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主题来源于贲友林老师的《重新认识课堂》,学习是行为或能力的改变;学习是行为和能力的持久改变;学习产生于实践或其他经历。无变化,非学习。学习,不仅仅是认知上的变化,还要有能力水平、思维、情感态度上的变化。有些是显而易见,有些则“日久见人心”。如让学生爱上数学,则是日积月累而非一朝一夕。
在课堂上,我往往太过关注学生的知识水平上的变化,忽略了学生能力、思维方面的递进式成长,也忽略了学生情感态度上的变化。尤其体现在课堂总结方面,日常教学中,总是很套路地问学生:“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总觉得没有这个版块,这节课就不完整,像在教学五上《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时,学生只是对照着板书读一读推导出的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就过去了,这真的是有效的总结吗?我在思考,总结应当由“要我总结”变为“我要总结”。总结的内容,要明确、具体,要根据学习内容的不同特点进行总结,总结之后更要进行反思。比如这节课,如果能够引导学生回忆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过程和本节课蕴藏的“转化”的思想方法,那作为本单元的起始课,对于之后学生学习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圆的面积就可以形成思维方面的连续性,这样,学习过程就通过课堂总结这一过程由一节课拓展到了一类课。也符合常州数学课的特点,自主式的思维完善。
学习不应该只停留在课堂教学内,还能够拓展到课堂学习之外。比如,上一届五下在教学《分数的大小比较》时,课堂上更加强调将异分母分数通分成同分母分数进行比较大小的方法,而更多的方法是在大练中的习题中呈现的。当时在讲解习题时的情境还历历在目,学生在互动交流中,想到了很多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并且能够把具体的方法大方地展示给其他同学,最后,通过分类,将所有的方法进行汇总,并在单元的整理与复习时,以文字梳理、举例的方式进行梳理。那是一堂上过之后,让我意犹未尽的课,回到办公室,想想一年前的他们和一年后的他们,让我欣喜地看到了学生思考问题的主动性、积极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的独立性,在交流中,比较和优化更是让我看到了学生学习中的问题意识,这也是学生对学习由“浅尝辄止”到“深度学习”的转变。
这样的学习,是学生自我认知的过程,是实现逐步由外向内的转变,即由外在的语言转向内在的对照反思。
学习,是从“有”到“更有”的过程。学生学习的过程,就像一个“圆”不断放大的过程。后期的学习,在前期学习的基础上,兼容前期的已有,不断“放大”着已有,变得“更有”。要想让学生学习真正发生,就必须要上真实的课堂。学生是最会看老师脸色,听老师语气,揣摩老师想法的。要想呈现真实的课堂,对学生来说就是能安全、自由地表达他们自由的想法。能看到学生真实的过程才是学习真正的发生。
而教师的组织、引导、合作等都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投入程度、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这些,都是教师工作的价值所在。做为教师,选择了教师就注定要做一辈子的学生,让自己本体性知识尽可能少的流失,尽可能避免教哪个学段就成为哪个学段的水平。教师在学生学习新知的基础上,经常引导学生“回头看看走过的路”,教师的学习与研究,能够引领学生学习与成长。
和数学组的其他老师多次在“现代与经典”的活动现场听过贲友林老师的课堂教学,与其他老师的课最大的不同,就是“家常味”,贲老师在课前,黑板上总是写有四个词:我会听、我会想、我会说和我会做,无论是从教师还是学生的角度,我都从他的课堂上也看到了这四个方面,那么我想就从“听、讲、书、思”四个方面谈谈应当学习什么。
听:(让教学不是“走过场”)
学生:首先,让学生产生听的需求,在听数学故事、听老师讲解、听其他同学发言之前,要带着“为什么”去听,将“要我听”转变成“我要听”。其次,让学生掌握听的方法。如果他人讲的不完整,听完可以补充;如果他人讲的不正确,听完可以纠正;如果他人讲得精彩,听完可以赞许、鼓励与赏析。最后,让学生体验听的收获。关注学生听完之后,是否有获得感。
教师:就我们的课堂教学而言,听是一种姿态;听是一种需求;听是一种技术活儿。教师不仅要听清学生讲了什么,更要明白学生想的是什么——即从学生外在的声音,听出学生内在的想法,乃至听出“话外之音”。教师真正的听,其标志是:教师听后所讲的与学生所讲的是彼此关联的,应该是顺水推舟的“接着说”,而不是另起炉灶的“重新说”。
比如:在我的数学课堂上,每接手一个新的班级,学生的发言情况在前半个月都是令我担忧的尤其是高年级,学生可能是出于害怕出错、可能是没有适应老师的提问方式、也可能是没听懂我的问题等原因,就是不愿意举手。后来,我先尝试着让自己的课堂“静下来”,让学生有时间去听懂别人讲了什么,再尝试着鼓励学生大胆地站起来,“数学课上,最不怕的就是出错。”这句话还一度成为了我的口头禅。慢慢地,举手发言的孩子变多了,但新的问题又来了,他们总能在听完后快速做出反应,甚至我听出了学生发言中的错误,而他们还是一如既往地给与掌声鼓励,于是,我开始给孩子们“挖坑”,“他说的真的对吗?”我有时也会故意说一些错误的答案,慢慢地,学生熟悉了我的套路,在听完别人的回答之后,总是要静一静,才给予评价,有时候,有几个学生还要插一句“为什么呀?”,回答的学生只得解释完原因,大家才放他坐下。
