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天堂

——读林语堂《尘世是唯一的天堂》

生而为人,生老病死则是每个人都摆脱不了的。佛说人生八苦,其中前四便是生老病死苦。于是人在哭声中来到这个世界,经受人世老病折磨后,又在他人的哭声中死去。

但有人就说“尘世是唯一的天堂”,他就是林语堂。

出生在基督徒之家的林语堂,1912年从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任教于清华大学,后来又留学美国、德国,分别获得哈佛大学文学硕士、莱比锡大学语言学博士,回国后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厦门大学任教。他曾担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术与文学主任、国际笔会副会长等职,1940年和1950年两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既然佛说人生是苦的,人又不能脱离生老病死,为什么还是唯一的天堂呢?林语堂认为正是因为做人总是要死的,就象一支烛光,总有一日要熄灭的,才使我们清醒:它使我们能够坚定意志,去想过一种合理的、真实的生活,随时使我们感悟到自己的缺点。它也使我们心中平安,因为一个人的心中有了那种接受恶劣遭遇的准备,才能够获得平安。

他说:“我们尘世人生因为只有一个,所以我们必须趁人生还未消逝的时候,尽情地把它享受”。

这使我想起一个故事:

一位行善的基督徙,临终后想看看天堂与地狱究竟有何差异,于是天使就先带他到地狱去参观。

到了地狱,在他们面前出现一张很大的餐桌,桌上摆满了丰盛的佳肴。基督徒说:“地狱的生活看起来还不错嘛!”天使告诉他:“不用急,你再继续看下去。”

过了一会,用餐的时间到了,只见一群瘦骨如柴的饿鬼鱼贯地入座。每个人手上拿着一双长十几尺的筷子。可是由于筷子实在是太长了,最每个人都夹得到、吃不到,只好看着满桌的佳肴挨饿。

接着天使又带他来到天堂。

到了天堂,同样的情景,同样的满桌佳肴,每个人同样用一双长十几尺的长筷子。围着餐桌吃饭的人们也同用同样的筷子夹菜。不同的是,他们喂对面的人吃菜,而对方也喂他吃,因此每个人都吃得很愉快。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天堂和地狱本没有区别,区别的只是我们自己。

吉士爵士(Sir Arthur Keith)曾说过:“如果人们的信念跟我的一样,认尘世是唯一的天堂,那么他们必将更竭尽全力,把这个世界造成天堂。”

境由心造,如果我们认为人生是苦的,那我们就生活在地狱里;如果我们认为人生是幸福的,那它一定就是天堂。

当然这本书只是用了林语堂的这篇文章作书名,其实书是由陈独秀、鲁迅、汪曾祺、周作人、冰心等多位大师的作品集合而成。在书中可以读到各位大师们对人生的四个阶段:幼、青、中、老,以及对生老病死的体悟。

无论你在人生的哪个岔口,如果你对眼前的生活感到迷茫,都请你读读这本《尘世是唯一的天堂》,跟随着大师们的目光,品味不一样的人生。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念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