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往事

我是在2012年接触基金和股票的。当年刚刚研究生毕业,受《穷爸爸富爸爸》、《小狗钱钱》这些入门书籍的影响,当时对投资理财的兴趣比较大。

工作第一个月,就把证券账户开通,试着买了两手股票。因为刚好买得低,赚了几百块钱。不过没多大意思。

刚开始工作一两年能攒下来的钱并不多,虽然有定投一点基金,但一直没有多少钱在证券市场。

2016年一线城市房价涨之前,股市有过一段波澜壮阔的故事。2015年低的牛市到2016年6月的股市大跌,产生很多故事。

少数人因为这波赚了不少钱,我一同学用家里40万盈利了20万,在高点撤出来拿去买房当首付。

更多的人亏了不少钱。有经验的人,没懂牛市比熊市能让人更亏钱。太多人进股市的原因都是因为看到别人能赚钱,就跟着进来。

2015年股市火热到什么程度,很多平时完全不关注股市的朋友,在那个时候都开户入市。

记得当初一个同学,平时很佛系,连新闻、八卦都很少关注,在吃饭的时候都谈起股市,因为他说身边的同事天天都在讨论股票。

最终的结局是大跌时一地鸡毛。很多人想赚钱,最后却反而亏了不少钱。在雪球等网络媒体上,可以看到很多亏钱的故事,连首付都亏出去的也有。

我自己的情况没有好多少,虽然自己没亏钱,但也没赚到钱。

因为胆子小,从股市开始就开始自己买的都是大蓝筹。2015-2016这两年期间,我的仓位几乎都是工商银行。

当时用工资定投,当时做程序员,薪水比较高,每个月除去开销外,投入八千左右,累计收入资金有九万。

账号市值在高点的时候达到十二万,记得那年过年时候志得意满,觉得前景一片光明。

可是没高兴多久,大跌到来的时候,自己也亏的很惨,市值回退到九万。

整个过程我几乎是不亏不赚,最多输一点利息钱。可当时特别难受,有种先得到后失去的感觉。

虽然我没有因为这一次离开股市,但是后来慢慢把自己从买股票转化为买基金为主,跟这经历关系很大。

对于买过股票的人,转变为买基金是件不太容易的事情。

买基金本质是上花钱请基金经理帮你炒股,管理费用、申购赎回费用都不算低,最重要没有多少操作,少了很多乐趣。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自己的成长,慢慢觉得买基金,不炒股或者少炒股是更好的方式,对于上班族更是如此。

主要原因有两个:

一、炒股真的很费时间,炒股的人,很难控制自己不看盘。毕竟很多时候市场的确会出现几乎是送钱的时机,每天账号的浮动有时候比一个月工资还多,需要很强大的心理素质和控制能力,才能忍住不看盘。对于上班族来说很占用工作时间。

二、战胜基金经理或者指数基金不是一件容易饿事情。国内投资者散户多,国民赌性强,市场不够成熟,这些因素给国内的公募基金很强的操作空间,国内有很多基金的历史战绩都很不错。国内有不少基金经理都有丰富的投资精力,炒股收益一时超过基金收益有可能,但长期下来胜率肯定被碾压。

承认自己是个普通人,没有被埋没的投资技能,不是天选之子。老老实实定投指数基金或者优质的主动基金,这样往往省时省力,效果还比较好。

年轻人的精力和时间都很宝贵,更多的精力应该放在主业或者副业上,专心搞钱。证券市场更适合做储蓄罐,别幻想它能当提款机。

你可能感兴趣的:(炒股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