讲:(让教学不是泛泛而谈)
学生:学生的讲一定是有意义地表达,对于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表达要求。首先,能够在倾听的基础上,理解并复述其他同学的观点;其次,在自己理解的基础上,将表达更加完善、更加简洁;最后,能够评价别人的回答,进而反思自己的知识学习过程。
教师:上课,教师能不讲吗?本老师在书中说到,教师不讲,有两方面原因,第一,教师不会讲。教师也应该有学生心态,面对学生,我们既是教师,也是学习者,学习者如何做教师,要欣赏学生回答中的巧方法、妙点子。第二,学生会讲。学生有学习的能力,也有与人交流的能力,他们既能学、又能教。他们的语言或许是稚嫩的,但却是用心阐述自己的理解,并且在交流中,相互促进,大门不仅接受知识,也在表达知识,学与教融为一体。(例子:比如:去年上半年在总复习的时候,好几个学生就跃跃欲试地走向讲台,有一次,我放手让他们自己讲解了一份练习,刚开始,还不敢往黑板上写、画,讲一下停顿一下,小眼神还时不时地偷瞄我,好像非要获得了我的肯定才要继续讲下去,后来,他们慢慢地放开了,其他同学还时不时地提出自己的问题,补充完善过程,最后才轮到我,我只能再稍加总结和提升一下方法,我觉得那节课上,他们真的没留给我太多的事情。)
书:(让教学更严谨)
学生:如果说表达是学生思维的内在,那么记录就是学生思维的外显。数学课上,总要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做练习,在练习中,就能看出学生的思维是否有序,做题是否有法,好的做题习惯能够提升学习效率,培养思维品质。比如:曾经在一年级执教《10的分与合》一课时,王芳校长就提出了,学生说得很好,但都是老师在黑板上记录,真正让学生写就要放在课后了,为什么不再开放一些,试着让孩子去写一写呢?再比如,现在五年级在学习分数的意义,找到单位“1”,并将数据标在题目中,列式计算,虽然开始花费的时间很多,有些学生还偷懒不按照要求完成,但当他们通过写下自己的想法,作业受到表扬后,明显能感到学生的成就感。
教师:从教学内容看,板书通常是教学内容的浓缩,数学的板书讲究科学、简洁,有结构,便于学生记录和课后复习。视觉和听觉是人们学习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而通过视觉获取的信息占到83%,现在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发达,但板书也有其优势:一是内容的生成性;二是方式的互动性;三是呈现的持续性。板书,不该在教学中被忽视、被忘却,合理地做到与信息手段相融合,让课堂散发出更迷人的芬芳。
思:(让教学适当“冷场”)
课堂上,学生沉默了,教学中断了,冷场了,到底是冷了谁的场?
学生:冷场的原因,可能是学生还在思考中。面对新的问题,思考是需要时间的,贲老师说冷场,让学生静下来想一想,也是学习的需要,教师不说话,正是给了学生冷静思考的时间与空间。不过,另一种情况倒是更值得我们警惕,教师在课堂上口若悬河、眉飞色舞、夸夸其谈,而学生却默不作声,闭口无言,思维并未参与其中,这才是真正的冷场吧。
教师:教师的“思”,我认为更多地应该放在课前。也就是把一堂堂数学课“串成”课程,首先要思考怎样在长程规划的基础上,以“类”推进。本学期,数学组的每位老师都选定了一个领域的内容进行梳理,就是为一类课的教学做好铺垫,关注学习内容与学习方法的适切性,进行“类知识”教学的有效递进。(比如: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从三年级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开始,到五年级学习多边形和圆的面积,并不是一上来就学习计算公式,而是从“面积”的概念出发,以面积单位的学习为基础,到了五年级则是将“转化”和“极限”的思想方法融入其中,形成知识结构体系。)其次拓展融合互生共长。老师,你看其他学科的教科书吗?前段时间,课堂普查时,听了恽蝶老师的《认识方向》一课,在学习这个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在语文上对方向有了认识,这就是数学课上可以利用的资源。最后,是关于评价。潘院一直强调要将评价权还给学生,但在现实中,学生往往不会评价,因为留给他们评价的机会太少了,他们自我反思的机会就更少了。所以,教学中适当冷一冷场,等一等学生的脚步,多领着学生回头看一看,看到不仅是学生的成长,更有我们的精彩。
贲老师在去年四月份的一次讲座上曾说过:“学生的学习,是从感觉开始的。学生的学习,是基于独立思考基础上合作交流、共享交流的过程。学生的学习,是对其错误自我修正的一个过程。”
老师们,学生在你的课堂上出错了吗?面对出错,我们更要思考的是如何纠错,让教学事故转化为“教学故事”。教师有时要适当“后退”,要揣着明白装糊涂。不要害怕孩子犯错,因为孩子犯错,经过修正,也是学习的过程。我每天上课前都带着“美好即将发生”的心态走进课堂,期待展现学生的美好。其实,学生的美好,不仅仅是他们正确甚至于完美的想法。学生不正确的、不完美的、有瑕疵的想法,同样是美好的。正是这样,让我们看到了学生真实的成长的过程。
我们要意识到,不出现问题,不等于学生没有问题。当老师真正放手让学生思考、探索如何解决问题时,课堂会出现很多预设之外的问题。我们必须正确认识这些问题的价值与意义,从问题中了解学生的思想,分析学生的疑惑。
重新认识课堂,不能停滞于发现课堂中的问题,也不是懊悔自己课萓的不足,而是以积极的态度,在批判中建设,敞开胸怀面向未来。
只有当我们和孩子们都在不断学习,“每天进步一点点”的时候,才能遇见真实的、理想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