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何思何虑和无思无虑

原创 刘长志

来书云:“上蔡①尝问‘天下何思何虑②’,伊川云:‘有此理,只是发得太早③。’在学者工夫,固是‘必有事焉而勿忘’,然亦须识得‘何思何虑’底气象,一并看为是。若不识得这气象,便有正与助长之病;若认得‘何思何虑’,而忘‘必有事焉’工夫,恐人堕于无也。须是不滞于有,不堕于无,然乎否也?”

① 上蔡:指谢良佐(1050—1103),字显道,河南上蔡人。程门四大弟子之一,著作有《上蔡语录》等。

② 天下何思何虑:语出《易·系辞下》,原文“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天下何思何虑。”

③ 有此理,只是发得太早:语出《河南程氏外书》卷十二《上蔡语录》,原文“是则足有此理,贤却发得太早在。”

上蔡是指谢良佐,谢良佐(公元1050年~公元1103年)字显道,人称上蔡先生,师从程颢、程颐,与游酢、吕大临、杨时号称程门四先生。创立了上蔡学派,是湖湘学派的鼻祖,在程朱理学的发展史上起到桥梁作用。其核心思想《上蔡先生语录》经朱熹编辑为三卷(《上蔡语录》)。

周道通来信说,谢良佐曾经问程颐先生,对于“天下何思何虑?”这句话该怎么理解?程颐先生回答说“有此理,只是发得太早”。我个人体会,从做功夫的角度,固然是“必有事焉而勿忘”,但也必须要知道“何思何虑”究竟是什么意思,否则就会产生“正”与“助长”的毛病;要是认识了“何思何虑”的境况,而忘记了“必有事焉”的功夫,恐怕又会堕于虚无。必须要不凝滞于有,不堕陷于无。这样理解对吗?”

这段文字,引文比较多,不太容易理解。先把几个引文说一下,帮助理解。

“何思何虑”出自《易·系辞下》,原文是“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天下何思何虑”,这句中的几个词解释一下,这句就看懂了。殊途同归:是说从不同的途径最后到达同一目的地;百虑一致:是说有许多不同的思路,但目的是一样的;何思何虑:所思所虑只是一个天理

“必有事焉而勿忘”出自《孟子·公孙丑上》,原文是“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必有事焉”的“事”相当于《中庸》“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之“物”,“必有事焉”是从功夫论上言“心”,其涵义即是“至诚无息”。“必有事焉”是“用其中”,“勿忘勿助”则是“执其两端”。

“集义”指时时处处做出适宜的事情,在进行集义的时候,需要考虑到随机应变。特别不要忽略对自己的判断。南怀瑾先生在《易经杂说》中,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以前有一位善卜的人,占卜到他自己的一只宝瓶在某月某日正午时会破碎得四分五裂,他就不信,在这一天把这只宝瓶,安安稳稳放在桌子中间,自己则坐在桌子旁边守着,看这只宝瓶如何破法。到了中午他的太太把饭做好了,叫他吃饭,叫了几次他都不理,太太见他不声不响不动,老盯着一个瓶子发呆,就故意开玩笑,欲惊醒他,拿了一条鸡毛掸子向瓶上一敲:‘你看这宝瓶干什么?’不小心把这宝瓶敲破了,于是他哦了一声悟了,悟了什么?忘记把自己算进去,就是没有把主观算进去。”

周道通先生要表达的意思是,谢良佐先生和程颐先生对“何思何虑”的理解是“无思无虑”,意思是什么想法都没有。道通引用这二人的话,是想说明正确的求学之法是一方面要下“必有事焉而勿忘”的功夫,但也要明白无思无虑是天理的本然,这样才能既知道“用”,又知道“体”;如果求学的人只执着于“何思何虑(无思无虑)”的“体”,而忘记了“必有事焉”的“用”,则又会堕于虚无,故此二者必须兼顾。也就是说如果我们特别执着于无思无虑的时候,自然就是揠苗助长,如果忘了无思无虑的时候,又出现了另一个极端。要做到恰到好处是很不容易的。先生您怎么看?

所论亦相去不远矣,只是契悟未尽。上蔡之问,与伊川之答,亦只是上蔡、伊川之意,与孔子《系辞》原旨稍有不同。《系》言“何思何虑”,是言所思所虑只是一个天理,更无别思别虑耳,非谓无思无虑也。故曰:“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天下何思何虑?”云“殊途”,云“百虑”,则岂谓无思无虑邪?心之本体即是天理。天理只是一个,更有何可思虑得?天理原自寂然不动,原自感而遂通。学者用功,虽千思万虑,只是要复他本来体用而已,不是以私意去安排思索出来。故明道云:“君子之学,莫若廓然而大公,物来而顺应①。”若以私意去安排思索便是“用智自私”矣。“何思何虑”正是工夫。在圣人分上,便是自然的:在学者分上,便是勉然的。伊川却是把作效验看了,所以有“发得太早”之说。既而云“却好用功”,则已自觉其前言之有未尽矣。濂溪主静②之论亦是此意。今道通之言,虽已不为无见,然亦未免尚有两事也。

① 《河南程氏文集》卷二《答横渠张子厚先生书》。

② 主静:周敦颐《周子全书》卷一《太极图说》有“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

阳明先生的回信首先给予肯定,心性既不要助长,也不要无视,道法自然就可以了。

先生接着说,你讲《系辞》里“何思何虑”,与孔子《系辞》中原本的意思稍有不同。《系辞》中说“何思何虑”,是说所思所虑只是一个天理,而没有其它的思虑了,并不是说无思无虑了。

《系辞》引用孔子“天下何思何虑”一句是针对“憧憧往来,朋从尔思”而发,与咸卦九四之《象》:“‘憧憧往来’,未光大也”相呼应。孔子说无思无虑是百虑一致、殊途同归,并不是真的无“思”和“虑”,无“感”和“动”,而是“天下之动,贞夫一者也”,这才是“光大”,从“成物,知也”角度说是“光大”,从“成己,仁也”角度说是“贞夫一”。

“同道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天下何思何虑”。心头的千思万虑,最后殊途同归,归到一个点上,这个点就是“天理”。“何思何虑”不是无私无虑,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归于天理,天理落在心之本体上就是良知。

所以程颢先生说:“君子之学,莫若廓然大公,物来而顺应”,意思是等同“心如明镜,物来则照”。若是刻意去安排思索,就是画蛇添足了。

圣人的天资悟性是很容易做到“无思无虑”的,对于平常人来说,就有些困难了。程颐先生把它当作效验(成果/效果)来看,所以才有“发得太早”的说法。周敦颐先生“主静”的说法也是这个意思。

最后阳明先生又指出周道通将“必有事焉”和“何思何虑”看成了两件事,这是不正确的。“必有事焉”和“何思何虑”犹如一枚硬币的两面,都是天理的一以贯之。

这是强调一下,儒门心法和佛门心法的区分也就在于此,如果将“何思何虑”按“无思无虑”来解释,儒门心法和佛门心法就没什么区别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151】何思何虑和无思无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