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山醉翁亭
今年夏天在天长市办案时,确认了天长虽然离扬州、南京都比滁州近,但它却确定属于滁州,那会儿就预测,会不会因为案件上诉,在滁州开庭呢。这次就是了,虽然是另外一起案件,但也是因为天长案件引发的。
知道滁州,是中学时背诵《醉翁亭记》,开头说“环滁皆山也”,也就能猜到滁州的简称应该是“滁”了。对滁州有印象,是2012年,带媳妇孩子来南京游玩,其中一天去周庄时,接我们的依维柯旅游车牌照是皖M,司机说话也不是南京口音,自我介绍说是滁州人。滁州离南京很近,所以滁州人都往南京打工做买卖,远远超过去自己的省会合肥。
现在高铁通了,更是只有17分钟的车程,这滁州跟南京,就更像昆山对于上海、廊坊对于北京之依赖,只不过人家那两个是直辖市,地位越来越高,而南京地位越来越尴尬而已。
20点50准点出了高铁站,通往市区的是一条南北向的宽敞大道,叫中都大道,道旁有康佳集团,也有恒大名都,有点先进的感觉。道路两旁,夜晚的路灯略显昏黄,没有大都市的刺眼明亮,直到8公里后进入到滁州中院附近,一路上也没有车水马龙。不冷,没啥雾霾,锦江之星的标准间要价187元至219元。这些,都反映出,滁州,应该是座标准的三四线城市吧。
次日清晨,是个阳光明媚的晴天,仍然不冷。已经讨论过好几次案件了,下午三点半才开庭,上午就可以去醉翁亭走一走。这几年趁着出差办案和学习,走了很多当年读书时提到的地方,还真是律师工作的一个很大收获。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从著名的《醉翁亭记》可知,滁州四面环山,这一点应该类似于洛阳、济南,城市处在小盆地当中;滁州城,应该在琅琊山的东北方向。而如今随着城市规模扩大,琅琊山以后可能会位居市中心,甚至可能反过来“环山皆滁”了呢。
今天的出租车师傅不仅友善健谈,而且熟知滁州经济文化历史未来,跟昨天那个半老头子、爱搭不理的司机完全不同。怪不得说出租车是城市名片呢,不同的司机会让外地客人有截然相反的感受。师傅介绍说滁州房价在七八千到一万出头些,市区人口七、八十万,滁州的发展的确是需要发挥地域和资源优势,傍紧南京,搞好旅游,争取达到标准三线的国家文明城市。
我问他路边的“滁州学院”,他说是滁州唯一大学,标准二本,有两个学区,挨着风景区的叫琅琊校区。我想,这个校区的环境,肯定会很让人舒服;这里的学子,或许会沾染更多的文气。
醉翁亭所在之地,叫做琅琊山,古称摩陀岭。导游介绍说西晋的琅琊王司马睿,曾率兵驻此,受了老和尚点拨,后来开创了东晋王朝,回来摩陀岭谢老和尚,并以自己的封号“琅琊”,命名此山。唐朝以后即成为风景区和名胜之地。
其实来滁州之前,我还真对琅琊山不怎么知道,只知道醉翁亭。是临来滁州之前搜索,才知道醉翁亭之所在的琅琊山景区,名气更大些。
进来景区入口不远,便是完整的《醉翁亭记》石刻。每个字有一尺大小,洒脱自然,字体则在行草之间,一气呵成,竟是明朝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文征明所书写。虽然整篇有四五处笔误,但作为书法作品,绝对堪称上佳之作。而且,看了介绍方知,这明朝的文征明,竟然活了快90岁,当真高寿啊,以后我们也是要多练毛笔字健身怡情啦。
我问导游,酿泉在哪里,是否还有潺潺水声?她先是说现在是冬天枯水季,肯定没有水声潺潺;再说“酿泉”其实是“让泉”,源自于文征明的笔误,繁体字“酿”和“让”很接近的。
