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曾经看过哪些译制片

央视电影频道在午后的时间里,经常会重播外国译制老片,重温精典,不禁勾起了我的怀旧情结。

上世纪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初期,国产的影片还在冷宫中,对外的文化便先行一步,打开了一个小口,陆续引进了一批外国影片。

那时的每个月中,单位工会都要组织收看两次电影,十部影片中,倒有九部是外国译制片。那是对外开放的最初期,译制影片作为西方文化进驻中国的文化载体,引起的影响是巨大的,让大多数不了解西方文化的国人们,大开了眼界。

留给我印象深刻的外国译制影片有:«百万英镑»,«巴黎圣母院»,«悲剧世界»,«叶塞尼亚»,«简爱» ,«雾都孤儿»,«冷酷的心»等等。

对了,还有罗马尼亚的两部影片,一部叫«多瑙河三角洲的警报»,另一部记不起名字了。日本影片中最引起轰动的是«望乡»,表现了一个妓女悲惨的一生,上映后争议不断,那是对中国人固有传统观念的一次冲击。随后还上映了«生死恋»,«追捕»,《远山的呼唤》等等。总之许多影片,都是由世界名著改编的精典,观后颇有受益。我们那代人对世界的认识,也似乎从这些译制电影片开始。

那时候,工会每次发电影票都是一件令职工兴奋不已的事情。而每一次看完电影后,后续的讨论和观后感,总要持续很多天。往往是第二天早晨上班后,工作没开始,对影片的赏析会就先开始了,大家常常是你一言,我一语的,好不热闹,也顾不得什么工作纪律了。

正聊到高兴处,科长多半会从隔壁的单人办公室里突然走过来,把大家数落一通,大家也只好把没说完的话给咽了下去,相视而笑,即刻稀里哗啦地,拨起了算盘珠子。

那个时候大家的生活水平大致相同,工作以外,看电影成了最大的文化娱乐活动。由此想见,我们那代人的物质文化生活尽管匮乏,但对精神生活的渴求与追求,却是强烈热忱的。

被引进的印度影片数量很多,因为印度素有电影之国美誉,每年电影的生产量巨大。象影片《流浪者》,引进时可谓生逢其时,对当时的血x统论,唯成c分论,可谓是沉重的批判。《流浪者》在本市上映多日,常常爆满,一票难求。影片中的音乐优美,插曲《拉兹之歌》,《丽达之歌》,被广为传唱。

印度影片被引进的,还有«大篷车»等,印象也非常深刻。

对于当时的年轻人来说,会模仿背诵影片中主人公的经典台词,是一件很时髦的事情。比如像«追捕»中的一段台词:跳啊,你怎么不跳了……多么蓝的天啊!走过去,就会融化在蓝天里……,类似的台词,在我们同龄人之间,至今仍是一种会意与默契。

毫无疑问,这是属于我们那个时代的烙印。

上周六央视电影频道播出的英国影片《阳光下的罪恶》,是根据英国女作家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同名侦探小说改编,它与《尼罗河上的惨案》,《东方快车谋杀案》等,组成了一个侦探电影系列,在当时也是很受欢迎的。

重新收看《阳光下的罪恶》,仍饶有兴致。喜欢大侦探家波洛这个人物形象,他有着一双不同于常人的眼睛,观察入微,思维缜密,推理深刻,却又不失风趣幽默,在险象环生的剧情中,一边是引人入胜,一边又缓解着观众紧张恐惧的心理,增强了影片的艺术效果。

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侦探小说,多以骗保为杀人的动机,深刻揭示了当时的欧洲国家,金钱主义思潮泛滥的现状。

那个年代喜欢的侦探小说,还有英国的侦探小说家,柯南道尔的福尔摩斯系列,相比阿加莎的作品,福尔摩斯系列普及性更广,原著作品就很受读者追捧,几乎男女老少争相传看,有时间写写这些往事,也会很有意思。

但侦探小说相比于那些世界名著经典,还是显得快餐了一些,因为故事性强,改编成电影后,容易受到观众的喜欢。但侦探小说的套路大致如此,突破也难,常常给人一种创作手法重复的感觉。

不知何时电影频道会重播印度影片《流浪者》,说真的,还想再看一遍。因为除了对影片本身的欣赏外,更有对最初接触这些影片时的那个年代的怀想。

你可能感兴趣的:(那些年,曾经看过哪些译制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