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22

风为春季的主气,但四季皆有风。中医学认为风邪是外感发病的一种极为重要

1.风

因素,风邪外袭多自皮毛肌族而入,从而产生外风病证。如汗出当风或迎风卧

其临床表现

受风邪的重要原因。

(1)风为百病之长风邪是六淫的主要致病因素,凡寒湿、燥、热诸邪、4.温

困重等症。

风邪而侵犯人体。因此,风邪常为外邪致病的先导。正如《素·空论》所说“久居

百病之始也。”《素问·风论》进一步强调:“风者,百病之长也。

湿y

风邪不仅与其他六淫邪气相兼夹为病,有时还同病理性产物之痰相结合成为风

(1)

病。如风痰阻络可致面瘫病证。

沉重等症

(2)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风为阳邪,具有升发、向上、向外的特(2

下黏

性开泄,是指易使理疏泄而开张,故风邪伤人易犯人体的上部(头面)、阳经和状多黏

且使皮毛理开泄,常见头痛、汗出、恶风等症。故素问·太阴阳明论》说:“伤于长或反

者,先受之。”

(

(3)风性善行而数变“善行”,是指风邪致病具有病位游移,行无定处的特人体

痹中关节疼痛游走不定,就属风邪偏盛的行痹,也称风痹。“数变”,是指风邪致不爽

变幻无常和发病迅速的特性。如风邪致病的风疹,就表现为皮肤瘙痒、时隐时现,牌

伏等

(④)风性善动是指风邪具有动不定的特性,致病后,可见眩晕、震颜、四独外

搞、反张等症。如破伤风患者的四肢抽搐、角弓反张,都与风邪这一特性有关。一

2.多

为冬季主气。在冬季严寒之时,或气温骤降,人体防寒保暖不够,常易感受寒

此外,淋雨涉水,汗出贪凉等,也容易感受寒邪。

1)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为阴气盛的表现,故其性属阴。阴寒偏盛,最易损伤人

体阳气。人体失去阳气正常温煦作用,则出现明显的寒象,如形寒肢冷、脘腹冷痛、下利

清谷便清长等症。

(2)性收引凝滞“收引”即收缩牵引,“凝滞”即凝闭阻滞。所以,阴寒之邪偏

盛,易导致人体理闭塞,筋脉李缩,气血阻滞不通,而出现恶寒、无汗、肢体屈不

利、寒性痛等临床表现。

3.暑

为夏季主气。暑邪致病有明显的季节性,独见于夏令炎热,气温过高,或烈日之下

露天作业,或工作场所闷热等

a

(1)暑为阳邪,其性炎热暑为夏季火热之气所化,其性炎热,因火热属阳,故暑为

阳邪。暑邪伤人后,多表现一系列阳热症状,如高热、烦渴、面赤、脉洪大等。

(2)暑性升散,易伤津气“升散”即上升发散暑为阳邪,阳性升发,故暑邪伤

人,上犯头目,可出现头昏、目眩。因暑邪有发散的特性,故侵袭人体后,可致理开

而多汗。若汗出过多,则耗伤津液,出现口渴喜饮,唇干舌燥,尿赤短少等症。因大量汗

出,往往气随津泄而致气虚,可见少气懒言,肢倦乏力等症。如暑热之邪扰乱心神,则心

烦不宁,甚至突然昏倒,不省人事,此为中暑重症。

(3)暑多挟湿夏季炎热多雨而潮湿,热蒸湿动,故暑邪为病,常兼挟湿邪。因此其临床表现出发烧。烦渴等暑热症状外。强奸。见头晕且重,胸闷呕恶,食少便溏。肢体困重等症。


其临床表现,除发热、烦渴等暑热症状外,常兼见头晕且重,胸闷恶,食少便速,肢体

困重等症

4.温

湿主气。长夏即夏秋之交,天气多雨,湿气最盛,易感受湿邪而发病。此外

久居湿处,或淋雨,或汗后湿衣未换,或经常接触水湿等,都较易感受湿邪

(1)湿性重浊“重“即沉重,是指感受湿邪多见头重如,周身困重,四肢酸懒

沉重等症。“浊”即移浊,多指分泌物秽浊不清湿邪致病可出现面垢多、大便泻

下黏液血、小便浑浊、白带过多、湿疹浸浮流水等各种移浊症状

状多黏滞而不,如排出物及分泌物多滞涩面。湿性黏,主要有二1一是指湿病证

长或反复发作,如湿疹、湿痹等。

湿

(3)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湿性重浊其性类水,故为阴邪。湿邪侵害

人体,留滞于脏经络,最易阻遏气机,造成气机不畅,而见胸闷腔病,小便短涩,大便之

不爽等症。因湿为阴邪,阴胜则阳病,故湿易损伤阳气。脾喜燥而恶湿,所以湿邪最易损

伤牌阳,脾失健运,水湿停聚,发为腹胀满,食欲不振、大便稀、尿少、水肿等症。理

(4)湿性趋下,易袭阴位湿邪致病多见下部的症状,如水肿多以下肢较为明显。此

外,淋浊、带下、泻等病证,多由湿邪下注所致。

5.燥

燥为秋季主气。秋季多久晴无雨,天气干燥,所以容易感受燥邪为患。

(1)燥性干涩,易伤津液燥邪性质干燥枯涩故外感燥邪最易耗伤人体津液,而见

口鼻干燥,咽干口渴,皮肤干涩,甚至皲裂毛发不荣,小便短少,大便干结等症。正如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燥胜则干。

伤肺耳顺

(2)燥易伤肺肺为娇脏,喜润而恶燥,主气而司呼吸,外合皮毛,开窍于鼻。燥邪

多从口鼻而人,最易伤肺,损伤肺津,肺失润则宣发肃降无能,可见千咳少痰,或痰液

胶黏难咳,或痰中血等症。

6.火(热

火热为盛所生,故火热常可混称。但火与温热,同中有异,火为热之极,热为温之

渐,但火、热、温三者的基本性质相同,故火热、温热也常并称。

(1)火为阳邪,其性炎上阳主躁动而向上,火热之性,燔灼焚焰,升腾上炎,故属

阳邪。火热伤人,多见高热、烦渴、汗出及口舌生疮、牙龈肿痛、脉洪数等症。其扰乱心

神,出现心烦失眠、狂躁妄动、神昏语等症。

(2)火易耗伤阴津火热燔灼,既能灼伤阴津,又能迫津外泄,使人体津伤液耗。故

火邪致病,常伴见口渴喜饮、咽干唇燥、大便干结、小便短赤等症。

(3)火易生风动血火热炽盛,燔灼肝经,劫耗阴液,使筋脉失养而致肝风内动,称

为“热极生风”,症见高热,神昏谵语,四肢抽搐目睛上视,颈项强直,角弓反张等。

同时,火热之邪,扰动血分,加快血行,灼伤脉络,乃至迫血妄行,而致各种出血,如吐

血、衄血、便血、尿血、皮肤发斑、崩漏、月经过多等。此外,火热客于血肉,聚不

散,肉腐血败,发为痈肿疮疡。

自然界中,除六淫之外,尚有一类具有强烈传染性的致病邪气,叫做疫疠。疫疠的性质和温热之邪相近似,但疫疠具有毒力强,致病力强、传染性强的特性。其发病急骤。病情重笃。症状相似,易于流行为瘟疫,也可 散在发生  疫疠,实际包括了很多现代许多的传染病和烈性传染病,如鼠疫,天花,霍乱|,中毒性菌痢,白喉等。

47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9-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