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归处即故乡

周末约上小姑子一起去看了国庆档最高分的电影《我和我的家乡》,走出影院我问她,你觉得哪个故事有泪点,她说,范伟的那个《最后一课》吧。我微微一笑,对于身为上海人的她来讲,这只不过是电影的一个个故事,但对我一个异乡人来说,故事里满满都是泪点。

当片头响起“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的音乐旋律,看着丰收的麦田画面,我的思绪就已经飘回故乡。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我出生于黑龙江对的一个N线小城,或许“铁力农场”这个地名在很多人的字典里都不曾出现过,但对我来讲,那是魂牵梦绕的家乡。

我们80后这代人,享受了先辈们变“北大荒”为“北大仓”的战斗果实,享受了改革开放的好政策,可以通过努力学习改变命运,小时候妈妈就给我种下了一个信念:好好学习,到城市里去过更好的生活。或许她当时认为的更好都是从电视里看到的画面,但正是她的信念,引导我慢慢看清我自己要走的路。

依稀记得第一次到上海是毕业那年,我跟着先生一起回来,阿公老头开车去机场接我们,路上他说了一句话:“上海闲话要学起来哦,马上是上海新妇了。”当时听不懂,先生翻译给我听,我听了很高兴,这既是认可,也是压力。第一年在上海过年,先生一家人都相当开心,因为我是第一个加入大家庭的“外人”,添丁进口,大家都很高兴。年夜饭桌上,聊得不亦乐乎,可事实是,我一句话都听不懂,就只顾着陪笑了。后来我只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就基本学会了上海话,因为婆婆像教小朋友一样,从“调羹”、“筷子”教起。

饮食习惯也是慢慢适应的,东北内陆城市,很少吃海鲜,我还记得第一次吃大闸蟹,吃不来,有一半都是浪费掉的,也没觉得有多好吃,拆起来又麻烦得很,现在每每金秋时节,不吃大闸蟹还想得慌。蔬菜水果也丰富了起来,早已摆脱土豆白菜的限制,上海人竟然最受欢迎的蔬菜叫“鸡毛菜”,在东北这个名称似乎不那么雅观,去过东北的人懂的。我第一次吃金桔还闹了笑话,从小到大我吃的桔子都是剥皮的,第一次吃到吃皮的桔子。

回首我的成长历程,18岁离乡求学,研究生毕业来到上海,成家立业生娃,一眨眼已经过完两个18年,想来真的挺感慨,刚来上海那几年,总有一种飘着的感觉,即使那时有家有工作有人爱,但归属感不是一天建立的。一颗种子到了新的土壤,总是要慢慢生根、发芽、长大。

说回到电影本身,很喜欢的小细节是故事间衔接的画面,是一个个普通人的小画面,最朴实的语言却直击灵魂深处,让我听来每每落泪。我也想说:我和我的家乡相距近2500公里,家乡的味道是是一望无垠的泥土香,是空气清新的麦苗香,是乱炖粉条的猪肉香。我已经两年没回家了,回家之路很长,坐完飞机坐火车,想念家乡的爹妈,想念黑土地的广袤,想念东北人的热情,想念东北菜的丰腴,我心归处即故乡,希望疫情早日结束,希望今夜入梦还乡!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心归处即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