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朋友”

接王特电话后信手涂鸦

      正午睡,感觉有微信来。朦胧中记起睡前已关提醒,以为错觉。不理再睡,仍感觉有微信提示,遂摸手机以观。微信信息很多,赫然在目的是“镇江王益明”。此为江苏特级教师,去年国庆赴江苏调研,他曾热情接待,并赠玻璃保温杯一只。难怪我关了提示还能感觉到他的留言。打开:

      途经金华。问好蔡教授。

      我感觉他要在金华住一晚,忙问入住酒店,邀其晚上相聚,以报江苏接待之情。回复:

      经过金华。从福建回家!

      原来去福建讲学,回到镇江,路过金华。打开其定位图,细看,小红圈果然点在两条铁轨之间。仅仅路过,就想到金华我这位朋友,这得多上心啊!想我每年都会跑出去十数次,至今从未给路过区域的任何一位朋友发过信息,两相比较,十分汗颜。

      感动之余,便确定本周的关键词:朋友!这两个字很难写好,而要在生活中落实好似乎更难。但这两个字却又是世界上最美好的文字,不知有多少人醉心于这两个字,甚至死于这两个字。而以这两个字为主题的诗词歌赋文章典故不知有多少。

      朋友有多种,最壮烈的要数“死友”。交友至死,看着就心肝发颤。这里有个典故:范式和元伯是好朋友,元伯得了重病,同郡的郅君章、殷子征早晚尽心照料着他。元伯临终时长叹说:“不能看到我的至死不相负的朋友真是万分遗憾啊!”子征说:“我和君章对您如此精心,还不能算是至死不相负的朋友,你还要找谁?”元伯说:“像您二位这样是我活着时的好朋友。山阳郡的范巨卿才是我的至死不相负的朋友。”一天,范式突然梦见张劭叫他说:“巨卿,我在某一天死了,要在某一时下葬,永归黄泉。您如果还没忘了我,能不能再见我一面?”范式惊醒,悲伤长叹,穿上为朋友吊丧的服装,快马奔丧。范式未到,灵柩已发,到了墓地要下葬了,但灵柩却不肯入墓。范式赶到叩拜灵柩说:“元伯,您可以走了。生死异路,从此永别了。”参加葬礼的一千多人全都感动的流下眼泪。范式就拉着引棺的绳索牵引灵柩,灵柩这才缓缓向前。然后他又留在坟地,为元伯修坟种树才离开那里。此事详情,请自度娘。

      最浪漫的朋友当数“知友”,通常称知音,出自众所周知的“高山流水遇知音”这个典故。虽然俞伯牙和钟子期结局也是死别,但显然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死别更有艺术意境。伯牙因为知音已逝,怕自己的琴人从此无人能懂,对牛弹琴,还不如断弦绝声。于是摔琴归隐,不知所终……此类朋友让人浮想联翩,夜难成寐。

      最固执的朋友当属“诤友”。所谓诤友就是看不得朋友犯错误,如稍有不对劲,便直言规劝的人。《孝经》有言:“大夫有诤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诤友,则身不离於令名。”什么意思?就是说某士大夫有三位诤友经常在提醒他督促他,因此他虽没什么能力、方法、德行,但仍然美名传播、家道不衰。但如果不是心胸开阔之人,拥有诤友可能就会觉得十分麻烦。而且一些诤友,缺乏耐心,你要不听他的,直接断交,最终做不成朋友。古时有一对朋友叫管宁和华歆,二人曾在同一张席上读书,遇有达官贵人从门外经过,管宁依旧读书,不受影响;华歆却把书抛在一边,出去看热闹。管宁便把席子割为两半,跟华歆分开坐,说:“你不是我的朋友。”管宁视达官贵人如粪土,自有其气节,但也不能不让别人有所追求啊,而且这不过是看看热闹。这样的“诤”就争过头了。

      最坏的朋友叫损友。不过损友之损有两种,一种是假损,一种是真损。假损者是真朋友,只是喜欢胡闹爱犯贫搞怪、有点牺牲小我娱乐大家的朋友。这种损友会给你带来无穷的乐趣,但胡闹过度也会让人吃不消的。真损者不是朋友,而是潜伏者。平时对你装装朋友,关键时刻会捅你两刀。就像老毕平时朋友很多,但千不该万不该交了个损友,结果他的一个不检点的言行被损友上传网络,毁了半世英名一生前途。我也见过这样的损友,他会把你的点点滴滴都不辞辛苦地记下来,而且还会使出各种手段套你的话,然后找准机会虚虚实实真真假假告你一状。因为其中有些内容是真的,于是那些假的连你自己都搞不清假在哪里。这种损友非常可怕,就像颗定时炸弹,说不定什么时候把你炸上天。因此,你要珍惜生命,一定要远离损友!

      最平静的朋友叫“水友”。这个概念是我独创的,来源于“君子之交淡如水”这一格言。水友者平时与你可能会若即若离,你成功、你得意时,他可能会走得更远。他不是不为你的成功而高兴,而是怕给你带来麻烦。但是一旦你遭了难,那些曾经的“闹友”(限于篇幅,这类朋友就不分析了,简单地说就是酒肉朋友)都离你而去,此时水友会挺身而出,他会亲近你,安慰你,帮你度过难关,直到你拥有新的成功,他又悄悄地隐退到你的视线之外。

      当然,朋友的类型还有很多种,这里不一一赘述。只是亲,弱弱地问一下:你喜欢哪一类朋友,你自己通常在扮演哪一类朋友,你对我又属于哪一类朋友?

你可能感兴趣的:(关于“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