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主曹操,为何至死不称帝?

曹操的一生颇受争议,他“挟天子以令诸侯”,与蜀、吴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可就是这样一位三国时期的霸主,他竟然一生都没有称帝! 这一行为真是人们跌破了眼镜。那么,曹操为何至死都不肯称帝呢? 他到底是怎么想的呢?

图片发自App

关于曹操的评价,历来众说纷纭。在《三国演义》中,作者将他描绘成了大奸大恶的代表,这种观点也深远地影响了后世。相比之下,与他同时代的许邵用“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来形容曹操则更显客观。然而,有一个问题始终困扰着世人: 曹操一生,可以说离皇位只有一步之遥,他可以轻松地废掉小皇帝并取而代之,可是他并没有这么做。而是在长达25年时间里,始终“挟天子以令诸侯”,甘居人下。那么,曹操为什么这样做呢? 究其原因,最主要的就是在于“名声”二字。

东汉末年,汉室衰微,天下大乱,但朝纲伦常依然在形式上存在着。儒家文化的忠、孝、仁、义等理念依然是整个社会的价值标准,这也是何进、董卓等人把持朝政后不敢贸然称帝的主要原因。曹操虽然具有不同于其他人的雄才大略,却摆脱不了儒家文化对他的影响,故他在争夺权力、对外征战的过程中一直以朝廷的名义行事,以天子的名义兴师问罪,让自己表面上站在正义的一面,以便取得道义上的制高点。而曹操平定董卓、吕布叛乱打的正是讨伐正义这张王牌,如果曹操废掉汉献帝,登上皇帝宝座,那他跟董卓、吕布还有什么区别呢? 董卓、吕布可是当时天下公认的残暴之人,是人人欲得而诛之的对象,曹操的智慧谋略远在这二人之上,当然不愿成为千夫所指的罪人。

而且,虽然曹操竭力宣称自己是奉天子诏,但天子的权力早已被他架空,这也是众人皆知之事。为此,孙权、 刘备还唾骂他“名为汉相,实为汉贼”。但曹操并不惧怕这种责骂,因为当时天下分裂、群雄并起,相互之间的责骂和攻击本属正常,曹操同样以乱臣道贼的名义指责他们。他惧怕的乃是留下历史的骂名,那可是有口难辩、影响深远的。这也就是曹操一直保持宰相的身份而不敢随便僭越称帝的原因。

图片发自App

据《魏氏春秋》记载,夏侯惇曾对曹操说:“天下咸知汉祚已尽,异代方起。自古已来,能除民害为百姓所归者,即民主也。今殿下即戎十余年,功德著于黎庶,为天下所依归,应天顺民,复何疑哉!”王日:“ ‘施于有政,是亦为政’,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由此可见,曹操为自己设定的标准是非常高的,他是想做周文王那样的圣人,成为千古传诵的对象。在历史的长河中,这种亘古流传的圣人称号比一个身背骂名的皇帝称号美好得太多了。

同时,曹操在《述志令》中进一步明示:“齐桓、晋文所以垂称至今日者,以其兵势广大,犹能奉事周室也。”这就说明,在曹操心中,他是以齐桓公和晋文公自喻的。曹操也是通过这番言论告诉天下人,尽管他势力非常大,但他绝无二心,并不是想篡汉的“奸雄”,而是一心辅佐幼主的“能臣”。由此可见,上述所有的一切都说明曹操深受儒家正统文化影响,不想背上千古罪人的历史骂名,而是想做一个流传千古的圣人。