说话间,我们来到河谷旁边,河底果然没有沙土,全是石头,正所谓“水落而石出者”,冬天来也。
“让泉”石刻的正前方,有两口泉眼,都用石头围砌成正方形,左边一口,可见泉水涌动;而右边一口则静如止水。导游说,这紧紧挨着的两口泉眼,始终只有一口喷涌,相互交替,好像另一口在礼让似的,因此叫“让泉”。
“醉翁亭”不在大路边,而是需要进到一个围墙围起的院子。说是亭子在欧阳修写出了名以后,很多人也在周边建亭子,形成了一大堆亭子,就又用围墙围起来。
二进门的围墙上,在一人高的位置,有两个牛鼻子样的墙砖,说是达官贵人用来栓马的,普通百姓是不能用的,相当于如今的VIP停车位了。
走到二道门的月亮门口,上书“有亭翼然”,分明也来自于《醉翁亭记》。走近往里仰望,却也刚好看到有亭的一角,真是翼然的样子,而这亭,就是醉翁亭了。
亭子并不建在高处,亭后有建筑,亭旁有摩崖石刻;亭的四角各有4根柱子,亭顶有层次,四角翘起飞檐,四周有美人靠的围栏,东西两侧各有两个板凳大小的长方桌,我以为是小茶桌呢。导游问我俩,可知亭子谁造的?我俩笑说“山之僧智仙也”,导游也笑答“对了”。是欧阳修来逛琅琊山,跟寺里的主持智仙和尚投缘,因为来的频繁,就需要在这里办公,小茶桌就是办公批卷、书写奏折用的,小了点就是了。
亭子正前方的对联,是欧阳修亲提“饮既不多缘何能醉,年犹未迈奚自称翁”。欧阳先生被贬之时,又逢7岁小女因病夭折,38岁便自称老“翁”,恐怕除了自娱自嘲,心中更是有其酸楚。
当然现在的这座亭,已然不是智仙建的那座了,而是经历了16次重建。不过,亭旁不远的一株梅树,却是千年之物,为欧阳修亲植,故而也称为“欧梅”。古梅前方是一个方形水池,类似于现在的消防池,池中一座“影香亭”,亭中一个石头方桌,敲击有叮当之声,原来系“磬石”所制成,正是赏梅之所在。
虽然古梅树洞已遭白蚁侵蚀掏空,但枝头仍然繁盛,春天到了就会花开枝头。所谓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看来并非只是一句俗语,还真是个道理,而且有其生物学原理。梅树后面殿堂上的“古梅亭”三个字,导游说其中的“梅”字,是象形字,是一个人吃了梅子后酸爽的手舞足蹈的样子。
古梅看过,便是“曲水流觞”景点,古人喝酒吟诗的地方。明嘉靖时期的滁州太仆寺卿毛鹏,建造了“意在亭”,在亭前的四周地面,按照《兰亭序》中所描写的样子,用石头砌出来30公分宽、40公分深的水槽,曲曲折折的。把酒杯盛上酒,放入水槽中,顺水缓缓流淌,停在谁面前不动了,谁就得作诗。作的好了,大家击掌叫好;作的不好了,就罚酒一杯。古时的文人,玩的也挺嗨呢。欧阳修爱玩,做着相当于市委书记和市长的、地方首长的太守,既能喝酒,又会作诗,想跟他玩的人,也自然是不少。
欧阳修和范仲淹,都是庆历新政失败被贬,被贬后都作出了流传千古的绝世文章。范先生的《岳阳楼记》不仅与《醉翁亭记》齐名,而且“岳阳楼”位居四大名楼之列,“醉翁亭”则名冠四大名亭之首。文章因建筑物而引发灵感,建筑物因文章而闻名于世,中间牵线的是一个胸有大志、文采盖世的大文人。而这位醉翁——欧阳修先生,还是一代文豪苏轼苏东坡的老师呢。
苏轼一生除了文学造诣深厚,书法也是优秀。为了发扬光大老师的文章,亲笔书写了整篇的《醉翁亭记》,刻了满满两大块石碑的正反面,树立在醉翁亭西侧的宝宋斋,而且用了正楷,来表达对老师的尊重。导游说,书法界还因此有过争论,曾有专家说苏轼一生豪放从来不写正楷,若有正楷面世必为赝品。但是苏轼还真有正楷作品传世呢,据说除了这篇《醉翁亭记》,还有好几篇呢。所以,遇事不能想当然下结论。
