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国5大赚钱机会,请细品(强烈推荐) 薄荷曼哥

人类社会有个基本规律:每隔一段时间,必须有一种东西出现,用来打破原有的平衡,形成新的平衡(熵增定律)。这次疫情其实就是人类再一次革新自己,并且自我升级的过程。

当前也必将是经济的新起点,尤其是中国的重大机遇!

下面是我们必须谨记的五大红利:

第一大红利:经营红利

商业重心从“产品”转移到了“人”

如今商业最大的变化,是商业的重心变化了。商业之前的重心是“产品”,未来的重心是“人群”。

未来我们经营的不再是产品,而是消费者。经营“产品”和“消费者”的区别是什么? 

第一大区别:

如果你想方设法地把产品卖给10000个消费者,这就是经营产品的逻辑。

如果你先把产品卖给100个消费者,然后力争让每个人消费10次,同时每个消费者还能再帮你找到10个消费者,这就是经营消费者的逻辑。

两种办法的结果看起来是一样的,消费频次都是1万次,但是第一种办法你需要投放大量的广告,需要大量的营销费用。而第二种却只需要提高服务质量,最重要的是,第二种办法是没有边界的,消费频次在无限扩张。

第二大区别:

经营“产品”是向所有人提供同一款商品;经营“人群”是向同一人群提供他们所有的产品。

未来社会“人以群分”的特征将越来越明显,如果去满足所有人的要求,成本必定会居高不下。只有去满足一个特定人群的需求,才是最符合时代需求的生意。

这就是Costco和沃尔玛的区别,为什么Costco越来越火,而沃尔玛/家乐福/乐购这种传统大型超市都在先后退出中国市场?

因为它们就是在试图向所有人提供所有的商品,而Costco就是在努力为中产阶层提供他们最合适的产品。

沃尔玛产品虽然琳琅满目,但是我们往往不知道如何选择了?而Costco的产品都是给中产阶级筛选好的,往往都是他们最合适的,直接拿了就走。

再比如,有一个日本的例子,有一家超市发现下午3点,垃圾袋和速溶咖啡经常被一起买走。这可是两个完全不相干的东西啊,为什么呢?

原来这家超市旁边有不少写字楼,他们公司的后勤人员一般是下午3点出来采购,而这个时间员工容易犯困,所以就有同事托他们带速溶咖啡。

于是这家超市,把垃圾袋和咖啡放在一起,也大大方便了顾客。这就是给一类人提供不同的产品。

中国为什么有淘宝、拼多多这样的平台?就是因为产能严重过剩之后,必须有平台把这些地低质的东西低价出去。

我们在提倡高质量发展,其本质就是“以销定产”,要先找到消费者,再为他们量身订制产品,大数据的已经可以实现这一点,未来每一件产品在生产之前都必须精准的找到它的消费者,然后紧紧的抓住这群人,为他们提供一切他们需要的。

第二大红利:消费数据红利

0利润时代到来

互联网导致的信息透明化,同样的商品/服务/作品,只要你还有利润存在,一定会有商家卖得比你更便宜,或者一定有平台诞生,上面的东西更优惠。

而且消费者比价会越来越方便,永远都是全网最低价最受欢迎,这时就会有人低价抢市场,或者赔本赚吆喝。

因此未来无论做什么,竞争都会越来越激烈,而当竞争绝对充分的时候,也就是商业绝对繁荣的时候,一切利润都会无限接近于0,甚至是负利润的。

利润为0的时代,我们靠什么赚钱呢?

大家发现没有,现在很多生意前期都是不赚钱的,或者从表面上看都是亏本的,其实这不是商家犯傻了,恰恰是商家变的更与时俱进了,因为商家们设置了隐形的路径,或者说是把赚钱的路径后移了,这叫“利润后延”。

其实这是商业发展的必然,随着竞争的加剧,很多企业都设计了流量型产品,这些产品都是为了吸引客户而设计的,可以是亏钱的,当客户进来之后,再靠深度服务产生利润。“利润后延”是商业的大势所趋。

随着社会物质产品的极大丰富,今后很多产品甚至都是免费提供的,因为商家需要掌握大量消费者才能挣钱。比如小米就是这样的,首先它的产品性价比都很高,最关键的是小米根本还不靠产品挣钱,而是靠自己的用户生态挣钱,用户生态就是“消费大数据”。

什么是“消费大数据”?比如用户信息,会员库,粉丝等等。今后谁掌握了大量消费数据,谁掌握了主动权。

未来会有很多商家会用低利润(甚至0利润/负利润)的产品去交换“消费数据”,吸引大家聚集而来,然后利用另外一套隐含的逻辑去挣钱,比如书店之前都是靠卖书挣钱,现在书都是免费送的,却可以开读书会挣钱了,开读书会的本质就是在经营“用户”啊,而卖书的本质是在经营产品。

