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15

1974年,泉州湾打捞出一艘宋代沉船。在船上,考古专家发现了一个开有小孔的椰子壳。经考证,这个南宋的椰子壳就是用来计算时间的。


斗转星移,当“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被“凌晨五点钟的阳光”替代;当手机的荧光取代了钟表的嗡鸣,时间,成为一种更加精确却无情的刻度。


回溯历史,找寻当下。保存在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的椰子壳,存留在史载里泉州同安县人苏颂的计时器,泉州老城区的钟鼓楼......它们已然没有了报时的意义,却作为历史的一部分,活在泉州这座千年古城中,活在古城历史记忆里,提醒着现代人们探寻“时间”的意义所在


“1974年泉州发现的宋代沉船上的椰子壳,近似球形,被认为是在船上使用的一种计算时间的水时器,也就是古代船上用的钟表。根据当时的考古报告,挖掘出来的椰子壳共14件,只有一个是完整的,高9.9厘米,腹径12.7厘米。这些经过人工精心加工的椰子壳,其顶部挖有一孔,直径4.7厘米;顶部往下腰部也挖有一孔,直径约0.8厘米,其余残片也有挖孔的迹象。”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副馆长林瀚告诉记者,“这是当时著名的海洋史学家韩振华分析得出的结论。”


记者在这篇关于椰子壳的论述中了解到,东南亚一带,尤其是印度尼西亚的摩鹿加群岛、爪哇岛等地,都有使用椰子壳作为水时计。韩振华引述了英国博物学家华莱士在其《马来群岛》中的表述,书中介绍爪哇商船用椰子壳沉水计时的方式。人们将一个挖好的椰子壳置于盛半桶水的木桶中,使椰子壳刚好有半个浮出水面。而椰子壳的顶部挖有一个小孔,可使细丝一般的水线匀速地注入椰子壳里面。水线的大小和流速,和椰子壳的容量,有着精巧的设计,使得椰子壳正好在一小时的那一刻骤然下沉。为了保证“椰子计时器”计时的准确性,船上会有一个专门负责看管它的“计时者”,从日出时开始计算,椰壳每下沉一次,便记录一小时,然后将椰壳清空,再放入水桶重新开始。华莱士还在书中说,椰子壳沉水的计时方式,非常精确,和他使用的手表相比,每小时误差在一分钟内。


“泉州一号”发现的完整椰壳是类似的计时器。那它沉水一次大约是多长时间呢?韩振华经过计算指出,“泉州一号”发现的椰子壳,其容积约为1.5升,比爪哇商船所使用的容量1升的椰子壳多了一半。它每沉水一次,耗时一个半小时,连续下沉16次,则为24小时。“用椰子当成漏刻计时的工具误差小,使用简便,没有复杂的设备,不怕海上颠簸摇晃。”


椰子壳的使用可以看出是泉州海外贸易繁盛带来的科技文化交流。据悉,在船上用水流计量时间的漏刻,直到18世纪中叶,往来于南洋爪哇的商船中都还在使用着。


古泉州同安县人苏颂的计时器


漏刻是利用滴水、滴沙来看时间的方法,椰子壳便是其中一种,但它们都不能被称为机械装置。宋代科学家苏颂发明的水运仪象台则是中国古代真正意义上的机械钟。其中控制仪象台匀速运转的“天衡”系统(擒纵器)是现代机械钟表的先驱,由此他也被公认为世界钟表鼻祖。


古泉州人的计时智慧

北宋天文学家苏颂等人创建的水运仪象台


“不是故作惊人之语,苏颂是值得被铭记的,表王百达翡丽在其官方资料明确指出,手表里面最关键的心脏擒纵系统的发明就来自中国北宋时期苏颂发明的水运仪象台,水运仪象台是被称为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的。”宋代文史爱好者杨波告诉记者,水运仪象台建成约40年后,北宋灭亡,都城汴梁被金兵攻陷,水运仪象台也随之被毁。南宋时期曾多次试图重建,但均以失败告终。“苏颂的贡献如此之大,但为什么会鲜为人知,我想实物很早被损毁可能是他渐渐被人遗忘的原因。”


苏颂是同安人(同安旧属泉州),北宋中期官至宰相,是杰出的文学家、天文学家、药物学家、机械制造家与政治家。泉州鲤城区胭脂巷的“苏氏祖闾”就是苏氏祖先苏颂第十世孙苏唐舍于元代至大四年(1311年)从同安徙居此巷的古居,至今已有700余年历史,2009年它被评为省级文保单位。据载,祖闾苏古民居群屡有重修,包含五瑞堂、同源堂、绥成堂、红兰馆四座大厝,“绥成堂”是泉州唯一祭祀苏颂的祠宇。


水运仪象台是一个以水力为动力,集天象观察、演示和报时三种功能于一体,世界上最早的天文钟。根据记载,水运仪象台高12米,宽7米,像一座高楼,共分为上、中、下三个部分。上层放置观察天体的浑仪;中层放置演示天象的浑象;下层就是计时器。计时器设木阁,分五层,每层有门,每到一定时刻,门中木人能自动出来报时。木阁后面放有昼夜轮机、枢轮、传动装置及水平壶、天池、河车、天河、升水上轮等漏水、储水、提水工具。