再往前走,是座”解酲阁”,休息醒酒的去处。古人好酒能饮,一是没有其他娱乐,无手机无网络只能饮酒作诗,把快乐和烦恼寄之于山水之间;二是酒精度数低,醉的慢,还有专门醒酒的地方。“酲”字我不认识,导游善解人意不动声色的介绍说,“醒、酲、醉”都是“酉”字旁,与酒有关,是喝酒的三个状态,“酲”就是从清醒到喝醉的中间状态,有酒意却不失态,还能吟出好诗、作出好文章。我说这不就是最近一篇热文推崇的、做人保持“微醺”的状态吗?三人都会意一笑。
一个半小时过去,导游说还有两个景点,我们要二选一,我们选了步行需要半小时的琅琊寺。一路都是明朝修建的青石板路,正中间一米六左右和两边各一米多是防滑的、坑洼不平的石板,二者之间,分别是两条40公分宽、光滑的石板,说是过去走马车用。我说如今走奥迪A6和宝马奔驰等A级车也刚好呢。导游到这时也跟我们熟悉了,因为上了个小坡,气喘吁吁的说:“您脚力真好,我都要小跑了才赶得上”。我这才恍然大悟,根本不是她走的快需要我加快,而是看我走的快,她这才要撵上。我就赶紧解释,因为她开始说了讲解100分钟,我看都80多分钟了,担心超时,所以加快。看来,误会都是源于沟通少而引发,而且很多时候是出于为对方考虑。
琅琊寺是安徽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竟然始建于唐朝,比醉翁亭要早的多呢。唐代宗赐名为“宝应寺”,宋代易名“开化禅寺”。后因山名相沿,习称“琅琊寺”。导游说寺中有唐代画圣吴道子所画观音石刻,还有蝇头小楷的金刚经。我想,这两样应该是镇寺之宝吧。
寺庙正中地面,沿路铺有72座莲花砖雕,踏上会有福气;108级台阶,刚好让人微微出汗;左手边的一尊汉白玉观音,说是国内仅有的男面观音,80年代有富豪捐资50万元请匠人制作;天王殿内,供奉着笑眯眯的弥勒佛,两侧是十八罗汉,倒跟白马寺的天王殿有些相像,规模小了点。
弥勒佛的背面,正对着大雄宝殿的是韦陀菩萨,手中持有类似“锏”的兵器,虽握在手中,却竖直着尖头朝下,我感觉和以前见过的不太一样。导游刚好介绍说,这个不是兵器,也不叫“锏”,叫韦陀杵。如果韦陀杵扛在肩上,表示这个寺庙是大的寺庙,可以招待云游到此的和尚免费吃住三四天;如果韦陀杵平端在手中,表示这个寺庙是中等规模寺庙,可以招待云游到此的和尚免费吃住一两天;如果韦陀杵拄在地上,表示这个寺庙是小寺庙,不能招待云游到此的和尚免费吃住。
看来,今天这个琅琊寺对云游僧是不管饭的了,也可推知白马寺的韦陀杵,应该是扛在肩上的。等我下次再去,一定要瞅瞅清楚。
不觉间已经十一点多了,导游说还有个“无樑殿”,全部建筑没有一根木头,没有一根梁,所以不怕走火,历史比两座大殿还悠久,建于东晋时期。我颇好奇,就要求带去看,其貌不扬,空间还有点逼仄狭小,不过在东晋时期,不用梁柱,没有钢筋水泥,建到此等规模,千年不倒,也还真是不易。
出得寺门,微风和煦。午时的阳光,在大冬天里也有着很多温暖;游人寥寥,缓步慢行,野芳发而幽香没有闻到,“野芳园”却被我们路过,草草穿行其中,已是有些微微饥饿。这醉翁亭,这琅琊寺、琅琊山,也算游过了,也再留点时间,浏览下案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