未来商业的核心在打造IP,因为未来人是跟着人走,而不是跟着产品走,商业的重心已经由“产品”转移到了“人”,未来谁能聚人谁才能掌握商业主动权。

做产品的朋友要注意了,无论你是做什么产品的,产品有多好,接下来都会遇到一个核心问题,你们都会被一种人剥削,就是那些掌握大量用户(粉丝/会员)的人,比如网红/主播/大V等等。

究其本质,商业的权力发生了转移,从“生产方”转移到“消费方”。之前是谁有“产品”谁是老大,现在是谁有“用户”是谁是老大,谁才能掌握商业主动权。

第三大红利:小众品牌

海量小众品牌的崛起

中国的市场是最特殊的市场,这一点跟欧美和日韩完全不一样。在中国,不仅有开放的电商平台,有开放的物流平台,还有开放的供应链平台,这些资源都是共享的。只要你有好的产品,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迅速销售出去。

而在欧美和日韩,这些体系都是被巨头掌握的,中小品牌根本没办法开发这些系统,这就形成了巨头的垄断,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欧美和日韩的零售商都是巨头,他们都是全球采购/全球供应,他们的优势就是全球化布局,可以迅速将全球最便宜的产品卖到价格最高的地方去。比如ZARA/H&M/沃尔玛等等,走的都是这种路线。

这些巨头刚进入中国时情形都还不错,但是这两年已经风光不在了。举个例子,十年前我们用的日化用品,基本上都是宝洁提供的,没错就是我们开头提到的那个世界巨头,但是今天我们再看一下自己用的这些日化用品,有几个还是宝洁旗下的那几个大品牌呢?

宝洁这家已经快200年的公司在今天业绩大不如前,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因为中国作为它主要的战略要地,其市场情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国互联网和物流的发展,诞生了很多小众品牌,这些小众品牌的销售渠道就是拼多多/淘宝/云集等平台,甚至还有很多微商品牌,这些商家就像蚂蚁雄兵一样蚕食宝洁的市场份额,而且这些产品专盯细分人群,有各种各样的细分功能,满足不同人的需求,于是那些大而全的产品就被抛弃了。

这就是海量的品牌的崛起,这将是中国经济下一轮发展的动力,也是独有的经济现象,而且极有可能为世界其它国家提供发展模版,比如中国已经在输出自己的互联网模式和“新基建”了,这其实就是在帮助世界建立新商业系统。

其实,中国的互联网给世界经济最大的贡献,就是将资源平台化/共享化了,而不是被某个巨头霸占着,这就给中国那些中小企业提供了发展的空间。

我们今后一定要做自己的品牌。

第四大红利:匠心红利

短期拼“营销”,中期拼“模式”,长期拼“产品”

这是企业的发展规律:企业的成功刚开始往往需要借势,要站在风口上。但是到了一定阶段就得靠模式,模式必须是最先进/最符合时代潮流的。然而一个企业要想能够长远发展,必须得能提供过硬的产品或服务,否则一定玩不下去。

我们身边已经发生很多这样的案例:很多企业都曾无限风光,它们要么靠风口,要么靠营销,但是时间一拉长,他们就倒下了,还记得黄太吉吗?就是最典型的例子。而瑞幸咖啡,都没到拼“产品”的阶段,直接在拼“模式”的阶段就倒下了。

因此,未来的时代一定属于有“匠心”精神的企业,所谓“匠心”就是百般打造产品的那种耐心和细致。

一个产品(作品)从0到99%那部分可以靠时间和精力完成,这些也都是钱可以买到的。但是从99%到99.9%乃至到99.99%的那部分,却取决于一个人的热爱和心态,就是“匠心”。

有家衬衫企业,为了提供更好的产品,找到了一家大数据公司作分析,开始做线上量体,半年后就成了过去12个月里中国卖衬衫最快的企业,一天卖3000件衬衫。

同时我们还在美国看到一款“纳米衬衫”,它会告诉你消耗了多少卡路里、心跳最快是什么时候,这件纳米衬衫通过数据告诉你身体的健康状况。这就是产品本身的魅力。

再比如,卖大米,这个行业里大家都觉得没什么可创新的了,但有一家公司成立于2015年,打出一个新牌子叫“龙米家”,开发了充氮锁鲜技术,并开创了“把大米装在易拉罐中售卖”的创新营销方式,在2020年,成为全网直播米类品牌销量第一。