据记者查证,水运仪象台国内外已有一些机构和博物馆根据历史文献复原出了模型或等大的复制品。如厦门同安区西溪河边建的苏颂公园主景就是按照水运仪象台1∶1的比例打造的巨大景观,开封市博物馆也打造了目前中国内地唯一一台在室内1∶1复原而成的水运仪象台,但都未能重现它的所有功能。


仍在奏响的“晨钟暮鼓”


不管是古泉州海员用椰子壳在船上计时,还是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用沙漏、燃香甚至通过鸡鸣来估算时间,又或是官府用日晷、漏刻等更精确的方式测时,再配合以钟楼、鼓楼等方式向附近民众报时(如泉州城建成,其子城四个城门就作为鼓楼以报时辰),古时泉州人对时间的感知是敏锐的。


古泉州人的计时智慧古泉州人的计时智慧

泉州东门东禅黄氏古大厝入口处的屋顶曾有一座太阳钟,采用的是日晷的设计原理,是黄氏家族里一位新时代教授自制的,因读时方便,远近闻名。早年生产队负责人要出工前,都特地来张望一番,时间到了,就大喊一声“出工啦”,这座钟后来被毁,如今只有这张仅存的彩照。


根据史料记载,早在汉代的时候就存在钟鼓楼报时的明确制度,不过早期的钟鼓楼并不在民间,而是在深宫别苑内,换言之,它们只单纯为皇家服务。唐朝的时候,钟鼓楼报时就更加精确,早晨、晚上都有不同形式的报时方法,成语“晨钟暮鼓”就是这样来的。泉州市鲤城文史学会监事许月才告诉记者,古代传统城池建立,城门都会作为报时的鼓楼存在。唐代的泉州城,子城四大城门就包括北鼓楼泉山门、南鼓楼崇阳门、西鼓楼肃清门、东鼓楼行春门。“根据现在的文献资料,唐时泉州城四鼓楼上是不是真的放了鼓、如何敲的,都已经不可考。但从重修后的威远楼还是可以看出当时的一点风貌。威远楼古名谯楼,民间也称它为北鼓楼。‘谯楼’是宋元时代由双阙改建后得名,承担着鸣报时辰的功能。在当时,两层楼的威远楼地势高,一敲鼓,全城基本能听到。”


古泉州人的计时智慧

复建后的威远楼就是二层楼高


除此,在意大利人雅各笔下的《光明之城》中也有关于元代泉州人如何看时间的描述:每条干道都有计时塔楼,为商业活动精准报时;城墙每天贴换类似报纸的商业资讯,市民可免费领取。不仅如此,这里还是一个进出口免税的“自由贸易港”。从这些描写中也可以看出,刺桐城的泉州人,比起其他地区的人来说,能更快更准确地掌握时间。


钟鼓楼是中国传统建筑之一,是钟楼和鼓楼的合称。一般建在三种地方:一是宫廷内,二是城市中心地带,三是寺庙内。城市中的钟鼓楼最早用作报时,古代里坊制城市实行宵禁,早晚击鼓为启闭坊门的信号。后来寺庙也开始设钟和鼓,钟楼、鼓楼左右相对而建,专供佛事之用。“譬如在天后宫山门旁边有东、西两阙,上面放置了钟与鼓。泉州少林寺天王殿两侧也复建有钟楼和鼓楼。”甚至现代泉州人所熟悉的东西街十字路口的泉州钟楼。


古泉州人的计时智慧

泉州天后宫山门旁边有东西两阙,上面放置了钟与鼓。它们就是当时泉州人民的报时器,提醒着他们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随着时代变化,城市中的鼓楼消失仅近百年,后有替代的白色钟楼。这些无疑都是一道景观、城市的标志,也是中古与现代城市文明社会的载体、文化遗存和印记,人们在追思中寄寓着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情怀。”许月才表示。


古泉州人的计时智慧

龙舟香漏是一种利用燃点香来计量时间的仪器,同时还兼备了定时响闹的功能。仪器为一艘龙舟形的盛器上放着一至两根燃点着的香,香上横着数条两端系上金属球的线。每隔一段时间,香便会烧断一条线,使金属球跌进下面的盛器,发出响声,报告时间。


古泉州人的计时智慧

作为明清两朝的皇宫,紫禁城里当然也有铜壶滴漏的身影。如今在故宫交泰殿内东侧,设有特制的小亭,里面就陈放着一套清乾隆款铜壶滴漏。


古泉州人的计时智慧

古时常用一炷香表示一段时间单位。在古代四炷香则代表一个时辰,一炷香的时间大概是现在的半个小时。除了线香,还有以香粉打成香篆来计时的方式,被称为“更香”,香篆点燃后,依篆字笔画燃烧,以知时刻。

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元代铜壶滴漏,为复式漏壶,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2-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