可能3个月到1年这个样子,我可以独立完成一些细分的工作,比如独立设计一些活动来刺激用户活跃,包括各渠道特点与渠道用户特点精准投放一些活动推广广告,包括制作针对各渠道用户的有吸引力的招募文案,包括物料准备与跨部门沟通,包括常用的数据j监测与分析等。

1-3年,我应该掌握几门非常具有竞争力的技能,比如活动策划能力、文案写作能力或者渠道推广能力。这个地方我不想太早下定论,我只能说根据我所培养的能力和天赋来选择了。在这个阶段,我觉得或许公司已经让我带团队了,如果带团队还需要积累团队管理方面的一些能力。

之后的规划,太遥远了,目前我觉得言之尚早。

了解工作流程

在入职前,我觉得了解工作流程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因为这是入职后一定会面临的问题。以前,我总是把工作流程与职能分工弄混,其实二者有很大的区别。用户运营属于职能分工,此外职能分工还包括内容运营、活动运营、新媒体运营、产品运营、社区运营等板块。而工作流程是某一工作板块内的工作思路与步骤。

那么用户运营的工作流程是什么样的呢?在三节课我了解到,运营的工作流程大致相似,都要经历制定运营策略、拆解目标、分配资源与执行几个环节。制定运营策略是非常重要又非常容易被忽视的环节。制定运营策略这一环节到底有多重要呢?举个例子,你肯定玩过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吧,制定运营策略就相当于保护小鸡的领头的那个人。

制定运营策略需要考虑三个方面,首先需要评估产品所处阶段,是处于研发阶段、上线测试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还是其他阶段。这对应到用户运营上,就是处于种子期、成长期成熟期还是其他。不同的阶段,运营(包括用户运营)策略侧重点不同,比如种子期,用户运营的侧重点是拉新,尤其是KOL的吸引与维护。其次需要评估产品形态,是工具性产品、电商产品、社区产品,是APP、小程序、网站、微信服务号,还是其他。不同产品,运营策略也是不一样的,电商用户运营关注成交量,社区产品关注用户的发帖量和回帖量。第三,需要从数据来窥伺运营问题。通过对用户核心数据指标的分析,来明确用户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针对性地策略。考虑了这三点,基本上就能明确接下来的运营需要解决什么问题、需要达到什么目标、最合适的运营策略是什么了。

制定运营策略阶段可以确定接下来的运营目标,比如确定了2个月为APP新增用户(下载用户)50万的目标。那么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分解目标了。怎么分解目标呢?逆推的话,首先,要确定用户的来源渠道,而要确定渠道就要明晰用户画像;确定了用户与渠道,接下来需要思考的是怎么吸引用户,是靠广告文案来吸引还是靠文章来吸引还是靠活动来吸引,具体流程设计和视觉设计是什么样的,这就得结合产品特性、用户特点、渠道特点来考虑了;连吸引用户的方式都确定了,接下来需要考虑怎么投放啊,比如在什么位置投放呢,投放多少次呢,这就得结合用户心理、预算及经验了;确定怎么投放,需要考虑投放效果啊,有多少人能看到我的广告,有多少人会点开,有多少人会参与,有多少人会访问我们,有多少人下载,各个渠道的用户行为情况是什么样的。这些都考虑清楚后,还没完,别忘了,你还有预算限制呢,还有渠道资源限制呢,甚至可能有人力投入的限制,要尽可能地去争取这些资源,使得最后方案效果最大化。争取资源是门学问,老黄的说法是要让老大看到价值与可行性,我觉得里面肯定还有很多细节要把握,以后了解了再分享。

这两个阶段做得特别好的话,接下来就很容易了,主要是资源分配与执行问题。执行包括营销、文案、活动、推广、传播等一系列手段,比较细碎,每个都可以讲一个专题。而且,我实操经验有限,认知并不深刻,这里就不多谈了。三节课后面的课程会涉及到这些业务实操层面,我会认真学习,然后用这些积木去搭建其他的运营城堡。

你可能感兴趣的:(《给你一堆积木,你能搭建一座稳固的运营求职城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