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数据驱动----交互设计师成长之路

作为交互设计师,自我提升的方法有很多,看书看文章看竞品。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式,就是自我检验和反省。

时常在整理文件的时候翻出一两年前出的交互稿,感觉有很多思考不周的地方,但这种反思仅限于个人在经历了那么多项目,看过那么多产品和文章后,受主流趋势或经验积累的影响的基础之上,缺乏了一点客观性。所以自从产品们都在讨论数据驱动之后,笔者也一直在想,交互设计能否实现数据驱动?

以网易新闻问吧为例。对团队来说用户参与度肯定是核心,如何来评估参与度这个既具体又缥缈的指标呢?

说其“具体”,因为有一个很直接的数值可以反应用户在这个页面中“有所作为”,那就是提问率。

那么如何从交互设计上去提高提问率?

如上图,曾经努力思考过的一个问题,仿佛这个问题就是提高用户参与度的核心,那就是:提问按钮是以输入框的样式放下面,还是以悬浮按钮的形式放右下角。当时的思考是,前者虽然形态上不如后者那样风骚且明显,但是伪输入框的样式,在心理暗示上距离成功的发布一个问题的结果更接近(虽然两个方案都只是一个入口,点击之后都是进入到同样的页面流程中)。

现在回头来看,觉得当年的想法还是太简单了。

基于GSM模型(Google的用户体验团队提出的一种指标体系,该体系主要是用来量化用户体验的,GSM分别为目标Goal→信号Signal→指标Metric)

简单的表达一下年轻的我当时的思考逻辑。

从这个干巴巴的思考逻辑上,能看出什么问题吗?对,年轻的我狭隘的把这三个词组画上了等号。而结合实际使用场景,逻辑比这个要复杂得多。

首先用户抵达这个页面时分就为“无目标用户”和“有目标用户”

对于无目标用户,到达这个页面后的行为路线更多的是无目标的浏览,这种情况下,用户在此页面的浏览行为就是参与度的体现。可以说停留时间越长,所展开的以浏览为目的的点击行为越丰富,参与度就越高。这样的用户不会应为页面上有一个很明显的提问按钮而去提问。基于这个考虑,交互上需要更多考虑的应该是页面信息显示方式和列表加载逻辑。

对于有目标用户,到达页面后有2条路径:路径1把这个页面当工具使用,到达后通过少量信息的辅助判断,直接去提问并且希望得到回复;路径2是会先筛选现有问答内容列表,看是否有和自己所想的问题接近的内容,如果得到了答案则不会再去提问。并且受页面内容随时间沉淀会越来越多的影响,有目标用户在选择路径上也会随着内容数量和质量而改变。

通过这样的思考,可能下图的概括会更加深入和全面一些。

可以感觉出除了任务完成度这样的具体任务流程的完成度能很大程度上体现交互效果以外,其他指标的影响因素都是非常复杂的。

数据对交互来说意义在哪儿?我认为意义在于给交互亮起了指路灯,这也就是所谓“半”驱动的意思。因为有了一个清晰的预期和目标,而不仅局限于这个具体的数据对应当下眼前的这个按钮到底放哪儿,这曾以为唯一重要的细节。

成长笔记:起笔时胸有成竹,对大局已有了方向,再去纠结按钮应该放左下方还是右下方。

你可能感兴趣的:(“半”数据驱动----交互设计师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