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 双端指针
- 比较策略
-
- 命中策略四
- 命中策略二
- 命中策略三
- 命中策略一
- 未命中四种策略,遍历旧节点列表
- 新增情况一
- 新增情况二
- 删除节点
- 双端比较的优势
双端指针
- 使用四个变量 oldStartIdx、oldEndIdx、newStartIdx 以及 newEndIdx 分别存储旧 children 和新 children 的两个端点的位置索引
let oldStartIdx = 0
let oldEndIdx = prevChildren.length - 1
let newStartIdx = 0
let newEndIdx = nextChildren.length - 1
- 除了位置索引之外,还需要拿到四个位置索引所指向的 VNode
let oldStartVNode = prevChildren[oldStartIdx]
let oldEndVNode = prevChildren[oldEndIdx]
let newStartVNode = nextChildren[newStartIdx]
let newEndVNode = nextChildren[newEndIdx]
比较策略
- 使用旧 children 的头一个 VNode 与新 children 的头一个 VNode 比对,即 oldStartVNode 和 newStartVNode 比较对。
- 使用旧 children 的最后一个 VNode 与新 children 的最后一个 VNode 比对,即 oldEndVNode 和 newEndVNode 比对。
- 使用旧 children 的头一个 VNode 与新 children 的最后一个 VNode 比对,即 oldStartVNode 和 newEndVNode 比对。
- 使用旧 children 的最后一个 VNode 与新 children 的头一个 VNode 比对,即 oldEndVNode 和 newStartVNode 比对。
while (oldStartIdx <= oldEndIdx && newStartIdx <= newEndIdx) {
if (oldStartVNode.key === newStartVNode.key) {
} else if (oldEndVNode.key === newEndVNode.key) {
} else if (oldStartVNode.key === newEndVNode.key) {
} else if (oldEndVNode.key === newStartVNode.key) {
}
}
命中策略四
- 第一步:拿旧 children 中的 li-a 和新 children 中的 li-d 进行比对,由于二者 key 值不同,所以不可复用,什么都不做。
- 第二步:拿旧 children 中的 li-d 和新 children 中的 li-c 进行比对,同样不可复用,什么都不做。
- 第三步:拿旧 children 中的 li-a 和新 children 中的 li-c 进行比对,什么都不做。
- 第四步:拿旧 children 中的 li-d 和新 children 中的 li-d 进行比对,由于这两个节点拥有相同的 key 值,所以我们在这次比对的过程中找到了可复用的节点。
- li-d 节点所对应的真实 DOM 原本是最后一个子节点,并且更新之后它应该变成第一个子节点。所以我们需要把 li-d 所对应的真实 DOM 移动到最前方即可:
while (oldStartIdx <= oldEndIdx && newStartIdx <= newEndIdx) {
if (oldStartVNode.key === newStartVNode.key) {
} else if (oldEndVNode.key === newEndVNode.key) {
} else if (oldStartVNode.key === newEndVNode.key) {
} else if (oldEndVNode.key === newStartVNode.key) {
patch(oldEndVNode, newStartVNode, container)
container.insertBefore(oldEndVNode.el, oldStartVNode.el)
oldEndVNode = prevChildren[--oldEndIdx]
newStartVNode = nextChildren[++newStartIdx]
}
}
命中策略二
- 上一步更新完成之后,新的索引关系可以用下图来表示:
- 第一步:拿旧 children 中的 li-a 和新 children 中的 li-b 进行比对,由于二者 key 值不同,所以不可复用,什么都不做。
- 第二步:拿旧 children 中的 li-c 和新 children 中的 li-c 进行比对,此时,由于二者拥有相同的 key,所以是可复用的节点,但是由于二者在新旧 children 中都是最末尾的一个节点,所以是不需要进行移动操作的,只需要调用 patch 函数更新即可,同时将相应的索引前移一位
while (oldStartIdx <= oldEndIdx && newStartIdx <= newEndIdx) {
if (oldStartVNode.key === newStartVNode.key) {
} else if (oldEndVNode.key === newEndVNode.key) {
patch(oldEndVNode, newEndVNode, container)
oldEndVNode = prevChildren[--oldEndIdx]
newEndVNode = nextChildren[--newEndIdx]
} else if (oldStartVNode.key === newEndVNode.key) {
} else if (oldEndVNode.key === newStartVNode.key) {
patch(oldEndVNode, newStartVNode, container)
container.insertBefore(oldEndVNode.el, oldStartVNode.el)
oldEndVNode = prevChildren[--oldEndIdx]
newStartVNode = nextChildren[++newStartIdx]
}
}
命中策略三
- 上一步更新完成之后,新的索引关系可以用下图来表示:
- 第一步:拿旧 children 中的 li-a 和新 children 中的 li-b 进行比对,由于二者 key 值不同,所以不可复用,什么都不做。
