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实践”之舟,扬“育人”风帆——河南省教研室远程教研平台新课标学习有感

2022年9月9日上午,河南省教研室远程教研平台举行新课标解读培训活动,有幸聆听了杭州师范大学申宣成教授对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的精细化解读。

申教授从2011版和2022版课标目录对照出发,梳理出2022年课标外化与内在的差异,分别从不同角度展现了新课标提纲挈领的地位,为下一阶段的语文教学指明了方向。新课标秉承“立德树人”的育人导向,以“文化”与“素养”一脉贯之,强调了语文教材“文化传承”的功能化,同时亦彰显了新课标“以文化人”的导向性。从新教材的编排体例,到新课标的课程性质,课程理念,处处以“人”为先,关注“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素养培育,以人的发展带动文化发展与传承。

育人的旗帜飘扬不倒,那如何培养人呢?申教授强调了“实践”一词,并以此强调了“语文实践活动”“情境”“学习任务群”几个关键内容。我们早就知道的真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错,人的“好”与“不好”,必然要在实践中检验,无论是爱德加·戴尔的经验之塔,还是中国长久的学习历史追溯,实践是学习的重要途径。

近几年中高考改革,更是让我们明确了实践的重要意义,正如吴忠豪先生所说“让学生从使用语言中学习语言,从说话中学习说话,从聆听中学习聆听,从阅读中学习兴趣,从习作中学习习作”,总之,让学生动起来,在实践中发现错误,总结经验,收获成长。近年备受推崇的社会化学习、项目式学习便是此道理。社会化学习主张“学习在窗外,他人即老师,世界是教材”,旨在指出,教学中,我们需要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打破老师与学生,人与人角色的天然对立,敢于走出教室,走出学校,把一所城市,一个村庄,一个社区变成一所学校,实现从知识的灌输,到实践行动中知识的输入,在实践中展现自己,让每个人都“被看见”——看见学生,看见自己,看见自我,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这不仅是教育形式的创新,更是学习内容的变革。

情境,即实践的一种方式,在中高考试卷及教材中占据重要地位,它指向于语言本位,问题解决,方法指导,意在创设的真实情境下,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思维,培育素养,促使学生成为真正的“社会人”。在学校象牙塔中享受自在美好生活的学生缺少现实的摔打与历练,只有置身社会情境,才能成为真实的“人”。

学习任务群,是新课程标准的一大特色,也是最值得研讨与尝试的部分。学习任务群是按照学生身心规律和核心素养形成的内在逻辑,以生活为基础,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以学习主题为引领,以学习任务为载体,整合学习内容、情境、方法、方法、资源等要素而形成的一种动态化、结构化的课程内容组织形态。将单一化的书本知识与情境化的活动相结合,实现静态知识到动态实践的转变,成为语文学习由扁平化到丰满立体的抓手,对于在实践中育人的语文课程有重大意义。学习任务群的出现,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助推器,更是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考验,教师应以专业化的学习,精心设置语文活动任务群,带动学生的语文实践,引领学生在实践中成长,逐渐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

面对课程标准的诸多变化,作为教师的我们,应细心研读,把握方向,躬身实践,用好教材,不断学习,提高专业素养,精心设计,以“实践”之舟,扬“育人”风帆,把握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特征,立足核心素养,充分发挥课程育人导向,带领学生吸收优秀文化,练就技能,提升文化修养,建立文化自信,得到全面发展,师生携手向着未来前进!

你可能感兴趣的:(以“实践”之舟,扬“育人”风帆——河南省教研室远程教研平台新课标学习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