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你自己的最高意义,是宗教。

“每个人都必须尽可能坚持自我,不是执着于他的阴暗面,而是他的特质,如此才能维持合宜的行为。我们不应违背普遍的天性,但在这个前提下,我们更应顺从自己特殊的天性。即使我们发现别人比自己重要或优秀,也应该以我们自己的天性作为行事的准绳。与我们自己的特质作对没有用。去追求一个你达不到的目标,也没有意义。”

西塞罗这段话,简直是对德尔菲神谕“成为你自己”的完美诠释。成为自己,并不是接纳一个负面的自己,而意味着拥抱自己的特殊才能。如果你天生是视觉天才,那么从事绘画就比销售信用卡更符合你的本性;如果你天生喜欢思考抽象问题,从事哲学就比当兵更能实现人生的价值;如果你有一副好嗓子,从事音乐方面的工作就比经商更适合你;……

拥抱自己的特殊才能,可以更好地顺势而为,扬长避短。顺应自然天性,也更容易收获幸福。此外,拥抱自己的特殊才能,还有伦理的要求:这是天职所在,生而为人,我们有责任把我们的特质展露无遗。这意味着,即使我们对自己的特质(天赋)并没有信心,甚至时而感到不可遏制的厌恶,我们仍须履行发挥特质的义务。我们在进行重大抉择时,需要考虑到与我们的特质相匹配的因素。

就算你讨厌被人颐指气使,但如果你确实缺乏领袖才华,那么干好自己作为员工的工作才是更好的选择。如果你完全根据个人偏好执意要创业,实际上你就是在违背自己的天性,并且是不负责任地给社会增加负担,从伦理上讲,这是不道德的。这听起来有点残酷,仿佛在说:“自你呱呱坠地,命运就决定了一切。”实际上,这是为了发挥你最优秀最本真的自己,其旨归则在于实现一种世界之善。

一个人在最真实的意义上做好自己,他就在对这个世界贡献自己。这样的人,无论他的地位高还是低,职业热不热们,名声显赫还是默默无闻,个人幸福还是痛苦,他的人格都不逊于任何人。

不过,当我们选择发挥我们的特质时,一定能脱颖而出吗?这倒未必。你有一副好嗓子,但这个好是相对自己而言的,一放到同行中,可能就是最差的,或者说并不是人们看重的,但即使如此,我们也不能放弃,因为这是我们的特质,我们的才华。意识到自己技不如人,我们需要认命。老天给了我一副好嗓子,哪怕最终我在这一领域依然碌碌无为,甚至非常失败,我们也应该感到欣慰,毕竟我们没有辜负天赋。

当我尽了最大努力发挥才华时,人们不能责怪我什么。我能决定自己的付出,但不能保证得到他人的认可。就算我在世俗意义完全失败了,但至少我还保有着自身的信仰。

成为你自己的最高意义,是宗教。

一个人忠于自身的特质,必然需要他有一种内在的信仰。可能有千万个声音在反对我们,但内在的信仰,哪怕在毫无胜算的情况下,也依然义无反顾地走下去,这需要超凡的勇气。所以当你决定成为自己时,你既需要面对他人眼中的自我,也需要面对命运安排的那个自我,一旦把握不好,你的自我就会受到各方挤兑,犹如长期生活在夹缝中。当然,你也可以像打牌高手一样,即使手握一把烂牌,也能在赌局中游刃有余,最终成为人生的赢家(不仅是世俗意义上的赢)。

我相信我们最后遭遇的是一种源自哲学的宗教,无论你从那里出发。

你可能感兴趣的:(成为你自己的最高意义,是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