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才能“心动”
――《小学教学设计(数学版)》2020年4月期刊导读讲稿(一)
各位同仁,各位读者:大家好!
今天有幸在此平台做期刊导读,感谢《小学教学设计》编辑部,感谢“一课研究”平台,感谢罗丽卿老师。
我今天导读的是,《小学教学设计(数学版)》2020年4月期第22至28页的一组文章。这组文章是关于“有余数的除法”主题。
这组文章共有三篇,均为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教师所写。第一篇是王充小学王佳颖老师的教学案例――《在游戏体验中丰富数学思考》;第二篇是百官小学陈双双老师的教学案例――《依托直观操作,优化认知阶梯》;第三篇是教师发展中心叶柱特级教师,关于前两篇《有余数的除法》课例解读与思考――《关键能力培育,路在何方》。
今天,我对这三篇文章的导读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这三篇文章进行一个简单的梳理,旨在勾起已经读过的读者的回忆,或者让还没有读过的读者有个大体上的了解,从中汲取自己所需要的养份。第二部分是自己学习这三篇文章后的即时感想,以及之后的对自己的一些触动与反思。
在叶柱老师《关键能力培育,路在何方》文章的开头部分里,有这么一句话――与世间万物相似,关键能力的培育始于“心动”、成于“行动”。我的理解是,叶老师认为王佳颖和陈双双两位老师,因为“有心”培育孩子们的关键能力,因此,大胆付诸“行动”,让关键能力从而有了“着陆”的可能。
最近,在《小学数学教师》副主编、上海悦远教育的陈洪杰老师的CCtalk平台上,听到人称“数学疯子”、“全景式数学教育”创始人、著名特级教师张宏伟的讲座――《“全景式”数学教育视野下深度教学的基本路径》;一年前在南昌参与了“中国教育梦――教学新流派‘全景式数学教育’专场观摩活动”,亲身体验了张宏伟老师以及他的团队带来的震撼;此刻,非常真切地理解张老师所乐此不疲的讲述――孩子们通过吃饼,喝橙汁,不仅用视觉,还有触觉、味觉等全方位地感受数感,全身心、深刻地认识了分数。
于是,我蓦然想到――“行动”才能“心动”。也就说,当我们孩子通过各种感官,尤其是动手操作,或者说是行动,而获得对知识的理解与体验,那么,孩子学习才会“走心”,知识才会“入心”,也才会融入孩子的知识体系,成为孩子的知识大厦的一部分。也只有这样,学习才是真实地发生的。
下面,我们回到,王佳颖老师的文章――《在游戏体验中丰富数学思考――<有余数的除法>教学案例(一)》。
本教学案例分成四个部分,分别是:课前游戏,激发兴趣;充分实践,感知意义;反复实践,探寻关联;巩固运用,加深理解。
在第一个教学环节中,老师请出8名同学做“抱成团”的游戏。老师通过分别报“2”“4”“3”发出指令,让孩子在游戏中体验“正好”与“有余”的概念。
在第二教学环节中,继续玩游戏,通过以“4”为口令演变成用小棒摆正方形,并且以9根小棒为契机,引导孩子用算式表征,从而从“有余”的现象过渡到“余数”的产生。
在第三教学环节中,通过研究11根,10根小棒摆正方形的情形,推测12至16根小棒摆正方形的情形,再进行观察、质疑、猜想、验证、归纳,探寻并感悟“余数小余除数”的道理。
最后一个环节是将四边形改成五边形和三角形进行变式拓展,并逐步上升到“知除推余”与“知余推除”的思维提升以及“余数的产生”开放式“跳起来摘桃子吃”的思维拓展。例如:【】÷5=[]……(?)【】÷(?)=[]……6。
第二篇文章,是陈双双老师的《依托直观操作,优化认知阶梯――<有余数的除法>教学案例(二)》。
这一案例分成六个板块,其中第六板块,“知识梳理,促进内化”,王老师做了“略”处理,我们也不予探究。第一版块是“复习导入,激活思考”。其实就是通过8÷4=2这一算式,开门见山,梳理除法算式的知识。
第二个板块是通过学生的用9根小棒摆正方形的作品,引导出余数的概念。不过在这里,作品的形成包括摆一摆、画一画、算一算。
第三个板块是在第二板块的基础上,用算式9÷4=2(个)……1(根)进行表征,并进一步推广到10根、11根、12根时的情形,重点理解“余数”是在“平均分物”时出现剩余产生的,而“正好分完”是不会出现“余数”的。
第四板块是借助想象,依次增加小棒根数,思考13、14、15、16根小棒摆正方形时的情形,最终感悟出“余数小于除数”的道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展用小棒摆五边形和六边形的情形。
第五板块是分层巩固练习。其中第二题提升练习,对学生是一个真正地检验。〔〕÷6=3(组)……〔〕(个)。好在有图,让孩子们发现每个圆圈里面是六颗星,那么最后一个未知圆圈里面,最少应该比0大,是1颗星,最多应该比6小,是5颗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