- 第二步:拿旧 children 中的 li-b 和新 children 中的 li-a 进行比对,不可复用,什么都不做。
- 第三步:拿旧 children 中的 li-a 和新 children 中的 li-a 进行比对,此时,我们找到了可复用的节点。
- 这一次满足的条件是:oldStartVNode.key === newEndVNode.key,这说明:li-a 节点所对应的真实 DOM 原本是第一个子节点,但现在变成了“最后”一个子节点,这里的“最后”并不是指真正意义上的最后一个节点,而是指当前索引范围内的最后一个节点。所以移动操作也是比较明显的,我们将 oldStartVNode 对应的真实 DOM 移动到 oldEndVNode 所对应真实 DOM 的后面即可
while (oldStartIdx <= oldEndIdx && newStartIdx <= newEndIdx) {
if (oldStartVNode.key === newStartVNode.key) {
} else if (oldEndVNode.key === newEndVNode.key) {
patch(oldEndVNode, newEndVNode, container)
oldEndVNode = prevChildren[--oldEndIdx]
newEndVNode = newEndVNode[--newEndIdx]
} else if (oldStartVNode.key === newEndVNode.key) {
patch(oldStartVNode, newEndVNode, container)
container.insertBefore(
oldStartVNode.el,
oldEndVNode.el.nextSibling
)
oldStartVNode = prevChildren[++oldStartIdx]
newEndVNode = nextChildren[--newEndIdx]
} else if (oldEndVNode.key === newStartVNode.key) {
patch(oldEndVNode, newStartVNode, container)
container.insertBefore(oldEndVNode.el, oldStartVNode.el)
oldEndVNode = prevChildren[--oldEndIdx]
newStartVNode = nextChildren[++newStartIdx]
}
}
命中策略一
- 上一步更新完成之后,新的索引关系可以用下图来表示:
- 第一步:拿旧 children 中的 li-b 和新 children 中的 li-b 进行比对,二者拥有相同的 key,可复用
while (oldStartIdx <= oldEndIdx && newStartIdx <= newEndIdx) {
if (oldStartVNode.key === newStartVNode.key) {
patch(oldStartVNode, newStartVNode, container)
oldStartVNode = prevChildren[++oldStartIdx]
newStartVNode = nextChildren[++newStartIdx]
} else if (oldEndVNode.key === newEndVNode.key) {
} else if (oldStartVNode.key === newEndVNode.key) {
} else if (oldEndVNode.key === newStartVNode.key) {
}
}
未命中四种策略,遍历旧节点列表
- 上图中 ①、②、③、④ 这四步中的每一步比对,都无法找到可复用的节点
- 策略为:拿新 children 中的第一个节点尝试去旧 children 中寻找,试图找到拥有相同 key 值的节点
- 如果在旧的 children 中找到了与新 children 中第一个节点拥有相同 key 值的节点,这意味着:旧 children 中的这个节点所对应的真实 DOM 在新 children 的顺序中,已经变成了第一个节点。所以我们需要把该节点所对应的真实 DOM 移动到最前头
while (oldStartIdx <= oldEndIdx && newStartIdx <= newEndIdx) {
if (oldStartVNode.key === newStartVNode.key) {
} else if (oldEndVNode.key === newEndVNode.key) {
} else if (oldStartVNode.key === newEndVNode.key) {
} else if (oldEndVNode.key === newStartVNode.key) {
} else {
const idxInOld = prevChildren.findIndex(
node => node.key === newStartVNode.key
)
if (idxInOld >= 0) {
const vnodeToMove = prevChildren[idxInOld]
patch(vnodeToMove, newStartVNode, container)
container.insertBefore(vnodeToMove.el, oldStartVNode.el)
prevChildren[idxInOld] = undefined
}
newStartVNode = nextChildren[++newStartIdx]
}
}
- 因为旧节点已经找到并处理过了,所以后续的双端比较需要跳过处理过的节点
- 将旧 children 中的 li-b 节点变成 undefined,然后旧节点指针遇到时跳过
while (oldStartIdx <= oldEndIdx && newStartIdx <= newEndIdx) {
if (!oldStartVNode) {
oldStartVNode = prevChildren[++oldStartIdx]
} else if (!oldEndVNode) {
oldEndVNode = prevChildren[--oldEndIdx]
} else if (oldStartVNode.key === newStartVNode.key) {
} else if (oldEndVNode.key === newEndVNode.key) {
} else if (oldStartVNode.key === newEndVNode.key) {
} else if (oldEndVNode.key === newStartVNode.key) {
} else {
const idxInOld = prevChildren.findIndex(
