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临界知识与认知优势

爱美食、爱读书、爱旅行,爱一切平凡生活中美好的温暖瞬间!


构建能力圈:让自己配得上自己的欲望


今天分享成甲的《好好学习》,这是一本教授学习方法的书,这本书就是要告诉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学习方法”,并且如何将学习到的东西应用到工作生活中来。

本书作者成甲,主业是做景区设计咨询,2009年联合创办了北京京都风景生态旅游规划设计院,并担任常务副院长。曾多次受邀在清华MBA、第九学院、多角度沙龙、中国惠普、埃森哲、中国人寿集团等机构团队进行演讲,做关于个人时间管理、知识管理方面的课程和分享。

成甲曾被逻辑思维节目评选为“中国最会学习的人”,本书也受到了脱不花、李笑来等大咖的推荐。

学习这个事情,说起来不难也难。从小到大,我们一路从学习和成长中走来,但仍然有诸如看了好多书,却什么都没记住;上了很多课,却感觉什么都没有学会;又或者明明比谁都努力,结果却不尽人意,想解决这些问题,方法都在这本书里。

诚如作者所言: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学习方法”本身呢?因为这个世界太大,而我们的智慧有限。只有掌握了更有效率的学习方法,才能在极为有限的时间里,把自己的认知水平比别人多往前推进一厘米。

我大概会用四篇文章来讲解本书的精华内容,今天是第一篇。

【01】什么是临界知识?

成甲老师的学习方法,都是围绕“临界知识”这个概念展开的,那什么是临界知识呢?

想了解临界知识,我们首先要明确知识的定义,我们平时看的文章,购买的网课,听的书,这些都是知识么?

成甲老师认为,以上这些都只能算是信息,比如我学习了一门课程,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对自己的生活工作没有任何改变,那么无论这个课有多么好,于我们而言都算不上是知识。

假如听完这个课,从中得到了启发,建立了解决问题的思考模式,并且应用于工作生活中,那么这个课才能称之为知识。

知识:是指那些能够改变你行动的信息。

临界知识:知识和知识是不一样的,有些知识比其他知识的威力更大,少数的知识能够给我们带来关键的影响,这就是临界知识。

临界知识套用了核物理学中的一个名词——临界质量。临界质量是指要产生核爆炸需要的裂变材料质量,只有突破这一临界值,才能产生惊人的核爆炸。

与此相似,有些知识也能够发生裂变,可以对我们生活的很多方面进行指导。而当你储备的临界知识达到一定量的时候,就会产生惊人的威力(查理·芒格称之为lollapalooza效应,即“叠加放大”效应),这便是应用临界知识系统产生的巨大威力。

【02】如何做好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就是通过对外部信息进行加工,提高我们改变认知或行动的速度。知识管理可以从三个维度入手:

数据管理的维度:关注的是具体的数据层面技巧

信息管理的维度:关注的是怎样更好地理解、消化和应用获得的各个知识点

底层规律的维度:关心的不仅仅是具体的方法和技巧,更关心自己的认知深度

【03】如何提升认知深度?

首先要弄明白:什么才算深度认知?

通过对比简单认知和深度认知之间的差别,能更好地让我们理解这个概念。

从形式上看:简单的回答往往是对具体的问题或事情本身做出回答;而深度回答却是在分析具体现象之后找出抽象规律。

从思考方式上看:简单的答案往往是根据自己的直观感受、情绪与经验做出回答;而有深度的答案往往依托于有实验验证或者数据分析支持的结论。

从效果上看:简单的答案往往只能用于解决一个特定的问题;而有深度的答案能够更普遍地解决类似问题,启发我们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思考问题。

【04 】为什么大多数人的学习层次上不去?

提高学习效率,是每个读书人都在追求的,但是能不能很好地做到,就是另一码事了。

那么,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呢?对大多数人而言,我们知道的,只是我们以为自己知道了。

我们大多数人的学习层次一直无法提升,就是因为我们掉进了追逐技术效率的游戏圈套:我们越努力,跑得越快,要学习的新知识就越多。而这,让我们陷入了学习的“老鼠赛道”。在老鼠赛道中,我们看起来一直在努力,可是其实是在原地打转。

要想从老鼠赛道中跳出来,我们就要努力提升认知效率;而要提升认知效率,就要找到撬动效能的杠杆点——临界知识。20%的知识比80%的知识更有用,我们要做的是花80%的时间,用在这20%的关键问题上,而不是平均地把时间花在各种知识上。


(图片来自《好好学习》)

【05】到底哪些知识值得学?

我们到底应该学习哪些知识呢?

在成甲老师看来,各种表面上看起来“无用”的不相干知识,最后在底层都会联系起来。而一旦你理解了这一点,就找到了知识一通百通的突破口。比如,你对历史感兴趣,一定会研究到地理和人类文化;而研究人类文化,就一定会进入心理学和传播学的领域;而如果你对外语感兴趣,也会从语法学习延伸到研究语言产生、文化变迁等。

一旦你的研究深度达到底层规律的层面,表面上看起来不相干的问题都会在底层盘根错节地联系起来。而将这些“不相干”的事情联系起来的,正是成甲老师所说的“临界知识”。

成甲老师建议学习三个级别的课程:

公共基础课(执行能力):每个人每天用到的执行能力,比如时间管理、资料保存、商务礼仪、沟通谈判等等。

专业必修课(专业能力):跨学科思考、解决问题;在不断实践、思考的过程中,灵活地把多个学科之间的知识随时调用。

通用必修课(结构能力):认知事物更加底层的结构与规律

你可能感兴趣的:(好好学习:临界知识与认知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