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早已注定,不如直面(2)

巴斯的《进化心理学》让我们为自己的爱吃肉的嗜好找到了祖先的传统,更为男人以貌取人的择偶标准戴上了冠冕堂皇的帽子。同时也告诉我们在漫长的进化中,人类为什么会将家庭的传统保留下来?以及为了应对常见的家庭冲突,人类又进化出了怎样的心理机制。

家庭在社会进步历程中的冲突与互助

首先来看人类为什么要组建家庭?在我们的概念中认为婚姻和家庭的存在是天经地义的事,其实不然。据统计,在所有鸟类和哺乳动物中,只有3%的物种会组建家庭。很多物种在身体发育成熟后不久就会离开巢穴,很少和父母在一起生活。但殊不知,恰恰是这3%物种的选择,让家庭这一模式得以进化,延续至今。

在进化心理学家们看来,人类之所以保留了组建家庭的传统,是因为一个人的亲属关系对他的生存几率有很大的影响。

在美洲大陆开拓的初期,有一群开荒者乘坐着“五月花号”来到普利茅斯殖民地。但他们到达当地的时候,普利茅斯的天气特别寒冷,食物紧缺,疾病横行。据统计,当时去的103个人中有53个人很快就死了,而活下来的那些人多半都是当时在本地有亲属的人。由此可见,在原始进化的严峻考验面前,有亲人的往往比孤苦伶仃、没有家人的人有更大的存活几率。

其次,为了应对家庭冲突,人类逐渐形成了一些心理机制和行为习惯,比如基于遗传相关度的利他行为。

在某些鸟类中,父母返回巢穴时会带来食物,这时幼鸟之间经常会为了抢占好的取食位置而争斗不休,甚至会把自己的兄弟姐妹推出巢穴。而在哺乳动物中,这类情况也很普遍,同一窝出生的幼崽,它们之间的竞争主要是为了抢夺被母亲的喂养机会。而到了人类社会,类似的家庭冲突也再常见不过了,但是,家庭冲突本身,是不利于人类进化的。

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人类渐渐进化出了一些心理机制和行为模式,比如基于血缘关系的利他行为,来应对这些问题。什么叫基于血缘关系的利他行为呢?就是说啊,生活中人们往往更倾向去帮助那些和自己亲缘关系的人,关系越亲近,越甘于牺牲和奉献去帮忙。而这样友好的互助行为和甘于牺牲的表现,在化解家庭矛盾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因此,一定程度上我们也可以说,如果人类后来并没有进化出应对这种家庭冲突的心理机制,那么,或许今天我们所看重的家庭和亲情也早已不复存在了。没有家庭和亲人的互相扶助,个体的生存就变得更加困难了。

群居中的合作共赢与互相攻击

原始社会里,条件艰苦,资源匮乏,为了共同抵御恶劣的环境选择了群居生活,同时进化出出了解决群居问题的心理机制,一是人类的合作联盟,二是攻击行为。

在远古时代的群居中,人类产生了很多交换合作的行为,比如,我把我摘的水果给你,你再把你捕获的猎物给我。他们选择群居的生活方式,通过合作联盟共同抵御外敌,保护家人,繁衍自己的后代,渐渐地进化出了一套互惠式的合作行为模式。

群居也导致了一些攻击行为。在一些原始部落中,如果男性要想吸引异性,就必须要在狩猎、守护部落、进攻战斗中表现出强大的体能。这样才能吸引异性,并起到示威的作用,让其他竞争对手自动放弃。而且,战斗中的获胜方,往往受到部族中其他人的尊敬,被授予更高的社会地位和权力,而地位的提升、资源的积累都有助于男性获得更多的择偶机会,更受异性青睐。

从进化的角度看,男性的攻击行为至少能为其带来五方面的收益:夺取资源、保护自己的亲人免受伤害、战胜同性竞争者,争取更多的繁殖机会、提升地位和社会等级和防止伴侣出轨等。

攻击行为,也是人类在群居生活中为了更好地生存而产生的一种行为偏好。

从古至今,为了生存,为了解决温饱问题,我们生出了对食物、对居住环境的偏好;为了更加顺利地繁衍后代,提高生活品质,女性在择偶时更倾向社会资源多,地位高,年长且具有男子气概的健康男性;而男性则喜欢年轻漂亮、身材比例较好的女性;为了增加生存几率,人们选择组建家庭,拥有更多的亲人,以获得更大的生存保障。

原来我们所有的轮回早已在基因中注定,对很多之前看不惯的现实也可以理解了,似乎不那么别扭了。既然很多都是已经注定的,那不如直面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既然早已注定,不如直面(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