node => node.key === newStartVNode.key
)
if (idxInOld >= 0) {
const vnodeToMove = prevChildren[idxInOld]
patch(vnodeToMove, newStartVNode, container)
prevChildren[idxInOld] = undefined
container.insertBefore(vnodeToMove.el, oldStartVNode.el)
}
newStartVNode = nextChildren[++newStartIdx]
}
}
新增情况一
- 节点所在的双端不满足四种策略,也不满足能找到旧节点
- 在新 children 中,节点 li-d 是一个全新的节点。在这个例子中 ①、②、③、④ 这四步的比对仍然无法找到可复用节点,所以我们会尝试拿着新 children 中的 li-d 节点去旧的 children 寻找与之拥有相同 key 值的节点,结果很显然,我们无法找到这样的节点。这时说明该节点是一个全新的节点,我们应该将其挂载到容器中,由于 li-d 节点的位置索引是 newStartIdx,这说明 li-d 节点是当前这一轮比较中的“第一个”节点,所以只要把它挂载到位于 oldStartIdx 位置的节点所对应的真实 DOM 前面就可以了,即 oldStartVNode.el
while (oldStartIdx <= oldEndIdx && newStartIdx <= newEndIdx) {
if (!oldStartVNode) {
oldStartVNode = prevChildren[++oldStartIdx]
} else if (!oldEndVNode) {
oldEndVNode = prevChildren[--oldEndIdx]
} else if (oldStartVNode.key === newStartVNode.key) {
} else if (oldEndVNode.key === newEndVNode.key) {
} else if (oldStartVNode.key === newEndVNode.key) {
} else if (oldEndVNode.key === newStartVNode.key) {
} else {
const idxInOld = prevChildren.findIndex(
node => node.key === newStartVNode.key
)
if (idxInOld >= 0) {
const vnodeToMove = prevChildren[idxInOld]
patch(vnodeToMove, newStartVNode, container)
prevChildren[idxInOld] = undefined
container.insertBefore(vnodeToMove.el, oldStartVNode.el)
} else {
mount(newStartVNode, container, false, oldStartVNode.el)
}
newStartVNode = nextChildren[++newStartIdx]
}
}
新增情况二
- 最终双端比较完成后结果
- oldEndIdx 将比 oldStartIdx 的值要小,对 oldEndIdx 和 oldStartIdx 的值进行检查,如果在循环结束之后 oldEndIdx 的值小于 oldStartIdx 的值则说明新的 children 中存在还没有被处理的全新节点,这时我们应该调用 mount 函数将其挂载到容器元素中,观察上图可知,我们只需要把这些全新的节点添加到 oldStartIdx 索引所指向的节点之前即可
while (oldStartIdx <= oldEndIdx && newStartIdx <= newEndIdx) {
}
if (oldEndIdx < oldStartIdx) {
for (let i = newStartIdx; i <= newEndIdx; i++) {
mount(nextChildren[i], container, false, oldStartVNode.el)
}
}
删除节点
- 在进行双端比较后
- 此时 newEndIdx 的值小于 newStartIdx 的值,所以循环将终止,但是通过上图可以发现,旧 children 中的 li-b 节点没有得到被处理的机会,我们应该将其移除才行,循环结束后,一旦满足条件 newEndIdx < newStartId 则说明有元素需要被移除
while (oldStartIdx <= oldEndIdx && newStartIdx <= newEndIdx) {
}
if (oldEndIdx < oldStartIdx) {
for (let i = newStartIdx; i <= newEndIdx; i++) {
mount(nextChildren[i], container, false, oldStartVNode.el)
}
} else if (newEndIdx < newStartIdx) {
for (let i = oldStartIdx; i <= oldEndIdx; i++) {
container.removeChild(prevChildren[i].el)
}
}
双端比较的优势
- 如果采用 React 根据相对位置的diff 方式来对上例进行更新,则会执行两次移动操作
- 首先会把 li-a 节点对应的真实 DOM 移动到 li-c 节点对应的真实 DOM 的后面
- 接着再把 li-b 节点所对应的真实 DOM 移动到 li-a 节点所对应真实 DOM 的后面,即:
- 如果采用 vue 的双端比较 diff
- 第一步:拿旧 children 中的 li-a 和新 children 中的 li-c 进行比对,由于二者 key 值不同,所以不可复用,什么都不做。
- 第二步:拿旧 children 中的 li-c 和新 children 中的 li-b 进行比对,不可复用,什么都不做。
- 第三步:拿旧 children 中的 li-a 和新 children 中的 li-b 进行比对,不可复用,什么都不做。
- 第四步:拿旧 children 中的 li-c 和新 children 中的 li-c 进行比对,此时,两个节点拥有相同的 key 值,可复用。
- 可以看到,我们只通过一次 DOM 移动,就使得真实 DOM 的顺序与新 children 中节点的顺序一致,后序只需要 patch 不需要移动。双端比较更加符合人类思维,在移动 DOM 方面更具有普适性,能减少因为 DOM 结构的差异而产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