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历法

第二章 历法

古人经常观察到的天象是太阳的出没和月亮的盈亏,所以以昼夜交替的周期为一“日”,以月相变化的周期为一“月”(现代叫做朔望月)。至于“年”的概念,最初大约是由于庄稼成熟的物候而形成的,《说文》说:“年,熟谷也。”

如果说禾谷成熟的周期意味着寒来暑往的周期,那就是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现代叫做太阳年。以朔望月为单位的历法是阴历,以太阳年为单位的历法是阳历。我国古代的历法不是纯阴历,而是阴阳合历。

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时(季),后来又按夏历正月、二月、三月等十二个月依次分为孟春、仲春、季春,孟夏、仲夏、季夏,孟秋、仲秋、季秋,孟冬、仲冬、季冬。这些名称,古人常用作相应的月份的代称。《楚辞·哀郢》“民离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东迁”,就是指夏历二月说的。

但是在商代和西周前期,一年只分为春秋二时,所以后来称春秋就意味着一年。《庄子·逍遥游》:“蟪蛄不知春秋。”意思是蟪蛄生命短促不到一年。后来历法日趋详密,由春秋二时再分出冬夏二时,所以有些古书所列的四时顺序不是“春夏秋冬”,而是“春秋冬夏”,这是值得注意的。

古人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逐步认识到季节更替和气候变化的规律,产生了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上不同的视位置定的。

古人用干支纪日,例如《左传·隐公元年》“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干是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支是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组合为六十单位,成为六十甲子:

六十甲子

(注:干支的组合是天干的单数配地支的单数,天干的双数配地支的双数,所以不可能有“甲丑”之类。)六十甲子周而复始。古人纪日有时只记天干不计地支,例如《楚辞·哀郢》:“出国门而轸怀兮,甲之晁吾以行。”

下面谈谈一天之内的纪时法:

古人主要根据天色把一昼夜分为若干时段。一般地说,日出时叫作旦早朝晨,日入时叫作夕暮昏晚。太阳正中时叫做日中,将近日中的时间叫做隅中,太阳西斜叫做昃。

古人对于一昼夜有等分的时辰概念之后,用十二地支表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恰好等于现代的两小时。和现代的时间对照,夜半十二点(即二十四点)是子时(所以说子夜),上午两点是丑时,由此顺推。近代又把每个时辰分为初、正。晚上十一点(即二十三点)为子初,夜半十二点为子正;等等。列表对照如下:

二十四时对照表

这就等于把一昼夜分为二十四小时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