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需要钝感力

有一个同事生了很严重的病,我们都觉得是由心开始的,她的心事多,不管是谁说一句话她都会大脑过很多遍,想很多,觉得别人针对她。

在工作上想的多,让她对工作的方方面面特别的细致和自我要求高,所以做的特别好,就像是工匠打磨一件艺术品,精益求精。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她却百般煎熬,比如她的课讲的很棒,是我们镇上唯一一个获得省优秀教师的教师。

她回忆没生病的前几年去讲公开课的日子,她说,我压力大到只要是头脑一清醒我就在背课,半夜醒来也是,生活中任何一个时间都是在备课。

她这样高压状态持续几年,身体生了病,请了假,才知道身体的重要性。去年刚来上班,校长给我们几个经常住校的老师配了学校大门的钥匙,有几位老师没有,时候她告诉我们为此她难过了几天。而另一位同样没有钥匙的同事乐呵呵地安慰她:我也没钥匙,这不是多大的事儿,反正每次值班校长都会把公用钥匙给我们的…

后来她的家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她说她老公变了,他一句话我都能知道他有多不重视我等等,我们每次都说她太敏感了,安慰她是只是让她改变一点点,不要想太多,就不会有那么多的烦恼。

可一次又一次,事情永远在原地循环,一个人固有的思维模式真是难以改变!

最近了解了一本书上的一个词:钝感力。有时候,我们在为人处世中多一些顿感,会让我们少一些情绪的内耗,多一些高效的行动。

敏感并不是不好,而是在人际中我们把关注点放在了情绪上而不是内容上,容易偏离生活的重点。

当和家人、和同事、和领导沟通的时候,不要太在意她/他说话的语气(即使语气不好,是他/她当时的自我调节做的不好,可能和要交代的事情无关,我们不用上赶着觉得自己做的不好或认为她/他针对自己),而是要关注说话的内容。

这样,我们会把注意力放在如何把事情解决的更好上,就事论事,而不是敏感地自我怀疑和自我批判。有一些钝感,反而是一个人成长的最棒盔甲!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际需要钝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