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观剧报告 (音乐剧)

写在前面

2021年全年观剧近50场。以舞剧为主,音乐剧部数不多,但多刷的场次多。分为推荐,观望和不推荐三类。


  推荐榜单

  ❤️《醉后赢家》和《双城环梦记》

  我一直在问自己,为什么会刷这两部剧这么多遍。

  刚好在朋友文章里看到他谈《详谈:张勇》这本书,说书里讲:评价一家店主要看“三味”,即“菜 味”“店味”“人味”;评价一位大厨则要看“五维”,即“食材”“味道”“火候” “呈现”“变化”。

  我觉得,“三味”和“五维”,刚好可以用来说说戏剧。

  三味:“菜味”“店味”“人味”,可以落在这两部剧的整体上。

  先说醉后,逻辑上的bug是存在的,显然没法补上。但奇怪的是,从菜味上看,它仍然很香。

  或许是导演对于整体节奏的把控,或许是舞台布景和灯光音响的运用,或许是表演的因素,这剧在恐怖的气氛中,显得既轻松,又好笑。所有沉重的部分都被化掉了,但又很抓人。

  关于“店味”,我更想说说开麻的剧场氛围。男女都有,不是清一色女观众,也没有追星的氛围。台上每个包袱抖出来,台下都会很开心地跟着笑。

  坐在观众席里,就是跟着大家一起乐的过程,或者大家互相渲染着快乐。

  至于“人味”,就是亲民的票价。本来就不贵,还经常打折,也很好买。花100多块钱去剧场开心地乐乐,谁不愿意呢。

  大厨的“五维”可能要体现在表演上。也就是:“食材”“味道”“火候” “呈现”“变化”这五方面。

  “食材”更多指演员本身。于晓璘的表演没话说。其他人,乐尧、3y,恩尔、雪银、乙萱,甚至包括马小辈儿、小曹欠儿和美秀,名气未必大,但没一个拉胯的。

  最好玩的是他们之间的化学反应,这也许就是“味道”吧。

  至于“火候”,我想说说树丁一。看过大树不少剧,翻回头来才感觉到李丁一的“火候”。我甚至觉得这是大树最显功力的一个角色。

  李丁一的劲儿,不能过了,得为后面反转留着余地。也轻不得,不然人就浮了,就露了底。

  大树呢,刚好就合适。不轻不重,看不出好人坏人,反转得很顺,渣男妥妥的,还不招人讨厌。确实像是好厨子做出来的菜,火候捏得好。

  “呈现”不想细说了。帅哥美女高颜值,还要什么更好的呈现呢。想谈谈“变化”。因为看得多了,也看到各种卡司搭配,甚至看到了各种“状况”。

  “状况”蛮好玩的。

  最近2号这次,大树生病差点炸了卡,才看清这剧的主线。也才体会到,原来全靠台上这几个人配合着抖包袱,才把惊悚悬疑的气氛化掉。

  所以,意外“状况”反倒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双城》和《醉后》情况差不多。我还看到主创们的诚意。1.0版我就没觉得有问题,但观众们的意见,主创们都听进去了。所以2.0版,嗯,还是你们去现场看吧。


  ❤️《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近乎正常》《水曜日》

  这三部剧我算作一组。

  《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是我最喜欢的剧。不只因为我垂直入了树坑,还因为这剧让我对音乐剧有了全新的认识。

  像《花束》这种,在很拧巴很压抑,甚至有些变态的背景下,讲述爱和温暖的故事,我都会很喜欢。

  《近乎正常》就是如此。它背景很沉重压抑,讲的是双向抑郁症患者家庭的故事。但整部剧却很温暖。夫妻情贯穿其间,此外还有父子情,母女情,每一笔都很重,很有味道,也很打动我。

  演员方面,赵爸爸一个人就值回票价。比起朱妈,我更爱陈妈,虽然想念群山她唱得没有朱妈好,但陈妈演出了患病的妻子对整个家的爱。

  《水曜日》算不上很温暖,走出剧场我仍然被剧里的氛围震慑着,很难消散。

  但我确实看到了和解。与伤痛的和解,与自己的和解,与“家人”的和解。

  剧里的歌旋律上算不上好听,但很有氛围感。开头曲,Silent Wednesday都很好。

  看了首末场,两套卡司都不错,各有特色。pick了李宸希。

  ❤️《空中花园谋杀案》

  这剧就是:最好的史航遇到了最好的孟京辉。一个有思想上的表达,一个有舞台上的灵感,两人珠联璧合成就了这部剧。

  这是又一部只要演,我就会去看的剧。


  观望榜单

  《罗密欧与朱丽叶》

  看的是陈玉婷、李宸希卡。这剧有原版的底子在,歌好听,舞美又有特色。怎么演都不会太差。

  就剧太大了,hold不住。

  男女主都很好,但配角的戏就略差。舞蹈水平也参差不齐,主要的舞蹈,比如街头械斗就很好,但次要的舞蹈不太行。下半场开场舞,真有打少林拳的感觉。

  《望川引》

  一直喜欢中国题材的音乐剧,表达上很顺。无论对于演员,还是对于主创,甚至包括舞美,都舒服。

  这剧也是。整体舒服,表达上不费力。

  但就是,最后那段孟姜女什么鬼?想给徐瑶和刘岩多点表现空间吗?加在主线剧情里啊。

  《摇滚浮士德》

  这剧可惜。全是大歌,演得费劲,看得也累啊。

  如果撤下去一两首大歌,换点儿垫场的小歌或者别的什么,让观众缓缓。整部剧的节奏就有了起落,能妥妥变成一部爽剧。

  不推荐

  《面试》

  居然在剧场里睡着了。也是醉了。

  剧不带这么演的,把小说原封不动地往舞台上搬。看看你对门《花束》,要也照搬原著的日记体,观众都跑光了吧?

  《白夜行》

  我没见过哪剧,三个小时,男女主在台上就演半小时戏的。导演能在台下看一眼吗?就没发现不对劲吗?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1年观剧报告 (音乐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