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司空见惯”是什么意思?

“司空见惯”,汉语成语,指某事常见,不足为奇。

【司空见惯】

“司空见惯”,意思是看惯了就不会觉得奇怪了。

司空,古代的官职名称。主管建设,相当于后世的工部尚书,后来转变为监察官,相当于现在检察院的总检察长。

成语出处:

唐代孟綮《本事诗·情感》记载刘禹锡诗:“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江南刺史肠。”

唐代刘禹锡是个非常有才华的人,他的《陋室铭》很多人更是耳熟能详:“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据记载他早年考中进士,便在京担任监察御史之职。但他的性格放荡不羁,得罪了京中很多权贵,因而受到排挤,被贬到苏州做刺史。

在苏州任职期间,当地一个曾担任司空官职叫李绅的人,因仰慕刘禹锡的才名,邀请他饮酒。席间请了几个歌妓作陪。在饮酒间,刘禹锡一时诗兴大发,便做了一首诗《赠李司空妓》:

高髻云鬓新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

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苏州刺史肠。

“司空见惯”一词便由此而来。

现在多指见惯不怪的事。

如吴玉章《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至于华侨被殴辱、房屋被烧毁,等等,早已成为司空见惯的平常事情。”

郭沫若《革命春秋·创造十年续篇》:“帝国主义这种字样,在现今已是司空见惯了,但在当年却几乎是一种讳名。”

有必要引起注意的是,“司空见惯”经常被误用。

那些自然而常见的现象,使用这个词语描述是不正确的。如早上太阳从东方升起,傍晚太阳从西方落下,这是自然规律,虽然常见却不能用司空见惯来描述。“司空见惯”主要是针对那些偶然但又经常发生的事。

【刘禹锡】

刘禹锡,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山。

刘禹锡贞元九年,进士及第,初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记室,为杜佑所器重,后从杜佑入朝,为监察御史。贞元末,与柳宗元,陈谏、韩晔等结交于王叔文,形成了一个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后历任朗州司马、连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主客郎中、礼部郎中、苏州刺史等职。会昌时,加检校礼部尚书。卒年七十,赠户部尚书。

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

有“诗豪”之称。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

诗歌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

哲学著作《天论》三篇,论述天的物质性,分析“天命论”产生的根源,具有唯物主义思想。有《刘梦得文集》,存世有《刘宾客集》。

你可能感兴趣的:(【国学】“司空见惯”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