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的孩子如此逆反,总和我对着干?

在形容一个不良少年时,有一个词从不缺席:叛逆。

在很多父母眼里,叛逆代表不听话,代表反抗权威,代表自我为中心,所以就等同于“坏”。

但叛逆还是不惧风险、打破常规,是拒绝保守、质疑传统,是拒绝接受默认选项。

一个接受默认常规,服从权威安排,努力听话的“好孩子”,和一个个人意识强烈,习惯于质疑权威,挑战现状的“刺儿头”,谁更容易成为改变世界的创新者? 毫无疑问,后者。

心理学家Todd Lubart和Robert Sternberg的研究就发现,“一旦人们为了成就,而甘愿屈居于中间水平,那么人们的创造力,就会有所降低”。

将叛逆心看作洪水猛兽,努力适应成年人制定的规则,会让你成为一个不错的规则适应者,却不是规则改变者和制定者。

研究表明,最有创造力的孩子,最不可能成为老师的宠儿,和家长口中“别人家的孩子”。

没有孰好孰坏,但也已经足够证明,叛逆不是坏,孩子喜欢说“不”,不愿意听父母的话,不喜欢按照父母的安排行事,更无需被当作一定要修正的洪水猛兽。

父母都保证不了自己时时处处正确,又如何要求孩子大事小事都听话呢?

当然,无伤大雅的事情,家长可以允许孩子有小小的叛逆,但涉及安全、道德、品格的问题,我们肯定需要严格要求孩子。至于如何巧妙说服孩子听从自己,普通家长和高明家长之间,就此出现了差距。

如何在道德、品格、安全方面,顺利地让孩子听自己的话呢?

研究证实,如果父母通过大吼大叫、威胁惩罚,来强制孩子执行规则,孩子就会抗拒;而倘若父母制定规则的同时,清晰理性地说明为何应该这样做,孩子就不太去违反,因为他们内心已经接受这些规则。

  学会从孩子的角度去看事情,去和孩子产生共情。也就是说,肯定孩子的情绪,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的想法。然后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是被认同、理解的,当孩子的情绪被肯定了,那么其实孩子是很容易听进去道理的,而且也愿意去改变自己的。

  或者是耐下心听孩子怒吼中要表达的诉求,去放弃自己的坚持,改为支持孩子。孩子毕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不必要求孩子必须听自己的。

  还有一些孩子叛逆,其实本质上是希望得到家长的关注家长因为工作太忙,或者是因为有了二胎,总之就是孩子的关注太少时,孩子最开始会有一些小情绪,觉得有些失落,那么再后来就会是难过,然后是自己骗自己不在乎,装作自己也不在乎家长的样子,然后就会对家长也很冷漠,或者是故意说一些偏激的话,做一些叛逆的举动来表达自己的不在乎。

  本质上就是因为孩子得到的爱太少了,所以家长在骂孩子“又作什么”的时候也不防想一想,自己是不是忽视孩子了,是不是太久没有好好的关心过他了。

  有些孩子叛逆的行为,其实是在在求助这种行为在年纪比较小以及在不爱沟通的孩子身上更容易出现。

  因为自己做不到,但是自己不知道应该说自己做不到,所以就会用各种放弃去拒绝做这件事情。那么在家长看来,就是孩子叛逆,不听话。

  所以无论孩子处在什么年龄段,家长用棍棒、吼骂的方式都不是解决孩子叛逆问题最好的方式。而且孩子并不是无缘无故的叛逆,除了要规范孩子的行为,家长也应该反思一下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什么我的孩子如此逆反,总和我对着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