曹操至死不称带除了他想要好的名声,做一个流传千古的圣人外,还因为当时不具备称帝的客观条件。

从当时的形势来看,虽然他已经取得汉王室的绝对控制权。但他的势力还局限于中国的北方,东南、西南等地方还有孙权和刘备在虎视眈眈。国家尚未统一,天下并不太平。如果这个时候曹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贸然称帝,势必会成为天下人的公敌。会使刘备、孙权抓住把柄,带领天下英雄讨伐他。这样一来,他“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优势便不复存在,就会陷于政治和道德上的被动, 甚至引起新一轮军阀的混战。虽说曹操此时兵精将广,但以乱臣贼子的身份与天下豪杰对抗,却也没有必胜的把握,反而有可能使自己的大好形势得而复失,这显然是对曹操不利的,所以他对称帝一事非常谨慎。

但是,有人也说了,当时曹操的许多部下都曾劝说过他称帝,连孙权也曾劝曹操废汉建魏,由此可见,曹操还是有一定人心的。但是,曹操的态度为什么还是如此坚定,不肯称帝呢? 因为这是别有用心之人的谋略罢了。据《三国志》记载,建安十四年(公元219年),孙权上书给曹操,表示愿意俯首称臣尊奉曹操为帝。曹操当即识破了孙权的伎俩,笑着说:“是儿欲使吾居炉火上耶!”他很明白,一旦自己称帝,势必陷入水深火热之中,曹操的见识实非一般。曹操清楚: 只要紧紧靠着汉献帝这棵大树,谁也奈何不了他,谁也动不了他,否则便是自取灭亡。曹操被封为魏公、魏王之后,内部的反对派和外部的敌对派凡有所行动者,都没有什么好下场,就证实了这一点。

图片发自App

曹操是一个志向远大、雄心勃勃的人,而且坚持实用主义,并不看重虚名。他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一统天下,安邦定国,只要有利于他实现这个目的,什么方法都可以用。因此,选择“挟天子以令诸侯”是他非常高明的手段,这一选择让他在军阀混战的时期得到了极大的优势。此外,他的这种实用主义还表现在用人上,他的用人原则是不问出身,唯才是举,荀攸等人正是因此而被招到他的麾下,帮助他奠定了霸王功业。

这种讲究实际、不务虚表的作风在是否称帝的问题上得到了极致的体现。曹操平定北方之后一步步剥夺了汉献帝的权力,直到他完全变成自己的傀儡,成为他发号施令的道具。建安十八年,曹操以荀彧之死为代价受封魏公及九锡,并把全国合并为九州,并使最大的冀州归他管辖。建安二十二年,曹操逼迫献帝下诏令他可以享有天子才有的待遇,使用天子的旌旗,头戴悬垂有十二毓的礼帽,乘坐专门的金银车,套六马。至此,曹操既把持了朝廷的一切大权,也合法拥有了身为天子才能有的装束仪仗。此时,陈群、恒阶、夏候惇等人都劝曹操称帝,然而曹操不为所动,坚持不做皇帝。

图片发自App

其实此时的曹操称不称帝只是一个名号的问题,天子的诏令由他口授,官员的任命由他授意,朝廷的政策由他决定,他是以丞相的名义做着皇帝的事,曹操已经成为事实的皇帝,何必去计较“皇帝”这个称号呢? 汉献帝刘协倒有“皇帝”的名号,可又有什么用呢? 曹操在《述志令》中说:“身为宰相,人臣之贵已极,意望已过矣!”意思是自己做到宰相已经非常尊贵,已经非常满足了。成为事实上的皇帝,曹操当然满足了,已经享受到了皇帝的各种待遇,也就没有必要去公然登基称帝了,那样反而会让刘备、孙权抓住把柄,实在是没有必要! 因此,曹操说:“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意思是说,他要让自己的儿子登基为帝。后来的历史也证明,曹操的确是为自己的儿子称帝做好了准备。

总之,曹操在要不要称帝这件事上处理得非常聪明,他以丞相的名义做了应该由皇帝做的事,在形式上维持了儒家的伦理纲常,在实际上实现了自己的野心和欲望,既让刘备、孙权抓不住把柄,又为自己的儿子日后称帝做了充分的准备。

你可能感兴趣的:(霸主曹操,为何至死不称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