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http://www.cnnic.net.cn/
制定因特网标准的四个阶段
三个步骤:
1、建立连接
2、数据传输
3、释放连接
对于计算机突发数据的传输,线路利用率不高
计算机中数据量的单位,也是信息论中信息量的单位,一个比特就是二进制数字中的一个1或0
常用数据量单位:
8 bit = 1 Byte
KB = 2^10 B
MB = K * KB = 2^10 * 2^10 B = 2^20 B
GB = K * MB = 2^10 * 2^20 B = 2^30 B
TB = K * GB = 2^10 * 2^30 B = 2^40 B
连接在计算机网络上的主句在数字信道上传送比特的速率,也称比特率或数据率
基本单位:bit/s(b/s,bps)
常用单位:
Kbs=10^3b/s
Mbs=k Kbs=10^6b/s
Gbs=k Mbs=10^9b/s
Tbs=k Gbs=10^12b/s
信号所包含的各种不同频率成分所占据的频率范围
单位: Hz(kHz, MHz, GHz)
用来表示网络的通信线路所能传送数据的能力,因此网络带宽表示在单位时间内从网络的某一点到另一点所能通过的最高数据率。
单位: b/s(kb/s,Mb/s,Gb/s,Tb/s)
吞吐量表示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网络(或信道、接口)的数据量。
吞吐量被经常用于对现实世界中的网络的一种测量,以便知道实际上到底有多少数据量能够通过网络。
吞吐量受网络的带宽或额定速率的限制。
分组长度(b)/发送速率(b/s)
发送速率 = min[网卡发送速率,信道带宽,交换机或路由器的接口速率]
信道长度(m)/电磁波传播速率(m/s)
电磁波传播速率:
自由空间:3 x 10^8m/s
铜线电缆:2.3 x 10^8m/s
光纤电缆:2.0 x 10^8m/s
通信双方交互一次所消耗的时间。
信道利用率用来表示某信道有百分之几的时间是被利用的(有数据通过)。
网络利用率是全网络的信道利用率的加权平均。
根据排队论,当某信道的利用率增大时,该信道引起的时延也会迅速增大,因此,信道利用率并非越高越好。
也不能使信道利用率太低,这会使宝贵的通信资源被白白浪费。
丢包率即分组丢失率,是指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传输过程中丢失的分组量与总分组数量的比率。
丢包率具体可分为接口丢包率、结点丢包率、链路丢包率、路径丢包率、网络丢包率等。
分组丢失主要有两种情况:
从下往上依次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它是法律上的国际标准
从下往上依次是:网络接口层、网际层、运输层、应用层。
它是事实上的国际标准。
网络接口层并没有规定什么具体的内容,目的是为了可以互连各种各样的网络接口。
网际层的核心协议是IP协议,它可以互连各种不同的网络接口,并给运输层的TCP协议和UDP协议提供服务。
从下往上依次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应用层。
上述问题划归为物理层
上述问题划归为数据链路层
上述问题划归为网络层
上述问题划归为运输层
上述问题划归为应用层
五层协议的原理体系结构各层所解决的问题如下:
通过浏览器进程与Web服务器进程的交互实例,演示分组逐层封装和解封的过程
实体是指任何可发送或接受信息的硬件或软件进程。
对等实体是指通信双方相同层次中的实体。
协议是控制两个对等实体进行逻辑通信的规则的集合。
协议的三要素是语法、语义、同步
语法定义所交互信息的格式,例如,IP数据报的格式
语义定义通信双方所要完成的操作,例如,主机HTTP的GET请求给Web服务器,Web服务器收到后执行相应的操作,然后给主机发回HTTP的响应
同步定义通信双方的时序关系,例如,TCP的“三报文捂手”建立连接
对等层次之间传送的数据包称为该层的协议数据单元PDU
在协议的控制下,两个对等实体间的逻辑通信使得本层能够向上一层提供服务。
