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儿|穿新衣,戴新帽,过大年

图片发自App

上大家都在写年味儿。看了几篇,觉得应该动笔写一写。

小时候的我是工厂子弟。厂子的效益一般,虽然是国营企业,但是父母也没有多余的收入。给了外婆和爷爷之后养活我和妹妹的钱就不多了,在我的概念里,小时候是很少穿买过的衣服的。我的新衣服都是妈妈做的。亲手绣的很漂亮的绣片,贴在衣服的前襟和后背,还有口袋上 有时候会用毛线绣很漂亮的花朵和鸟。

这样的衣服,在同龄人眼中自然是不够时尚的,但是也因为它新奇的花样,比起一般的衣服是好看了许多的。这似乎是一种象征,证明自己不是很富有的家庭,但是也是条件很不错的标志,但是比起那些动辄北上广的新品牌,亲戚寄过来的漂亮衣服的小伙伴们,似乎还是与他们拉开了距离的。小朋友之间人群的划分就是这样子的。我们比起那些总是穿旧衣服的孩子们是幸福的多的,我们在他们面前也是充满了自豪感,但是和那些穿着品牌衣服的孩子们在一起时,我们似乎还是有一点点进入不了他们的话题,虽然实际上我们的父母都是在一个厂子里,但是往往他们的父母都是干部。潜移默化的浸润下的不同,在小孩子身上还是会体现出来的。

  过年除了穿新衣服,在年三十放完鞭炮之后都会磕头领压岁钱,说着一大堆祝福的话。现在好像领压岁钱已经不兴磕头这一回事了,那个时候我们都是要认认真真的去磕三个头,头还要着地,谈不上是响头,但是那个认真劲儿是一定有的,哪像现在的小朋友啊,有些小朋友伸手要压岁钱的时候,好像是理所当然的,有的连祝福的话都不会用。

过年的时候是一定要放鞭炮的,八点钟看春节联欢晚会之前一次,10点再放一次,等到十二点敲钟的时候再放一次,一共要放三次。第三次是一定全家人等着,听着鞭炮声响完才吃饺子睡觉的。现在好像都不用等到12点了。春节联欢晚会也没有人看了,早早的吃完饺子就睡觉了。

年味儿越来越淡了。如果没有小孩子,压岁钱都不用发,就更没有过年的感觉了。走街串巷走亲访友,已经越来越草率,交通工具很发达,谁去谁家都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没有以前那么迫切的期待了。大家越来越习惯用手机拜年了。红包也是用微信了,即使很陌生的朋友,为讨个好彩头也会发一发新年红包。这样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红包比以前收的多。支付宝和微信在大年夜那一晚的摇一摇和各种红包 让红包变成了一个娱乐的事件,传统的意义反而淡的多了。

年好像越来越快了,过年再也不像小时候,像盼星星盼月亮一样才能盼得到。它似乎更像一个普通的节日。插在我们日常的生活里,跟其他的节日好像也没有太大的区别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年味儿|穿新衣,戴新帽,过大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