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表记》诗解2至道仁义

《礼记.表记》诗解2至道仁义

题文诗:

仁恩之至,天下之表;义者至宜,天下之制;

乐施礼报,天下之利.以德报德,民有所劝;

以怨报怨,民有所惩.无言不雠,无德不报.

民若无君,无胥以宁;君若无民,无辟四方.

以德报怨,宽身之仁;以怨报德,刑戮之民.

无欲好仁,无所畏惧,恶不仁者,天下一人.

君子议道,先求诸己,置法以民,后求诸人.

仁道有三,功同情异,终能泛爱,其功之同.

与仁同功,仁未可知;与仁同过,其仁可知.

仁者安仁,亲亲仁民;智者利仁,贪利行仁;

畏者强仁,仁不得已.仁者右也,道者左也.

仁者人也,道者义也.厚仁薄义,亲而不尊;

厚义薄仁,尊而不亲.道有至道,有义有考.

至道以王,真情仁义;义道以霸,有义无仁;

​考道成道,取一成之,以为无失,仁义有失.

正文:

子言之:「仁者,天下之表也;义者,天下之制也;报者,天下之利也。」子曰:「以德报德,则民有所劝;以怨报怨,则民有所惩。《诗》曰:『无言不雠,无德不报。』《太甲》曰:『民非后无能胥以宁;后非民无以辟四方。』」子曰:「以德报怨,则宽身之仁也;以怨报德,则刑戮之民也。」子曰:「无欲而好仁者,无畏而恶不仁者,天下一人而已矣。是故君子议道自己,而置法以民。」子曰:「仁有三,与仁同功而异情。与仁同功,其仁未可知也;与仁同过,然后其仁可知也。仁者安仁,知者利仁,畏罪者强仁。仁者右也,道者左也。仁者人也,道者义也。厚于仁者薄于义,亲而不尊;厚于义者薄于仁,尊而不亲。道有至,义有考。至道以王,义道以霸,考道以为无失。」

郑玄注:子言之:“仁者,天下之表也;义者,天下之制也;报者,天下之利也。”报,谓礼也。礼尚往来。子曰:“以德报德,则民有所劝;以怨报怨,则民有所惩。惩,谓创艾。○惩,直陵反。创,初亮反,又初良反。乂或又作艾,鱼废反,皇鱼盖反。《诗》曰:‘无言不雠,无德不报。’雠,犹答也。○雠音酬。《大甲》曰:‘民非后,无能胥以宁。后非民,无以辟四方。’”大甲,汤孙也。《书》以名篇。胥,相也。民非君,不能以相安。○大音泰,下注同。无能胥以宁,《尚书》作“罔克胥匡以生”。辟音璧,君也。子曰:“以德报怨,则宽身之仁也;以怨报德,则刑戮之民也。”宽,犹爱也,爱身以息怨非礼之正也。仁,亦当言“民”声之误。○戮音六,本又或作“僇”,音同。子曰:“无欲而好仁者,无畏而恶不仁者,天下一人而已矣。是故君子议道自己,而置法以民。”“一人而已”,喻少也。“自己”,自尽己所能行。○好,乎报反。恶,乌路反。子曰:“仁有三,与仁同功而异情。三,谓安仁也,利仁也,强仁也。利仁、强仁,功虽与安仁者同,本情则异。○强,其两反。下文同。与仁同功,其仁未可知也。与仁同过,然后其仁可知也。仁者安仁,知者利仁,畏罪者强仁。功者,人所贪也。过者,人所辟也。在过之中,非其本情者,或有悔者焉。○知者音智。辟音避。仁者右也,道者左也;仁者人也,道者义也。“右也”,“左也”,言相须而成也,“人也”,谓施以人恩也。“义也”,谓断以事宜也。《春秋传》曰:“执未有言舍之者,此其言舍之何?仁之也。”○断,丁乱反。於仁者薄於义,亲而不尊。厚於义者薄於仁,尊而不亲。言仁义并行者也。仁多则人亲之,义多则人尊之。道有至义有考,至道以王,义道以霸,考道以为无失。”此读当言道有至有义有考,字脱一有“耳”。“有至”,谓兼仁义者。“有义”,则无仁矣。“有考”,考,成也,能取仁义之一成之,以不失於人,非性也。○道有至义,依注读为“道有至有义”。王,于况反。脱音夺。

