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兰克林自传1

本文学习、摘录自《富兰克林自传》 [美]本杰明.富兰克林 著 亦言 译

本杰明.富兰克林(1706-1790),功勋卓著的政治家,美国独立运动的领导者、民主精神缔造者、《独立宣言》的起草者,享誉世界的科学家,被誉为“美国的圣人”。此外,富兰克林还是一位著名的出版家、作家和社会实业家以及慈善家。他深受美国及世界人民的爱戴,成为举世公认的现代文明之父、美国人的象征。

他出生与一个普通家庭,但是他凭借着个人奋斗实现了崇高的理想,而且一直希望自己能更加完美,这种执着追求和坚韧不拔的精神也是后人宝贵的精神财富。而今最能体现他思想的莫过于他亲手写下的这本自传。

富兰克林

第一部分

写于1771年,作者自称是“对于别人来说无关紧要的家族逸事”。

  • 富兰克林的父亲把他作为“什一税”奉献给教会。他悟性很高,名列前茅,还跳了级。但富兰克林的父亲考虑大家庭的负担(十多个孩子),难以供他上大学,因此辍学了。
  • 富兰克林跟随父亲从事油烛和肥皂制造买卖,但他并不喜欢。
  • 富兰克林的父亲让他跟随其哥哥学习印刷技术。
  • 在工作之余,富兰克林喜欢读书,并练习写作。
  • 富兰克林的哥哥办了一份报纸,富兰克林偷偷投稿、并获得了好评。事情败露后,富兰克林的哥哥认为他变得自负、不听吩咐了,于是兄弟之间变得不和睦。
  • 17岁的富兰克林悄悄离家出走,途径纽约、柏灵顿,几经周折独自来到了费城。
  • 在费城找到了一份印刷工作,在得到一位总督的鼓励后,返回老家波士顿征求父亲对其创业的许可。
  • 回到费城,继续打工的同时准备自行创业的计划。
  • 出发去英国,准备采购印刷机、学习更好的印刷技术。
  • 由于总督的失信,创业计划并未实现。留在伦敦找了个印刷工作。
  • 在伦敦呆了一年半,大部分时间都在努力工作、看书。后受到一个朋友的劝说,返回费城。

有时回忆起自己交上的那些好运,我就会情不自禁这样想:如果再给我一次选择的机会,我一定要让自己的生活再过一遍,如同作家们可以在再版时纠正初版的错误一样。......重演人生的愿望当然是不可能实现的,那么回忆就必然成为实现这个愿望的最好办法,将其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并竭力使它能够长久留存。

很多人都厌恶别人的虚荣心,但常常会忘记自己也有一份。不过,我是以公平的态度来看待这种虚荣心的,因为我相信:有这种心理的人不仅常常使自己受益,也能使与之交往的人受益。

父亲教导我并令我相信:干不诚实的事是没有任何好处的。......父亲最难能可贵的地方在于:于公于私他都能深明大义,并且行事果断。

父亲常邀请深明事理的朋友或邻里来家里围桌叙谈,谈论的都是些现实而又能够引发大家独立思考的话题,希望能够给孩子们以教育和启迪。通过这种方式,我们这些孩子也认识到何为善良和公正,何为人生的处世之道。

有一本普鲁塔克著的《名人传》,我读过多次,到现在我还觉得,虽然花了很多时间在这本书上,但是从中学到了很多。另外,曾经有两本书令我的思想发生了一些转变,并且在后来经历的一些重大事件中,对我也有影响。一本是笛福的《论计划》,另一本是马瑟博士的《论行善》。

坦白说,好争辩并不是一件好事,它容易使人养成一种坏习惯,即把那种不切实际的争论带入日常生活当中,这样往往会令人很不愉快,最终不仅使交谈的气氛变得糟糕,让人们感到厌恶,甚至还有可能使朋友反目。......经过长期观察我也发现,有头脑的人几乎很少染上这种习气。

我读了色诺芬的《苏格拉底回忆录》,对其中的苏格拉底辩论术非常着迷,所以很认真地学习并加以运用。在辩论中,我不再采用生硬的反驳和完全肯定的立论,而是代之以谦逊和怀疑式的探究方法。......我发现这些方法非常实用,能够令那些跟我争辩的对手完全处于劣势的地位,最终不得不做出让步。

我们人类交谈的目的无非是为了“彼此交流”,“愉悦或者说服对方”,因此那些心地善良而又明察事理的人,采取傲慢自负的态度以致损害了自己的行善能力,这实在不能称为明智之举。他们这样做往往只会令人产生厌恶感,很容易让对方产生对立情绪,结果只会离谈话的目的越来越远。要知道,我们谈话是为了相互交流,获得快乐。如果一个人在和别人交流时,一味坚持自己的意见,采取一种固执已见的态度,这样会很容易让对方反感,最终使交谈无法继续下去。如果一个人想要向别人请教,增长自己的知识,但又十分固执,不肯改变自己的想法,那么那些谨慎明理而又不愿与人争论的人,可能就会对他的错误听之任之了,而他本人依然得不到改进。这样的态度既不可能令对方在交谈中获得快乐,也不可能获得对方的赞同。

即使对于那些自己已经十分肯定的事情,也要采用谦虚的态度将其表达出来。

我对这次旅行叙述得很详细,是想要让你(富兰克林的儿子)知道这前后的差别究竟有多大:虽然起步艰难且颇费周折,但后来却功成名就。

一个人越是没钱越是显得慷慨,这可能是怕别人以为他真的没钱吧。

凯默说出这些话后,老布雷福德并没有亮明自己的身份,而是提出几个巧妙的小问题和一些疑问,以使凯默将自己的计划(包括其意图、仰仗的势力、采取的步骤等)和盘托出。他们谈话时,我就站在旁边,可以很明显地看出这两个人的巨大差别:老布雷福德老谋深算,而凯默则经验不足。

父亲说我曾经有讽刺和诽谤的不良习惯,希望我能戒除。他还安慰我说,希望我恪守勤劳和节俭。......就这样,我再次动身前往纽约,与第一次不同的是,这次我是带着父母的认可与祝福去的。

对于有理智的动物来说,无论他想要干什么,总是能找到或是制造出理由来。

(富兰克林不喝酒,其他印刷工人往往要向他借钱买酒喝,到了发工资再还他。)这件事让我赢得了他们的尊敬,他们认为我人很好,使我在他们中间获得了举足轻重的影响。老板知道我从来不缺勤(我不过圣礼拜节),再加上我排字的技术不错,所以有什么重要的活儿,他常常让我去做,而干这样的事情往往报酬丰厚。

收入微薄同样可以维持生命和健康。

你可能感兴趣的:(富兰克林自传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