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史初探——《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读完罗素的《西方哲学史》当天,我就迫切地想写一篇读后感,把心里面那种感觉记录下来,但是打卡电脑,对着屏幕发了半天呆,还是没憋出一句来,就好像一座堤坝,已经高高耸立在那里,可山洪却仍没有到一样。之后的几天,我每每感觉山洪到了,可打开电脑,却发现心里还是没有一个词蹦出来——就像一瓶好酒,酝酿的步骤是不能少的。

今天打开电脑,终于,一个题目涌上来——《哲学史初探》,因为不高明,所以不起眼,但是,却能将我读罗素《西方哲学史》的感受表达的最好。

第一次听到“哲学”这个词,是在初中,尽管小学有思想品德课,但是大部分都被用来上语文数学了,所以我的思想品德,是从语文课本和数学的乘法表里习得的。我还记得我初一的思想品德老师说:“哲学就是人们对生活的系统化的观念”。那时候听到这句话,就觉得好厉害:世界上有几十亿人,有男人有女人、有老人有小孩、有中国人有外国人……而一个小小的“哲学”,居然就把人们的生活观念概括进去了。其实直到现在,我依旧觉得这个定义最能将哲学的内涵表达出来,不管是静态的还是动态的,不管是伦理的还是科学的。

但是,人的胆量和胆的体积是没有关系的,就像我小时候就有勇气说自己要当个哲学家、科学家,但是现在我就没有勇气这样说了,而很明显,我现在的胆肯定比小时候要大。其实不是说我没有可能成为哲学家或科学家了,因为我只要没死,就都有可能,但是我却没有实现这种小概率事件的勇气了。但是,就像李荣浩《麻雀》里面那句:“麻雀也有明天”,当那天看到书单里“罗素 《西方哲学史》”的字样,我愣了一下,心里面有个东西被触动了,我又想起来那个背着手装严肃的小孩——尽管不能成为一个哲学家,我还是要努力去了解曾经的梦想呀。

看这本书,陆陆续续花了多月1个月时间,中途因为加班、出差的缘故,有一周左右就没有碰。我近来发现有个读书习惯很适合我,就是每次读两本书:一本小说,一本社科。小说可以缓解社科类书籍的枯燥,而社科类书籍可以弥补小说虚构性易造成的和现实的脱节。出乎我的预料,《西方哲学史》这本书并不生涩难懂,甚至可以说很容易读——就其作为一本哲学史而非哲学专著,依旧比我预想的简单明了。

《西方哲学史》从名字就可以知道,里面的内容主要围绕的是西方哲学的起源、发展,我们在里面可以看到我们熟悉的柏拉图、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笛卡尔、牛顿、黑格尔等,当然还有我们中国人民的老朋友马克思;更多的是我们不那么熟悉,甚至完全没有听过的德谟克里特、巴门尼德、狄奥根尼以及各色各样的中世纪神学家。罗素沿着历史发展的脉络,让这些伟大的哲学家轮番登场,讲述自己的哲学思想之起源、承袭、主旨、当然还有面临的问题。为了让我们能理解同一时期不同的哲学家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思想,或者不同时期哲学的差异到底是怎么产生的,罗素还对部分哲学家的生平进行了考证,对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进行了比较详细的描述,努力证明了以下两点:

1.哲学史基本是连贯的。

2.哲学史与全部的历史是相融合发展的。

首先,哲学史是连贯的,并不是说哲学史像被“重力”牵引着一样朝着一个方向进化(其实从哲学的本质上来说,我不认为这样的“重力”存在,因为哲学的形而上部分决定了哲学的真理是部分真理,是有参考点的真理。),而是说哲学在一个阶段和一定范围内是连贯的,这种连贯不仅展示在古代和现代哲学讨论的问题基本相同,也展现在有限的时空内,哲学家存在着明显的传承和发展关系。而融合之说,则是罗素对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采用,当然,哲学家之间的采用不可能是完全的采用,必须要批判的采用(批判这个词倒也是马克思承袭黑格尔的),所以在罗素看来,哲学是的发展不仅与资料的分配方式有关,甚至与整个历史的方方面面都有关。尽管罗素对于以上的两种观点没有言明,但其论证我认为皆是对以上两个观点的支持,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去读一读这本书,对于启迪哲学智慧有很好的作用。

其实本书中最精彩的部分我认为不是对哲学家哲学思想的描述,而是罗素对于各种哲学思想的自己的看法,不论支持和反对,都烙印上了罗素式的很强的思辨性和逻辑性,这让整本书从传统的哲学史书中脱颖而出。这样的好处史显而易见的,一方面是,这种模式将整本书的内容进行了升华,倒不是说罗素说的就一定对(我在之前就反对过哲学中的对错之说),而是这样一种形式可以让我们从正反两方面更加深入地理解一个思想,甚至形成自己的看法;另一方面,这样的一种模式将书本立体化成为了一个苏格拉底的广场,我们不只是在台下的观众,更是一场辩论的亲眼见证者,如果你自己感兴趣,你也可以加入其中,使得整本书的趣味性大大加强。当然,我们必须承认,罗素的哲学功底很深厚,一些在原创者手里模棱两可的概念,经过他的解释,往往能更加明晰。当然,这和现代哲学工具的发展也有很大的关系。

最后谈谈这本书带给我的一些启迪和感悟吧,说的很浅希望大家不要耻笑。

首先是对于人的好坏看法。我们从小的教育,不管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对于好人和坏人的定义都是黑白分明的——好人全身上下都好,坏人则全身上下都坏。这样的观念很明显是误人子弟,因为一些伟大的哲学家,如果从传统意义上来看,十足就是一些疯子、恶棍,而我们的柏拉图还打算让他们统治一个国家呢。

其次是对于失败的看法。我们的社会为什么会显得如此僵化,我认为其本质原因就在于对错误的容忍度太低,进一步导致我们对失败的容忍度也太低。诚然,大的错误会带来灾难,但是如果我们连小的错误都不能容忍,连小的失败都不能包容,那我们的创新几乎无从谈起。我为什么会有这个想法,其实是因为纵观罗素呈现在我眼前的哲学史,我发现,我们的哲学,从来没有成功过,不是来的太晚,就是来的太早,偶尔时间对了,自身体系却漏洞重重。连这些最优秀的哲学家都会犯错,我们又何尝不会呢?而且我们可以发现,那些哲学之花最茂盛的时候,就是各种思想交汇最多的时候,从一个好思想身下躺着无数的坏思想,我们的成功不也是这样吗?

最后,就像我初中老师的定义一样,我们对自己生活系统化的观念构成了哲学,可是我们总是逃避将自己的生活系统化,一方面是因为我们的懒惰,另一方面是因为我们自己的智能不够,而不系统化带来的后果往往是没有方向,没有意义,一片虚无。我们不能成为哲学家,但是我们要敞开心扉去了解哲学,愿意让哲学潜移默化地融入我们的大脑,为我们带来些许智慧。

我认为,罗素先生的这本《西方哲学史》作为哲学启蒙读物是最好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哲学史初探——《西方哲学史》读后感)