 [疏]“子言”至“无失”。○正义曰:此一节总明仁义之事,各随文解之。以其与上别端,故更称“子言之”。○“仁者天下之表也”,表谓仪表,言仁恩是行之盛极,故为天下之仪表也。○“义者天下之制也”,义,宜也;制谓裁断。既使物各得其宜,是能裁断於事也。○“报者天下之利也”者,报谓礼也。礼尚往来,相反报物得其利,故云“天下之利也”。○“诗曰:无言不雠,无德不报”者,此《诗·大雅·抑》之篇,剌厉王之诗。引之者,证经“相报”之义。○“大甲曰:民非后,无能胥以宁,后非民,无以辟四方”者,此《尚书·大甲》之篇。大甲,汤孙,大丁之子。汤崩,大甲立。伊尹作书训之,故云“大甲后君也”。胥,相也。伊尹言民若无君,无能相匡正以自安居也。君若无民,无以君领四方。引之者,证君之与民,上下各以其事相报,是相报答之义也,故引以结之。○“子曰:以德报怨,则宽身之仁也”,言“子曰”者,广明以礼相报之义。“宽身之仁”者,若以直报怨,是礼之当也。今“以德报怨”,但是宽爱己身之民,欲苟息祸患,非礼之正也。○“以怨报德,则刑戮之民也”者,礼当“以德报德”,今“以怨报德”,其人凶恶,是合刑戮之民也。○“子曰无欲而好仁”者,自此以下,广明仁道。凡仁道有三,一是安仁,二是利仁,三是强仁。此明安仁之事。安仁者,无所畏恶,而自安仁道。凡人好仁,皆有所欲。今无有所求欲而自好仁道。○“无畏而恶不仁”者,凡人憎恶不仁,皆有所畏,始恶不仁。今无有所畏而能恶不仁者。○“天下一人而已矣”者,言无欲好仁,无畏恶不仁,虽天下之人,广能行此者,但有一人而已喻其少也。○“是故君子议道自已”者,好仁之法,须恩惠及人,当恕己而行,故君子谋议道理,先自已而始。○“置法以民”者,己所能行,乃施於人,故云“置法以民”。言从己而始,乃可以施置法度於它人。○“子曰:仁有三,与仁同功而异情”,此明仁道有三,其功虽同,其情则异,以终能泛爱,其功同也。一则无所求为而安静行仁,一则规求其利而行仁,一则畏惧於罪而行仁,是“异情”也。○“与仁同功,其仁未可知也”者,此一经申明同功异情之事。三者之仁,其功俱是,泛施博爱,其事一种,是未可知也。○“与仁同过,然后其仁可知也”者,过,谓利之与害。若遭遇利害之事,其行仁之情则可知也。○“仁者安仁”者,此明三者可知之事,若天性仁者,非关利害而安仁也。○“知者利仁”者,若有知谋者,贪利而行仁,有利则行,无利则止,非本情也。○“畏罪者强仁”者,若畏惧於罪者,自强行仁,望免离於罪。若无所畏,则不能行仁也。○“仁者右也,道者左也”,此经明仁义相须,若手之左右。仁恩者,若人之右手,右手是用之便也,仁恩亦行之急也。○“道者左也”,道是履蹈而行,比仁恩稍劣,故为左也。○“仁者人也”,言仁恩之道,以人情相爱偶也。○“道者义也”,义,宜也。凡可履蹈而行者,必断割得宜,然后可履蹈,故云“道者义也”。○注“人也”至“人也”。○正义曰:“人也,谓施以人恩也”,解经中“仁者人也”。仁,谓施以人恩,言施人以恩,正谓意相爱偶人也。云“义也,谓断以事宜也”,谓裁断其理,使合事宜,故可履蹈而行,是“道者义也”。引《春秋传》者,此成十六年《公羊传》文。案彼称晋人执季孙行父,舍之于招丘。传云:“执未有言舍之者,此其言舍之何?仁也。”传称春秋诸侯执大夫,经不书“舍”。此执行父言“舍之招丘”何?欲人爱此行父,故特言“舍之”。引之者,证人是人偶相存爱之义也。○“道有至义有考”者,如注所云,当云“道有至有义有考”,“义”上脱一“有”字。言道之所用“有至”,一也。“至”,谓兼行仁义,行之至极,故云“有至”。“有义”,二也。谓仁义之中,唯有义无仁,故云“有义”。“有考”,三也。考,成也。谓於仁义之中,或取仁,或取义之一事,勉力成之,非本性也。○“至道以王”者,既能兼行仁义,至极可以王有天下,故云“至道以王”。○“义道以霸”者,直能断决,若齐桓、晋文以甲兵断割,可以霸於诸侯,故云“义道以霸”也。○“考道以为无失”者,既於仁义之中,随取其一而成之以道,不违於理,故云“考道以为无失摇辈。○注“有至”至“性也”。○正义曰:知“有至,谓兼仁义”者,此经云“至道以王”,故《穀梁传》云“仁义归往曰王”,是王有仁义也。又案:前经“道者义也”,是唯义与道。此经云“道有至有义有考”,是一道之内兼有三种,与前经不同者。但道之为义,取开通履蹈而行,兼包大小精粗。若大而言之,则天道造化,自然之理,谓之为道。则《老子》云:“道可道,非常道。”则自然造化虚无之谓也。若小而言之,凡人才艺,亦谓之为道。是道无定分,随大小异言,皆是开通於物,其身履蹈而行也。云“考,成也”,《尔雅·释诂》文也。云“能取仁义之一成之,以不失於人”者,以“考道”劣於“至道”,又劣於义,但能於仁义之中随其一能成就之,“不失於人”,谓於人不失也。云“非性也”者,言考道勉强而行以成就之,非是天性自然所禀者。然则至道、义道,天性有之也。

