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求状况与价格的关系是相对的

图片发自App

交易者很容易犯的一个错误是将供求状况绝对化,脑中只记得:供大于求,价格必跌;供不应求,价格必涨。表面上看,似乎很合理,其实不然。那么错在哪里呢?错在他们忘了:供大于求也好,供不应求也好,本身是与价格水平有关的。供大于求是指在一定的价格水平上的供大于求,价格下跌后,是不是还是供大于求就不好说了,有可能跌过头后,供大于求反而转化为供不应求了。

举个例子,拍卖会上有两张邮票,标价1万元时,有50个人举牌,显然是供不应求;标价10万元时,只有1个人举牌,这时还能说供不应求吗?又比如有报告称04/05年度当时美国玉米单产有可能达到创纪录的155蒲式耳/英亩,而去年只有146.3蒲式耳/英亩,这预示着04/05年度新玉米的供给将会超过往年。当大幅增产的消息第一次公布后,价格下跌的可能性比较大。但是,如果玉米价格已经因此而下跌了20%,当这一消息仍旧在相关报告中出现时,是否还意味着是利空呢?一些基本面分析师之所以会在价格形态的底部继续看空,就是因为犯了将供求状况绝对化的错误。所以,基本面的因素到底是利多还是利空,是相对于价格水平而言的判断,而不是绝对的判断。

看一部侦探电影,只有从头看起,才能理解剧中的人物和情节。如果电影演到一半才进场观看,由于不知道前情,产生莫名其妙的感觉是难免的。同样,在期货交易中,人们对新出现的信息能否理解也与是否连续关注有关。

比如,新进场的交易者看到一条信息说:世界棉花产量估计会增加10%。第一反应就是看空棉花。但是如果早在几天之前就有类似的预测认为产量将增加12%,那么人们的理解显然就不一样了。又如,最新报道说:谷物主要生长带的部分地区气温达到华氏100度。这是否能成为做多的理由?如果事实上是过去三周这些地区一直在下雨,那这个消息还真不能算作坏消息。还有,天气对某地的作物造成了某种损害,损失是真的,并且供应量也减少了,但是市场对之却没有反应。怎么回事?你也许后来才明白,原因是其他地方的供应太多了。而这些消息前面都有过报道,只不过你没有留心,或当初还没有入市。

显然,对相关信息连续跟踪是极其重要的,只有将新信息结合旧信息一起研判,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新信息。对新入市的交易者而言,尤其要注意避免“电影演到一半时才进场观看”的尴尬。一方面是入市前多观察些时间,另一方面是要多花时间回顾浏览以往的相关资料。

你可能感兴趣的:(供求状况与价格的关系是相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