中国的产品跟欧美日等国家相比,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谁来弥补这些差距?这就是巨大的商机。

中国经济的下半场,必然会崛起一批有匠心的企业,以及一大批善于创造,踏踏实实做事的人,它们不仅引领了社会新风尚,还引领了最积极正向的价值观。

当然,“产品”只是链接消费者的一个载体,如果连产品都做不好,就没有跟人建立链接的机会,而建立起来链接之后,却又不能只靠产品赚钱,未来承载巨大商业价值的还是在“人群”上面。

比如小米,首先它本身的产品性价比都很高,而是设计感非常符合现代人的品味,最关键的是小米根本就不靠产品挣钱,它的产品只是一个链接,是小米用来链接消费者的,当着几千万消费者被链接起来之后,就组建了一个生态系统,也就是消费大数据,这才是小米最值钱的财富,也延伸出了很多盈利模式。

第五大红利:供应链红利

从横向扩张到纵向扩张

之前的企业是越做越宽,未来的企业是越做越深。

供应链的思路便是做深的思路。大家务必见到一个发展趋势:将来仅有供应链思路才可以赚到钱。只靠商品自身挣钱会难以,由于将来的生产制造也是全敞开式的,你可以生产制造出去某类商品,就有些人会以更低的价钱生产制造出去,随后卖的更划算,务必竖向合理布局供应链,锁定你的人群,才可以创建堡垒。

例如飞鹤奶粉,在肺炎疫情造成大伙儿最艰难的日里头,她们市场销售居然做到了210亿,趁势提高18%,靠得便是供应链,飞鹤卖奶粉并不是从奶粉生产加工开始做起,反而是从齐齐哈尔市的黑土维护开始做起,从维护土地资源到种树、到养殖牛、挤乳,再到生产加工和方式,她们产生了产业链,因此在肺炎疫情中可以乘势而上。

就算针对互联网公司而言,也在靠供应链金融挣钱,便是针对大家给予金融产品,让大伙儿一边在网站上借款,一边在网站上交易。例如像阿里/美团外卖这类互联网大佬,早已在合理布局供应链金融了,他们不仅有应对大家顾客(C端)的金融产品,例如支付宝钱包的蚂蚁花呗/蚂蚁借呗。

美团外卖的作用“月付”,也是有应对商家(B端)的金融产品这些,滴滴打车/九州这类也是有自身的金融产品了,例如先在线充值再打的(让你一定特惠),这使大伙儿的现金流量被他们操纵。

针对传统式公司而言,便是把下面代理商的现金流量把控住,推行保证金和预缴税款,你假如资金周转不动我帮你,可是你需要付贷款利息帮我,我国许多家用电器大佬都会做“供应链金融”,可是这就造成原本就盈利甚少的中下游商家们,净利润更低了。

嗟叹的是,将来也仅有服务平台公司和头部企业能建立供应链金融,一般商家只有占据在其中一两个阶段,没办法搭建自身的供应链金融。

也因而,将来一般的企业挣钱将愈来愈难,由于“交易数据信息”都集中化到了服务平台或头部企业手上,店家自身把握的“交易数据信息”(自身的顾客/vip会员这些),这在服务平台眼前是不值一提的。

至此,我们可以见到一个发展趋势:互联网技术越比较发达,资本越重大型企业手上集中化,头部效应将越显著,羊群效应愈来愈加剧。

水木然常常提示大伙儿。由于仅有在某一行业名列前茅才可以赚到钱,并且将赚尽全部领域的钱。

社会发展的高新科技水准越高,贫富悬殊就会越大。由于高新科技水准越高,社会发展的流动性就会越好,这时资本会加剧流入更富有的地区。

最终给大伙儿提一个提议,大家先举一个事例来做表明:

只要是在海洋中上游过泳的人都搞清楚一个大道理:晴空万里的情况下,应当用劲向前游,一旦碰到浪头打来,千万别再再次扑通,反而是应当让自身静下心来,休息一下,等浪以往再用劲游。

假如这时你一个劲的跟浪头努力,不但会被折腾的精疲力尽,并且非常容易被弄翻。

一样的大道理:经济形势好的情况下,大家应当胆大的出去挣钱,经济形势不太好的情况下,大家应当让自身更珍贵,而不是不是胡乱折腾,有病乱投医。

如今很多人的情况就这样,胡乱折腾,不断的试着,那样做的結果便是加快倒地。


我真心奉劝大家,最近这两年不要胡乱折腾,而是应该沉淀下来,好好的给自己补补课,努力的提升一下自己的认知和格局,等经济好的时候,再大干一场!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2年中国5大赚钱机会,请细品(强烈推荐) 薄荷曼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