要实现本层协议,还需要使用下面一层所提供的服务
协议是“水平的”,服务是“垂直的”
实体是看得见相邻下层所提供的服务,但并不知道实现该服务的具体协议,也就是说,下面的协议对上面的实体是“透明”的
服务访问点是指在同一系统中相邻两层的实体交换信息的逻辑接口,用于区分不同的服务类型
服务原语是指上层使用下层所提供的服务必须通过与下层交换一些命令。
在导引型传输媒体中,电磁波被导引沿着固体媒体传播
同轴电缆
双绞线
绞合的作用
1、低于部分来自外界的电磁干扰
2、减少相邻导线的电磁干扰
3、目前的家用以太网,最低应选用超5类(5E)双绞线
4、屏蔽双绞线比非屏蔽双绞线具有更好的抗干扰性能,但价格也更贵
光纤
电力线
非导引型传输媒体是指自由空间
需要计算机处理的文字、图片、音频以及视频等统称为消息
数据是运送消息的实体,计算机只能处理二进制数据
信号是数据的电磁表现
数字信号转换为另一种数字信号,在数字信道中传输:例如,以太网使用曼彻斯特编码、4B/5B、8B/10B等编码
模拟型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在数字信道中传输:例如,对音频信号进行编码的脉码调制PCM
不归零编码
归零编码
每个码元传输结束后信号都要"归零",所以接收方只要在信号归零后进行采样即可,不需要单独的时钟信号。‘
实际上,归零编码相当于把时钟信号用“归零”方式编码在了数据之内,这成为“自同步”信号。
但是,归零编码中大部分的数据带宽,都用来传输“归零”而被浪费了。
曼彻斯特编码
在码元中间时刻发生电平跳变,即表示时钟,也表示数据。
正跳变表示1或0,负跳变表示0或1,可自行定义。
传统以太网(10Mb/s)使用该编码
差曼彻斯特编码
在码元中间时刻发生电平跳变,跳变仅表示时钟。
码元开始处电平是否发生变化表示数据。
比曼彻斯特编码变化少,更适合较高的传输速率。
所调制的信号由两种不同振幅的基本波形构成。
每个基本波形只能表示1比特信息量。
所调制的信号由两种不同频率的基本波形构成。
每个基本波形只能表示1比特信息量。
所调制的信号由两种不同初相位的基本波形构成。
每个基本波形只能表示1比特信息量。
在使用时间域的波形表示数字信号时,代表不同离散数值的基本波形。
简单来说,码元就是一段调制好的基本波形,可以表示比特信息。
在假定的理想条件下,为了避免码间干扰,码元传输速率是有上限的。
理想低通信道的最好码元传输速率=2W Baud = 2W码元/秒
理想带通信道的最好码元传输速率= W Baud = W 码元/秒
W表示信道带宽,单位为Hz
码元传输速率又称为波特率,调制速率,波形速率或符号速率,和比特率有一定的关系
当1个码元只携带1比特的信息量时,波特率(码元/秒)与比特率(比特/秒)在数值上是相等的。
当1个码元只携带n比特的信息量时,则波特率(码元/秒)转换成比特率(比特/秒)时,数值要乘以n。
实际的信道所能传输的最高码元速率,要明显低于奈氏准则给出的这个上限值。这是因为实际信道还会受到其他因素干扰(噪声干扰、信号衰弱等)
要提高信息传输速率(比特率),就必须设法使每一个码元能携带更多个比特的信息量,这需要采用多元制。
并不是无限制的提高每个码元携带的比特数量,就可以无限制地提高信息的传输速率。因为信道的极限信息传输速率还要受限于实际的信号在信道中传输时的信噪比。
带宽受限且有高斯白噪声干扰的信道的极限信息传输速率
c:信道的极限信息传输速率(单位为b/s)
W:信道带宽(Hz)
S:信道内所传输信号的平均功率
N:信道内的高斯噪声功率
S/N:信噪比,使用分贝(dB)作为度量单位。信噪比(dB)= 10 x log1( S / N)(dB)
在实际信道上能够达到的信息传输速率要比该公式的极限传输速率低,因为在实际信道中,信号还要收到其他一些损伤,如各种脉冲干扰等。
信道带宽或信道中信噪比越大,信息的极限传输速率越高。
在信道带宽一定的情况下,要想提高信息的传输速率就必须要采用多元制(更好的调制方法)和努力提高信道中的信噪比。
自从香农公式发表后,各种新的信号处理和调制的方法不断出现,目的都是为了尽可能地接近香农公式给出的传输速率极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