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夜兼程,找回自己--我为什么要写作

小时候想到的最遥远的年份是2017年。那时候十二三岁的样子,家里有一本《民俗百科万年历》,爸爸说,万年历就是印着一万年的日历的意思。仿佛夜路中循着光亮找寻村庄一样,我小心翼翼地翻着万年历,好想知道一万年以后的日期是哪一年。但是,那本日历到了2017便戛然而止,好像练琴的孩子突然尿急去上厕所了,来不及弹奏完一首完整的曲子。

所以,在对未来有一点概念的时候,我没有想到过2020年,也没有想过2020年的自己是什么样子的。我第一次思考未来的那一年,只看到了2017年。除了发出2017年我都30岁了啊的感叹之外,对未来并没有什么期许。所以2020年的到来,对我来说的确是出乎意料。正如大多数网友所说,2020年,都要过去一半,啥也没干,只顾着见证历史了。之所以见证历史,也是因为前所未有吧。人生的很多时刻,就像当年少不更事的我,不念过往不畏将来。或许大多数都是这样吧,因为对未来没有期许,没有计划没有安排,所以长大以后也是随波逐流泯然众人矣。


假如对生活有更多的期许与希冀,对未来多一份笃定,也许在寻常的日月中会多一些计划与安排。人一旦又了目标,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逐渐变成理想中的自己,最后的样子一定会令自己满意吧。可是人生没有前后眼,也没有回头路。

回想人生的前30年,忙着长大,急于脱离原生家庭的束缚,跌跌撞撞地摸索中又没有修炼出可以傍身的本领。真是令人唏嘘。回望来时路,太急于求成,凡事都想速成,没有静下心来想想自己想要什么,能做什么。小时候只想长大,长大以后更加茫然失措。感觉自己放佛大海中的一棵浮萍,摇摇晃晃无枝可依。这些年最清楚的梦境之一,是我在梦里读的一句诗,身如不系之舟。梦醒之后,那句诗还清晰地在我的脑海里盘桓。身如不系之舟,似乎是一种超脱的自由。但是梦中的那种压抑的情绪,现在想起还是令人窒息。后来渐渐明白,不系之舟是多么容易被风浪吹散啊。所以,那时候的梦境应该是内心极度不安的一种暗示吧。


年岁渐长,然而阅历并没有随着年岁而丰富起来。很多时候只觉得自己语言苍白面目可憎。对于事物的理解也很肤浅。碎片化的信息输入逐渐蚕食了深度思考的能力。这种心理的不安,要比前几年没有房子居无定所时候的孤独感更加强烈。害怕自己的思维被人像牛一样牵着走,更怕自己希里糊底地被人当作老韭菜割了一茬又一茬。

我相信,写作可以帮助人思考。而人自己不思考的时候就会有人来代替你思考。我也相信人的思维能力认知模式都是可以升级的,而这种升级需要自己找到方向,摸索方法,然后踏实努力地去践行。所以,今天的我不再相信速成。不再妄想一夜之间脱胎换骨与众不同。只是希望自己可以低头努力,不辜负所经历的每个日月星辰。


你可能感兴趣的:(星夜兼程,找回自己--我为什么要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