【经文】

子言之:“仁者,天下之表也;义者,天下之制也;报者,天下之 利也①。”子曰:“以德报德,则民有所劝;以怨报怨,则民有所惩。 《诗》曰:‘无言不雠,无德不报②。’《大甲》曰:‘民非后,无能胥以 宁;后非民,无以辟四方③。’”子曰:“以德报怨,则宽身之仁也④;以 怨报德,则刑戮之民也。”

【今注】

①报:回报。即以德报德,以怨报怨。②这二句出自《诗经·大雅·抑》。 ③这四句是《尚书·大甲》中的话。④宽:犹爱。宽身,用恩惠来回报别人 的怨恶,以换取自身的苟安。爱身以息怨,不是正确的做法。仁:郑玄认为应 该是“民”,声近而误。王引之《经义述闻》以为“仁”为“人”字。

【今译】

孔子说:“仁是天下共同的仪表;义是评定天下事物的准则;互 相报答,使人乐善去恶,所以是天下的大利。”孔子说:“用恩惠来报 答别人给自己的恩惠,这样人民就会有所劝勉而友好相待;用怨恨 来回报别人对自己的怨恨,这样人民就会有所警戒而不敢对别人 不好了。《诗经》说:‘别人跟我说话,我一定会回答;别人对我有恩 惠,我一定会报答。’《大甲》上说:‘人民如果没有君主,就不能得到 安宁;君主如果没有人民,也不能统治四方。’”孔子说:“用恩惠来 报答别人对自己的怨恨,那是求苟安的人;用怨恨来报答别人给自 己的恩惠,那一定是应该绳之以法的人。”

【经文】

子曰:“无欲而好仁者,无畏而恶不仁者,天下一人而已矣。是 故君子议道自己,而置法以民。”子曰:“仁有三,与仁同功而异情。 与仁同功,其仁未可知也;与仁同过,然后其仁可知也。仁者安仁, 智者利仁,畏罪者强仁。仁者右也,道者左也。仁者人也,道者义 也。厚于仁者薄于义,亲而不尊;厚于义者薄于仁,尊而不亲。道 有至,义有考①。至道以王,义道以霸,考道以为无失。” 

【今注】

①道有至,义有考:郑玄认为“义”上缺一个“有”字。这里应作“道有至, 有义,有考”。有至,兼有仁义。有义,只有义而没有仁。考,是成的意思。有 考,在以往的旧法(仁义之道)中择取某一点来实行。但这是勉强去做的,并 非出于自然禀性。

【今译】

孔子说:“自身没有任何私欲,而天性好仁的,以及自身无所畏 惧,而天性厌恶不仁的,在人世间只有极少数这样的人。所以明达 事理的君子在议论事理时,一定是从自身出发,尽自己能做到的 说;在制定法律时,一定是依据人民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的。”孔子 说:“仁的行为有三种情况,它们在仁的效果上虽然是一样的,但出 发点却不同。能够造成与仁的同样的效果,这样在效果方面就看 不出他们本人的修养程度;但从他们与仁的利害关系来看,就可以 知道他们修养到了那种程度。第一种是真正仁爱的人,他们的天 性就是泛爱众人;第二种是有智慧的人,他们知道行仁可以得到实 际利益;第三种是害怕犯罪受刑罚的人,他们只是勉强去行仁。仁 就像人的右手,道就像人的左手。仁是以人的爱的天性为出发点 的,而道却是以人们必须遵循的法则为出发点的。如果过分地偏 重于仁,那么义就会做得不够,这样一来人们就会愿意亲近他,但 却不太尊敬他;如果过分地偏重于义,那么仁就会做得不够,这样 一来人们对他就会敬而远之。道有最高的道,有合于法则的道,有 择取旧法而成的道。推行最高的道,就可以成就王业;推行合于法 则的道,就可以称霸诸侯;至于推行择取旧法而成的道,那就只能 避免过失罢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礼记.表记》诗解2至道仁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