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与自由》读书笔记之五

我是Candy,我在坚持阅读。

【信念】相信水滴石穿的力量,每天坚持打卡。

【目标】每天坚持20页的阅读

【打卡】第26天,2021.2.10

【书目】《爱与自由》

【作者】孙瑞雪

【出版社】中国妇女出版社

【进度】第57页-76页

【用时】40分钟

【阅读所得】

今天读的是第十、十一、十二章。第十章的主题是从爱走向独立。作者在这里提到成年人如果不独立也没有力量承担生活的重压,否则就不会有这么多人在30多岁就放弃了自己的理想。孔子说的三十而立是精神上的立。爱使人独立,独立使精神发展,爱是智力发展的基础,有了爱才谈得上独立。这里提到了打孩子的问题。不少人说凡是打孩子骂孩子,那其实是一种爱,恨他不争气,但作者认为这并不是真的爱,而是因为这些父母小的时候也是被父母打和骂的 结果他又用这个方法在自己孩子身上延续下去。得到充分爱的孩子不但会按事情规律行事,也是平静的体谅人的,想帮助人的。

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书里面举到的一个叫雪儿的例子。雪儿从小童年就非常的不快乐,但是她非常幸运地遇到了自己的丈夫。她的丈夫对她一切都是顺从的,无论雪儿发火还是撒娇,她在婚后重新度过了长达10年的“金色童年”。她想干什么丈夫都顺着她的意。于是雪儿在这种爱和自由中又变回了一个正常的人。这些使他重新认识了自己,然后他又开始了无所畏惧的独立面对生活了。对她来说婚姻是什么?自由、快乐,幸福还有生命的重新开始。

这里提到爱首先是一种感觉,一种细微的情感,一种心的投向和归属,那投向中有一种安全感,自由感,轻松感,幸福感,一种完整的被解救的感觉。其次爱是一种给予的幸福,因为你曾经感受过爱知道被爱的感觉,而给予就是独立的内涵。

书中提到的一些孩子被家长压抑的例子。这样会违背孩子发展的轨道。孩子必须拥有自己的自由,这种自由是心灵的自由。如果孩子长久的受到压抑,他的人格发展和能力发展会有严重的障碍。

在第十一章里面提到的,“教”孩子可能就是奴役孩子。当然这个“教”是带了双引号的“教”。文中举了许多常见的例子,就像有些人教孩子画画,规定孩子一定要画地平线,反对孩子把鱼画在天上。有些妈妈会觉得孩子剥红薯皮很麻烦,抢过来不要孩子做,剥完了孩子却不想吃,因为孩子他就是想要剥红薯皮的动作和过程,他需要的是这种经验和感觉,而并不是真的吃红薯。

这些也让我领悟到,我也有时候是这样的成年人———正在尽全力的教孩子。这种教却是用我们的主见去交。我们鼓励孩子,用各种方法去暗示,去惩罚,其实在某种程度来说都是奴役孩子。

在第十二章,重点讲的就是应该怎样理解孩子。理解孩子并不容易,我们要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尤其了解孩子的发展状态。记住儿童的内心世界比天还要宽广,只要我们潜心去爱孩子,儿童就会变得非常美好。只要爱儿童,我们就会给儿童自由,有了爱与自由,儿童就具备了基本成长条件。“有一天,自由和爱就会在漫长的童年时代过去后,在一个人身上形成最美、最崇高、最具人格魅力的品质”。

你可能感兴趣的:(《爱与自由》读书笔记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